北美户外俱乐部

标题: 洒满阳光与欢笑的WCT之行 [打印本页]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1 18:12
标题: 洒满阳光与欢笑的WCT之行
洒满阳光与欢笑的WCT之行

北美户外@laowei领队的一行11人背包徒步穿越88公里,于昨日顺利完成了7月4日至10日共7天6晚(Poco一人5天4晚)的WCT之行。这一次,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沿途洒满阳光和欢笑;这七天,我们远离尘世喧嚣和现代文明,过着没(直饮)水没电没网没信号的日子,将平日里盯着手机屏幕的目光收回再放远,仰望天空,俯视大地,眺望大海,环顾四周的人,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这88公里,我们把WCT从南走到北,内陆线有陡梯有烂泥;有盘桓交错的树根和倒下后横卧步道的树干;海岸线有海床有海沟,有一步一陷的沙滩和星罗棋布的乱石阵;我们用双脚一步步踏踏实实走过来,每一步都不敢怠慢认真对待;世界这么大,我们用脚慢慢量,用眼细细看,用心深深品。

回首这次完美的旅行,不禁感恩一切感谢上天,一路天气晴好。白天阳光灿烂,凉风习习;我们或在洒满阳光的海岸线上跨石踏沙,逐浪观潮;或在树影斑驳的内陆线上攀梯踩泥,赶路听涛。晚上月华如水,星光点点,我们在五星级海景帐蓬营地面朝大海点燃熊熊篝火,围坐着烤火取暖,谈天说地闲聊人生,尽情笑语欢歌之后幕天席地,枕着阵阵涛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安然入眠;感谢大地,恩赐风景无限,让我们惊叹不已流连忘返;感谢我们特靠谱的领导,行前运筹帷幄精心策划,路上英明决策照顾周全,强大的领导力是我们此行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感谢神一样的队友们的陪伴和照顾,七天愉快的朝夕相处让我的第一次多日BP堪称完美,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永生难忘[玫瑰];此次旅程之幸运,让我相信领导和大家的确是人品爆棚 :D

召集贴:https://www.crossna.org/forum.php?mod=redirect&ptid=28247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1 18:43
7月10日WCT结束后北端终点合影,各个英姿飒爽状态上佳,似乎还可以再走一次,来一个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北走到南 :lol:  :lol: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11 18:48
感谢温村妹子开贴,期待后续 :gd:  :favor:  :kx:  :jm:  :aa10: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1 19:01
到达终点的女同学们清一色的红色背包,映衬着如花笑靥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2 18:59
行前准备

早在半年多前军师老魏就申请了十个7月4日WCT的许可。鉴于军师强大的号召力,召集帖一出,应者众多,迅速额满,一位难求。但临行前一位队友受伤临时退出,空出了一个名额。我这个菜鸟虽然因没有多日BP经验而心里忐忑, 但军师这么详细周到的组织工作, 加上队里牛人众多,机会难得,在军师鼓励下还是鼓足勇气报名, 成为最后加入的队员,准备向各位队友学习, 心里思忖不能拖累团队。时间紧迫,接着就是紧锣密鼓地按照官网上的物品清单准备装备及其他东西。这个过程比较纠结,要背的东西多但是重量必须控制。按照官网上的背包客准备指南,背包的总重与自身体重的比例,女性最多不要超过四分之一,男性不超过三分之一。帐篷睡袋睡垫炉具餐具燃气应急装备加上背包自重早已经超过我体重的四分之一了。食物精确按顿数准备,衣服更是严格控制,除了必备的防雨冲锋衣防寒羽绒服,其他的尽量精简,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克克计较了,最后还是减无可减,加水以后背包重量达到了39磅,饶是把自己当作女汉子,按体重的三分之一来算也只能超额不少了,没办法只能咬牙背上了。

此行的策划与组织由军师@laowei一人承担, 领导做足了功课,行程计划之详细,安排策划之周密,堪称经典。每天的徒步线路,海拔示意图,里程,营地,用时信息之外,包括每天路线的特色,安全注意事项,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潮位信息,天气状况全部都考虑在内列入招集贴,一应俱全。领导还发挥理工学霸的优势创造性地把WCT官方PDF地图转换成了带地理信息的TIFF图,把带地理信息的TIFF图导入到相应的APP中,徒步时你的具体位置就可以非常简单明了地显示在官方的PDF地图上,让自己知道走到哪里了,并且用心良苦的写了教程放在召集帖里 (链接在此,可作将来攻略参考:https://www.crossna.org/forum.ph ... 28247&postno=30)要求我们事先阅读召集帖和相关文件,做好功课。我一来时间紧张,二来内心深处有靠着大树好乘凉,跟着军师能偷懒的想法,读招集贴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在此自我检讨一下。不过后来行走时发现,像我这样功课准备不足的队友大有人在,看来抱着同样想法的不止我一个,谁叫咱的领导特靠谱呢!

事实证明,我们这次徒步也的确完全按照军师事前的安排实施,分毫不差。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2 19:53
第一天7月4号 - Port Renfrew(75Km标记)到Thrasher Cove(70Km标记)

全程官方距离5.5公里,实际GPS记录距离8.53公里,累计爬升、下降约450米,大约用时4小时 (下午3:53 出发,7:54到达营地)

按照军师安排我们此行采用从南到北(从难到易)的走法。南端起点的公里数为75即整条WCT的总长度,北端起点为0公里数,因此我们这次随着行程推进,公里标记数会越来越小。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轻风拂面,凉爽怡人。清晨,A B两车各5人按计划准时到达Tsawwassen ferry teminal坐上了8点钟的渡轮,新朋旧友甫一见面就气氛热闹起来,我带来了一箱两天前从奥克那根摘的新鲜樱桃,温柔可人的军师太太带来了亲手做的美味muffin, 在船上开启了我们奢华WCT模式。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2 20:03
渡轮上新朋旧友交谈甚欢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2 20:53
渡轮准时抵达温哥华岛的Port Renfrew,  然后开车大约一个半小时,到达WCT南端入口的Information Centre登记。离下午3点钟的orientation时间尚早,我们决定找个好餐馆吃午饭。最后选定了Port Renfrew Pub,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家餐馆风景优美,服务上乘,菜式味道不错价钱又公道。想到马上要走入荒野,我给自己点的大份的三文鱼扒套餐,队友们也都各自点了喜欢的美食,大家开始一边说笑聊天一边大快朵颐。这侃大山侃出了此行最精彩的花絮,原来男士们都没有带刮胡刀,队友Celia充当了尽职尽责的狗仔队,给每位男士照了特写照留底,准备七天以后对比评出冠军来。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2 21:01
走入荒野前男士们的特写,特此存照,以做对比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2 21:11
七天以后的对比照 - 太man了有木有?!阳刚气逼人,简直酷毙了帅呆了  :D 建议以后平时都采用这种形象得了  :lol:  :lol: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2 21:28
群英谱 - 谜底揭晓,冠军是队友Lily家领导 :D  :lol:

多出来的那位帅哥是Poco小弟,这位牛人是此行11名队员中唯一一个青年组的选手。拿到的是 7月6日的许可,用一天走完了我们10个人三天的路程,在第三天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omd: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12 21:47
温村,帅哥们的胡子照太搞笑了。
补充一下,背包重量,理想情况下不超过体重1/4,极限情况下不超过体重的1/3.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12 21:48
Day 1——WCT July 4 to 10 背包游记
第一天7月4号:从Port Renfrew到Thrasher Cove全程约5.5公里,累计爬升、下降约450米,大约用了4个小时,晚上7点左右到营地。。
天气晴朗,温度17-18度
难度:比预期中难一点。
时间:3:53 出发,7:54到达营地
距离:官方距离5.5公里,实际GPS距离8.53公里

去年我错过了WCT的背包行,一直期待着再有机会参加,几个月前本坛军师laowei开贴组织,我赶快报名,不久就满员了。临出发前有队友受伤退出,然后有人加入,这样到了今天我们有10人走7天,有一位牛弟Poco第三天加入,用一天的时间走完我们三天的路程。参考前辈们的游记,我们计划从南到北(从难到易)的走法。南端起点的公里数为75即整条WCT的总长度,北端起点为0公里数,因此我们这次越走公里里程牌数会越来越小。

早上6:10分队友山花过来接我,然后接上其他人,到达司机Robin家停好车,我们B车5人(laowei 开的A车也是5人)6:45分出发到Richmond 的Tsawwassen ferry teminal坐8点钟船,到达温哥华岛的Port Renfrew,  然后开车大约一个半小时,到达WCT南端的入口的Information Centre处,登记后去吃午饭,在Port Renfrew Pub,我和山花share了一个烧排骨的order,事实证明非常明智,份量刚刚好(如果是第七天肯定就不够的了),吃饱喝足给手机充好电,回到information centre参加3点钟的orientation,orientation整个过程大约45分钟,大致上介绍了WCT这条 trail的具体情况,潮汐的时刻和海边路线那个点必须在潮汐最低点的时候通过。然后我们在湖边等待,有人打捞了巨大无比的halibut鱼,割完鱼肉,把硕大的鱼头鱼骨往湖里一扔,我们暗暗心疼。不久众人坐渡船到对岸。3点53分左右,我们整装出发。
WCT的起点,是一条几乎垂直90度的木梯子,仰望木梯子的尽头,头要碰到高高的背包上,还是几乎看不到那梯子的尽头。据闻就这个大概有35个木阶。根据规定,每次木梯子只能上下一个人,我们一行10人逐个等,也费了不少时间,今天一路上有20个左右的木梯子。貌不惊人破破旧旧的木头梯子有点叫人胆战心惊,不过想起开会的时候说过,梯子从来没有出过意外,后来知道,WCT有巡逻的工作人员定期巡逻检查(Patrol),应该是非常安全的。到后面慢慢习惯了爬梯子上上下下,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我们这次出发前一直关注天气预报一直是大晴天,气温在17/18度,蓝天白云,微风习习,不冷不热,非常舒服。如果下雨天,WCT的难度系数将是几何级的上升。饶是晒了一个礼拜,inland部分的地面还有很多潮湿的烂泥,错综复杂的盘根树结,踩在上面很容易滑倒,可以想象下雨的时候有多么的可怕,就更别提雨天烧火做饭搭帐篷了,我们唯有一路感恩并赞美自己的人品超级爆棚地好。

第一天5.5公里,我们花了不到4小时,在下午7点左右的时候到达Thrasher Cove的营地。Thrasher Cove营地位于trail南边的海滩,离开主trail的岔口在标记KM 70处附近,岔口到营地的距离大约500米,但是要连续下降150米,非常陡峭,很多木梯子,如果下雨,需要非常非常小心,注意安全。 Thrasher Cove营地有丰富的水源、充足的篝火木头,还有一个风景绝佳的厕所 。 Gordon河到Thrasher Cove全程都是林间小路,不会途经海滩。

下了营地,在海边的沙滩上,沿着海岸的崖底,只有窄窄的一片沙滩可以扎营,跟其他后来的几个营地比起来有点小。到达营地我们赶紧扎营,潮汐的浪很大,营帐要远离海滩,WCT每一个营地都有淡水,由高处的小溪流下了来,然后汇入大海,我们被允许在出海口的水域清洗,当然尽量远离食用水的源头。这些小溪的水质普遍有点黄,但是我们过滤后烧开,也就安心了。搭好帐篷我们开始烧水做饭,我今天的晚饭是mountain house. 吃过饭把剩下的所有食物放到outhouse附近的food locker(食物存放箱),然后可以准备好明天的水,所有事情处理妥当,就可以在营地外点起篝火。
这天晚上月亮就快圆了,高高挂在天空上,地上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大家围在篝火边聊天说笑,烤到身上暖了,也有倦意了,就各自回去帐篷睡觉了。夜里海浪的声音很大,正好伴着我入眠。从第一天起每天都有潮汐伴我入梦来,所以我每天都睡得很香很美,也直接的补充了体力。
作者: laowei    时间: 2017-7-12 22:18
做计划时一直没搞清楚在哪里停车,到了WCT的office才发现,原来马路对面就有一个停车场,停车场一角停了一部小房车,车身上贴有缴费表和信封,也没看到人。表上写有价格,每车每天5元,一周30元,自己填表,把钱和表装信封里塞到小房车的车窗逢里即可。
作者: laowei    时间: 2017-7-12 22:56
到了WCT的办公室后先去注册,1月份申请许可证时写的是8天行程,7月4日开始,7月11日结束,注册时工作人员又问了一句哪天出来,跟他说我们会在7月10日完成。报上名字拿到了10个人的地图,据说地图是防水的,没真正试过,看起来有点儿像塑料材质,因为有电子版且带地理信息的地图,所以这份纸质地图一路都没有用过。


中午12点左右拿到地图后去附近的Port Renfrew小镇吃饭,距离WCT的办公室大约5公里,开车不到10分钟。小镇有4、5家餐厅,我们选择的Port Renfrew Pub就在海边,风景不错,食物味道也不错,考虑到这是进入WCT前最后一个真正午餐,犒劳了自己一整份猪排,跟棉花糖和山花两人share的一样大 :sm51:

2点又回到WCT的office开始听工作人员对WCT的介绍,听完后每个人需要签署一个免责声明,然后才能拿到许可证。许可证就是用普通收据纸打印出来的,路上3次用到许可证,分别是出发时坐小船渡过gordon river前、中间坐船渡过Nitinat River前和从WCT走出来时去office注销。

听完讲座,验过许可证,坐船不到3分钟就到了gordon river对面的WCT南端起点,这时已经快下午4点了,徒步正式开始。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13 09:05
第二天7月5号:8公里(70公里-62公里),6小时50分,Thrasher Cove到Camper Bay。

天气晴朗,温度17-18度
难度:不特别难,有一定的难度,下雨天很很难很难。
时间:11:26出发,18:16到达营地 (因为要配合潮汐的时间,所以晚了出发)
距离:官方距离8公里,实际GPS距离11公里

今天的海边线路风景会很美,大多数徒步客会选择海边线走。我们的路线从70公里处的Thrasher Cove出发,到达终点camper Bay, 途中要在大约67公里处经过Owen Point, 是两个山洞,必须在潮汐最低的时候涉水通过(或者从山洞的顶部拽绳子爬上去)。然后经过的inland线有AB两个通往海边线的进出口,B是被官方地图标注为“very dangerous slope”的地点,从南到北方向走先经过B进出口,所以我们要pass B 口,到了A进出口就折入inland 线。

官方地图上有贴着潮汐的时刻表,在做orientation 的时候也有提及关于潮汐时间通过的注意事项。我们要通过一段海底Owen Point,只能在潮汐低于8英尺2.4米的情况下才能安全通过,潮汐低于8英尺2.4米的时间段大约有4-6小时,也就是说,我们走到Owen Point的时候最好是潮汐最低的时候。

第二天最低潮汐有两个,一个是早上4:29分的2.6英尺(0.8米),另一个是下午4点11分的5.2英尺(1.6米),我们很快就否决了第一个时间,实在太早了。在头一天的徒步中我们发现,其实并不需要在潮汐最低的时候走,差不多就可以了,估计是官方地图的数据以最低点为保险起见(过于保守了)。最终我们等到11:26才出发,走了3公里来到Owen Point. 在山洞玩了一阵,要等到潮汐低点还有好长时间,最后我们决定不等了。我在淌水和爬山洞顶之间纠结了好几回,鞋子脱了又穿,穿了又脱,最后一分钟毅然决定淌水了。于是我穿着我的Ecco沙滩鞋(原价130刀被吹捧为sandal as hiking boots的)手里提着我的hiking boots, 撑着杆一步一步淌过去。这时候对面大石头有两伙白人,他们很热心在趟水半截的地方的大石头上拉我们,男生先过,这样我们队里的男生就接着拉我们,同伴紧紧拽着我,一把拉上来,这样我们避免了后面更深的地方趟水(目测到我的大腿根),只需要大约过膝就可以了。趟完水在石头上换回hiking boots, 就可以继续前进了。
Robin 和中医妹,军师是从山洞顶上爬过去的,Robin第一个爬,上去以后忘记把绳子放回去了,急得中医妹在下面大声喊话,又叫我在对面喊,我喊的时候Robin已经知道了。
Owen Point风景也非常的美。我们在行进中看到前方矗立着一座小孤岛,上面生长着几株笔直的树木就Owen Point,过了那个小孤岛后面就一路坦途了。小孤岛是陆地上的岛屿,突然遗世孤傲地在岸边垂直拔起,既不属于山崖,也不属于大海,茕茕独立孤独百年,不需要任何的陪衬装点。从我最近学习的地质学中,我知道这个叫做headland, 官方的orientation 也有提及。

这里的每块石头都富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或是色彩迥异,或是光滑圆润,或是长满小牡蛎,或是布满各种颜色的海草海苔海藓。过了小孤岛是巨石堆接着山,一边连着海水。我们从巨石堆上爬过去,要往上攀爬几米,巨石之间有超过两三步的距离,必须手脚并用地爬过去,走下面靠海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海浪拍岸,岩石溜滑,还要与岩石之间无处下脚的石缝作斗争。继续往前走,前面有两个巨大的岩洞,形状好象美国的The Wave国家公园里的红岩石,可以想象出海浪在这里一次次冲击岩石,经过千万年的雕琢才形成了现在的形状。

过完这两个岩洞算是正式通过了Owen Point,因为我们等不及,提前通过了,所以后面最低的潮汐时间还没到,有充足的时间。往前比较平坦,这一段路途是几天来风景最美的一段,一边是巨大平整的岩石滩叫(seebed海床),一边是礁石矮墙惊涛拍岸。路上很多海(Surge channel/Sea Surf),海星,海胆,海葵,岩石。。。石头有石中石,石中洞,有大有小,各样形状不同大小颜色各各异,吸引着我们不时地拍照。

海沟通常是巨大的岩石之间的缝隙所形成的海道。海浪涌进来,拍打着岩石,发出低沉的轰鸣呜咽声。海沟有窄(有不到一米宽的,也有两三米的),有宽(有十几米宽),有短(有几米长),有长(长的有几十米),还有又长又宽的。。。路上还有两条巨大的海沟需要通过,很宽,只能沿沟走到峭壁之下,紧抓住岩壁上的绳子,沿着岩壁狭窄湿滑仅能容下一只脚的小径缓慢通过,脚下便是轰隆作响的海浪。
虽然今天这段路程不长,但是很多海藻附着在退潮之后的石头上,石头上还有苔藓,湿滑难行,消耗了很多的时间和体力。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安全,很多人就是在海边的这段路上摔伤,不得已被营救出去的。好天气有太阳晒干了大部分的岩石,给我们在大石头上行走大大地减低了难度,据前人的游记,下雨的天气在这些石头上行走,很多人崴了脚或者摔跤的。

由于天气好得实在是不行,一路上我们都有蓝鸟天陪伴,海边路上景色优美。有时候海面上起雾,轻纱渺渺,实在是如同仙境一般。Robin在前面埋头狂奔,最后还是我停下来,Robin见状也停了一会,多亏我及时停下,这里就是A出口了。
AB出口在海边没有明显的标记,山上有几个木梯子,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出口?这些出口只挂着数个WCT独有桶状的彩色漂标,也没有标明是A出口还是B出口。军师比较了一下地图和几个GPS的APP,断定这就是B出口。根据前辈的经验,B出口出去后,路标不太明显,山路也难度大,走的路程也长,所以我们继续走并寻找A出口。在巨大而平坦的seebed(海床)上奔走了20分钟,突然远远地看到一个挂着桶状的彩色漂标出口处,军师判断这就是A出口,于是同伴先去开拓,我在后面上了斜坡一半,他说如果是A出口他就吹两次哨子,如果是B出口就吹一下,不久就听到了两声哨子,我赶快大声通知在下面的军师和众人,上去一看,果然看到了A出口的黄色牌牌。军师说明白了,这些出口的牌牌只有inland 线上才有,原来是下山有标志,上山没有标志,所以我们在海边的时候看不到。(这也太不方便了)

直到下午1点左右,我们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人力缆车(cable car),大家都觉得很新鲜有趣。每组两人,互相配合。先解下背包,一个人紧紧的绷住上端的绳子,另一个上吊篮。先上去之后的那个人就死死抱住吊篮旁边的柱子稳定住人力缆车。没上去的先把两个人的背包递上去,然后才最后上人力缆车。等都坐好了,抱住柱子的人这才撒手,人力缆车于是以极快的速度向河中间冲去。这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手和包不能碰到人力缆车上的绳子,否则会有事故。人力缆车在过了河中心之后由于没有下降的动力就自动慢下来了,这时要靠坐在上面的人自己的臂力拉住绳子,一下一下的把自己给拽过去。到了以后,一个人要继续坐在人力缆车中,伸手抱住柱子稳定吊篮,另一个人下车,提包,然后才是帮助后面的人下车。这样,整套人力缆车通过方略就完成了。这个缆车一次可以坐两个人带大包,男生花了不少力气把我们一一拉到了对岸。
这一段有两处主要的沉船的遗迹。(WCT原来最早是一条在温哥华岛西海岸的环岛路线,是为了拯救海上遇难的船只修建的trail,所以这里有很多沉船的遗迹,不过大部分沉没在海里在64/63公里官方地图就有标注两个沉船遗迹,64公里处,3 master ship, "William TELL",1153 tons, inbound from South Africa in ballast for Ruget Sound, no loss of life; 62公里处,3 master ship "JOHN MARSHALL" 321 tons, Nov 1860 out of San Francisco in ballst bound for Seaback, Washington, no loss of life. 类似的标注有很多,我们只能凭栏而眺了)
快到营地的时候我们看到有工作人员的帐篷和他们的工具,他们在河边我们的必经之处围着篝火,跟每一个过来的Hiker友好地打招呼,有同伴不忙着去营地还坐在他们当中聊起天了。我pass他们后穿过大大的枯木阵正要去营地汇合山花,因我们同帐,想要赶紧一起搭帐篷,没想到碰到一个白人老爹,大概5,60岁的样子,主动和我聊起来,说他和5个儿子一起来WCT,他其中一个儿子25岁了,那个25岁的儿子在他18岁的时候和他一起走过WCT,这回是他提出来我们一起走WCT吧,谁没空不来就不来,没想到所有的儿子都来了,(老爹心里那个高兴啊呵呵),然后有问我从哪来,我说温哥华,噢,我的太太以前就在温哥华downtown, 后来怎么怎么喜欢上了那个河啊,怎么就整天惦记这回去,怎么遇上我的,巴拉巴拉,我虽然不是特别累,但是走了大半天,肩上的打包一定沉得不行,心想让我卸了包到营地再说行吗?
山花果然等了半天,着急着等我来商量一起拍板选那块地来搭帐篷呢,后来营地上每个人都知道了5个儿子和他爹的故事。可爱的老爹,他的5个儿子个个牛高马大的,表情却是十分腼腆,估计知道老爹到处和人家显摆了,哈哈。
当晚的营地Camper Bay,清澈的河水在拐弯的地方积成一个小水塘,我们在cable car 位置取饮用水,在近出海口的地方洗漱。晚饭前后有人说有鹿,我赶紧去看,果然在溪水边来了一只小鹿,也不怕人,在那里站了半天,看着来来往往的徒步客。 据说昨天营地出现了熊,是一个熊妈妈带着两个cubs, 大家都严格地把食物放到food locker去了。
这天的晚餐我依旧是煮mountain house, 加入了我出发前向老BP 学习,做了足够的的菜干,红萝卜干等,没想到红萝卜干的味道很好。这样吃起来纤维足够,原先也知道是好办法,到这次自己做自己吃的时候,发现实在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办法。干燥后的菜干重量轻容易携带,煮的时候放在mountain house 里或者单独煮菜汤喝,味道能保持80-90%,而且比外面买的要便宜,品种自己选择,大部分的菜都可以用这干燥机来干燥,我在干燥完了以后还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了几天,心理上感觉有太阳的味道会更加好吃。
晚上,夕阳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反射的光很柔和,我们拍了不少照片。夜里点起篝火,我看到月亮和星星在深蓝的天空中出现,这又是潮汐声中的美梦之夜。
作者: Lynn2014    时间: 2017-7-13 09:32
So detailed !  糖糖加油,好游记  :aa5:  :aa51:
作者: laowei    时间: 2017-7-13 09:52
补充更正一下:过owen point的洞穴要在潮位低于1.8米时通过,owen point附近的其他地段需要在潮位低于2.4米时通过。可以理解WCT的官方数据比较安全保守,其实潮位稍高一点儿也是可以走的。

这个季节最低潮位到最高潮位的一个循环大约是6小时,最低或者最高潮位前后各1小时潮位高度变化不大,中间的4个小时潮位变化明显。例如7月5日上午11:48潮位最高点是2.7米,下午5:11是最低点1.6米,就是说在11:00~12:30这一段时间内潮位差不多在2.7米,16:30~18:00这一段时间潮位差不多在1.6米,12:30~16:30之间潮位变化比较明显,我们趟水时间是下午3点左右,估计潮位在2米左右。

我们是大约11:30离开的营地,到owen point时还不到下午2:30,距离潮位最低点还有近3个小时,需要等待大约2小时才可能无水过owen point,于是决定趟水或者爬绳子。我们有一半的人选择爬旁边的绳子越过owen point的洞穴,一半人选择趟水过去。当时水位已经低于膝盖,并且几乎没有流动速度,所以趟水很安全简单,只是需要湿身 :wink: 。爬旁边的绳子对于男生来讲也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女生在男生的帮助下,先把大包递上去再爬绳子也不是不可及的一件事。爬绳子上到洞穴的上面,往前走个20、30米再利用一段绳索下到海边,就跟趟水而过的队友汇合了。

总之第二天的海边路线只要潮位低于2.4米就可以走,只是过owen point的洞穴时如果潮位高于1.8米时需要趟水或者爬绳子。
作者: 麓山    时间: 2017-7-13 19:28
作为BP菜鸟, 这次WCT我是很纠结了一下才决定参加的. 一方面向往已久, 理智告诉我应该乘着还走得动的时候赶紧走一趟, 另一方面又畏难, 背着大包行走七天想想都觉得是mission impossible. 更何况膝盖曾经受过伤, 对负重尤其害怕. 直到听说从不出来HIKING的军师LD也会同行才定下心来, 想当然地认为这样一来速度肯定不会很快, 每天的强度也会安排适中. 没想到外表娇俏楚楚动人的军师LD竟然是位强牛, 虽然没有很多hiking经验但平衡能力和身体素质都是上乘水平, 一起步就把我们镇住了, 总是紧紧地跟在领头羊之后, 前面快她也快, 一步都不拉下, 经常把我远远地甩在后面. 此是后话了.
作者: 麓山    时间: 2017-7-13 19:47
在出发前一天晚上, 打包到晚上11:30才总算整理完毕. 那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有看攻略做功课, 临睡觉前才打开军师发的别人的游记打算临时抱下佛脚, 结果才看几眼就把魂儿都吓飞了. 游记中详述路途如何艰辛困难, 每个人都是在泥地里摸爬滚打吃尽了苦头, 还有人受了伤. 我的睡意一下全没了, 脑袋开始紧张地思索刚打好的包里有啥可以去掉以达到减重效果. 结果是每隔二三十分钟就起床从包包里撤一点东西出来. 这样折腾到早上三点来钟, 包包被打开又收起无数次之后终于再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精简了, 这才朦胧睡了两个半钟头. 事实证明这一夜的折腾还是很值的, 最终早上出发时算上带的1.3升水包包的总重量是40磅出头, 虽然还是大大超过了1/4的体重, 但已经连泳衣都换成从没穿过的比基尼式了,实在减无可减了。难以想象其他妹子三十磅的重量是怎么整出来的。事实上, 从头到尾没有碰过的东西除了洗脚盆和雨披之外并没有其他赘物了。看来还是我的食量比别的妹子大太多。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13 21:23
Lynn2014
So detailed !  糖糖加油,好游记  :aa5:  :aa51:


谢谢虞姬,上两张营地的休闲照吧  :D  :D  :D
作者: jen    时间: 2017-7-14 07:17
标题: [分享]
精彩文笔加美图 再次回忆起那一天天的故事
作者: celia    时间: 2017-7-14 07:23
我也来写写自己的一点感受吧.

从报名的纠结、准备中的忐忑不安、出发前的紧张都安下不表..只讲临出发前准备背包,糖糖在群里说:一张纸的重量都要计算.🙂从这以后,我来来回回拉着包称了近二十次,彪哥提醒我,小心你的腰啊……这下好啦,顿时觉得右下腰隐隐酸痛,三年前因回国不停拉行李伤到同样地方,最后不得不坐轮椅下飞机,这次难到旧伤复发?这样一想,一整晚心都七上八下,几乎一夜无眠,早上起来,我对彪哥说:你去吧,我不去了……☺彪哥说:这是hiker说的话吗?到集合地点,彪哥拜托robin多照顾我,事实证明,robin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开头俩天每次都把包提起来放在我的背上,后面又向其他几位前辈取经,这样腰很快就好了,保证了后面几天的行走,完成了我真正第一次背包!谢谢各位神一样队友.🌹🌹.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4 08:51
Lynn2014
So detailed !  糖糖加油,好游记  :aa5:  :aa51:
严重同意!的确写的好,不愧是掌门人 :aa5:  :aa51: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4 08:56
celia
我也来写写自己的一点感受吧.

从报名的纠结、准备中的忐忑不安、出发前的紧张都安下不表..只讲临出发前准备背包,糖糖在群里说:一张纸的重量都要计算.🙂从这以后,我来来回回拉着包称了近二十次,彪哥提醒我,小心你的腰啊……这下好啦,顿时觉得右下腰隐隐酸痛,三年前因回国不停拉行李伤到同样地方,最后不得不坐轮椅下飞机,这次难到旧伤复发?这样一想,一整晚心都七上八下,几乎一夜无眠,早上起来,我对彪哥说:你去吧,我不去了……☺彪哥说:这是hiker说的话吗?到集合地点,彪哥拜托robin多照顾我,事实证明,robin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开头俩天每次都把包提起来放在我的背上,后面又向其他几位前辈取经,这样腰很快就好了,保证了后面几天的行走,完成了我真正第一次背包!谢谢各位神一样队友.🌹🌹.


感谢中医妹子,关键时刻从称职狗仔队化身随队医生,帮我治我那不争气的下腰,叫什么来着骶髂关节?帮着我支撑下来最后两天,多谢亲🌹🌹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4 09:11
WCT第二天7月5日:Thrasher CoveBay(70公里标记)到Camper Bay(62公里标记),里程:官方距离8公里,实际GPS距离11公里,用时6小时50分,11:26Am出发(因为要配合潮汐的时间出发较晚),18:16Pm到达营地  

今天主要走海边线路,天气晴朗,凉爽宜人。一路风光无限,途中经过owen point海景无敌,更有那遗世孤傲地在岸边垂直拔,茕茕独立孤独百年,不需要任何陪衬装点的小孤岛headland。owen point洞穴要在潮位低于1.8米时通过,附近的其他地段需要在潮位低于2.4米时通过。我们到owen point时还不到下午2:30,距离潮位最低点还有近3个小时,需要等待大约2小时才可能无水过洞穴,大家对着让人惊叹连连的美丽海景欢呼雀跃,各种姿势组合角度拍照后决定趟水或者爬绳子通过,两种方案各有一半人选择。过完了Owen Point之后一片坦途,一边是巨大平整的海床seebed,一边是惊涛拍岸的礁石矮墙。一路上看见各种海底生物,海星,海胆,海葵,海螺,青口……还有体量形状色彩迥异的各式石头,或是光滑圆润,或是棱角分明,或是长满小牡蛎,或是布满各种颜色的海草海苔海藓;之后因为一段无法通过的大海沟,需要通过A或B入口折入inland线,我们避开被官方地图标注为“very dangerous slope”的B入口,从A入口折入inland 线。

今天使用了人生的第一个人力缆车(cable car),很是新鲜有趣。当晚的营地Camper Bay,依河傍海,有可爱的小鹿造访,好奇地看着南来北往的徒步客。 晚上皓月当空,银河如练,篝火熊熊,涛声阵阵。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4 10:52
猜猜这是什么?是不是挺有味道?营地里人人都少不了它 ,哪怕它的门槛高,梯子陡
作者: Mechanic    时间: 2017-7-14 19:22
军师思考的照片好。最喜欢这样的。
作者: laowei    时间: 2017-7-14 20:46
美丽温村
猜猜这是什么?是不是挺有味道?😆营地里人人都少不了它 ,哪怕它的门槛高,梯子陡😂


是很有味道 :hh:
作者: celia    时间: 2017-7-14 22:24
这群飞毛腿,走路快,码字更快,我的思绪还在船上,她们已经更新到第二天啦..😜, ok, 那就忽略--->

第一天一开爬就来个下马威,90度直上云霄的梯子,硬是把没有恐高的我爬出了恐高症。

第一天到营地,仗着自己学东西神速,第一次完全靠自己撑起我人生中,第一次背包行的帐篷的幸福心情。

第二天伴着涛声醒来,看到海市蜃楼般的美景,每一个人疯狂拍照的美好时光。

第二天出发,沿着海边大石头起起落落,激动开心,刺激满足。

以上感受通通再一次按下不表😁,说说我们过owen point 的感受哈...

因为只带了两双鞋,不选择趟水过去,军师已经踩过点,说是用绳子也很容易,robin一马当先,咋眼功夫,就看见他在对岸了...我背起背包,也准备翻山过去,到了,围着转了几圈,也找不到从那里上,心想:咋这么奇怪呢?不应该没路啊……硬撑着,徒手扣在悬崖边上,用膝顶着一个小凹陷,晃了几晃,颤巍巍的上到一个小坡上,往上一看,怎么也不可能再上得去了……迷惑中,大声问军师,军师说:用绳子!这才发现我们的robin大才子竟然把绳子收上去了……(心里一阵恐慌,群里军师LD说她要是被海浪拍没啦,军师至少会跳海殉情😍,我要一滑掉海里,只好喂大鲨鱼了...现在想想都后怕哈..🙁🙁.)当然robin童鞋迅速返回,扔下绳子,帮助大家,一一拉我们上去,很快就和大家汇合了.👍👍.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15 10:13
第三天7月6号:9公里(62公里-53公里),7小时15分,Camper Bay到Walbram。

难度:中等难度,主要是上上下下很多梯子,雨天超难。
天气晴朗,温度17-18度
时间:9:33出发,16:50到达营地
距离:官方距离9公里,实际GPS距离14.5公里


今天是有点累,但是还算好,地图上虽然标的是9公里,但军师的GPS记录的是14.5公里,我们走了不到7个半小时。

全程全部是在原始森林中,由于上一周已经是大晴天,把路上的沼泽和烂泥潭大部分都晒干了,所以又是减轻了我们的难度。在58公里处,有一个观景点,是一个沉船的遗迹,同样,也是沉睡在海底,所以我们实际上什么也看不到,也就没有特别去看了。(官方地图标注:British ironbarque“duchess of argyle” Nov 1887, in ballast from San Francisco for Vancouver, no loss of life),是从三藩市来温哥华的船。这里是 Cullite Creek,要坐cable car 过去,外面沙滩路线是Cove海沟。(我听到军师讨论说米妮没有过这个cable car,不晓得她是怎么绕过去的)

沿途一路全是老树根烂泥地,高高低低,一步一陷,还要走不少个大树做成颤颤危危的独木桥,不过过独木桥是我的长项,一般有独木桥和烂泥路的时候我都从上面过了,有一次遇到一个西人,她说你是唯一一个从这根木头过去的人。只是我第二天的时候在海床上摔了一跤,不重,当时没感觉,但是今天走起来,右腿有根筋开始痛, 过了58公里处的在Cullite Creek,要直下90米,再往上爬60米。今天大家的速度都非常快,我们很快到达65公里处的Logan Creek溪,这是今天最具标志性的一个景点,这里有高达200英尺的梯子,以及一个极长极窄的吊桥。我们要先下一百多阶木梯来到桥边,过桥后马上要上一百多阶木梯到达对面的山坡上,上下的木梯子被分成5个,最长的一个有近60阶,最短的一个有28阶。尽管今天大家都习惯了上上下下梯子,但是这个梯子算是最惊险的了,因为下去的时候后面是空空的悬崖和远处的吊桥,军师家领导有点犹豫了,我们大叫已经过了吊桥的军师快回来在下面接应,不过其实军师没过来,领导也安然无恙地下去了。

过完Logan Creek溪和吊桥,我们继续走。 这天沿途我们爬上爬下一共大概爬了30多个木梯子,WCT的木梯子都是非常简陋的梯子,象中国的消防云梯,上下的时候手必须牢牢抓住木阶,手上还必须戴手套,脚也要踩稳才能移到下一个木阶,雨天的时候非常容易打滑,我们过的时候还好。

网上有人说今晚的营地是六个中最好的,我们都没有这样的感觉。营地也不特别大,景色差不多,我们的营地扎在里面的小溪,外面有营地向着大海,溪水清澈且宽阔。在帐篷和大海之间是高高的沙滩,完全不用担心夜里海水会冲进帐篷了,帐篷可以沿小溪一字排开。如果扎营在海滩的放,厕所和食物存放箱可以从营地后面穿过去,在密林深处,其实不算太远。

WCT中好玩的内容如坐缆车,爬梯子,赤脚过溪,都能在这个营地里做到。这天可以在营地旁的溪流下洗个冷水澡,溪水虽有些凉,但是往前走再也没有遇到那样好的游泳条件了。今天我趁着阳光,下去洗了一下汗水,挺舒服的。营地外面的海浪非常的汹涌,雪白的排浪前仆后继,无止无休。营地在海湾的里面,深深的陷进去。这里象是一个避风港,让人感到特别的安全。
今天我用mini  rice 做了一锅腊肠饭,里面加上了我在家做的蔬菜干,沿途Lily一直在念叨去年本坛WCT队伍有人做腊肠饭吃呢,可惜我的背包的重量要小心计算不能带太多的米,只能每人分了一小勺让大家尝尝,估计啥味道也没尝出来就没了,嘿嘿。
吃过饭不久,我们队伍里的超级小牛Poco赶到了,他一个人用一天的时间,赶了我们三天的路,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为了赶路他唯有选择全部在inland 线走,出发前他是认真做了功课以至于好多我们走过的路他比我们还更加清楚,他也做好了Plan B,万一赶不上计划在那里露营或者solo。军师估计他是天黑的时候能赶到,结果天还没黑他就到了,他因为走inland 线浑身被蚊子咬了好些大包,Poco的到来给我们的队伍增加到11人,大家热烈欢迎慰问,欢笑的营地。

我出发前知道,走WCT要一双很好的防水鞋,这样可以安心地踩在烂泥地和海边,今天我们过烂泥地的时候还算好,一定要小心脚下的烂泥路,我们基本上都没有摔跤打滑,(再一次感谢我们超级爆棚的人品和美好的天气)。徒步鞋一定要穿中帮以上的真皮防水徒步鞋和gaiter,实在是太重要了,等于是给自己穿了双雨鞋,绑腿一定要高,矮的那种绑腿不适合泥地。今天路程在晴天的难度为中等,但如果是雨天的话今天路程的难度则直接升级为难或超难。
作者: RobinLuo    时间: 2017-7-15 19:28
标题: [分享]
妹纸们爬山厉害,爬贴也是不凡。不加点料不好意思

先说说第两天过owen point, 海边的石洞要等潮水全退后才有路可走。心急的就只能从洞顶翻过去或涉水而过。我因为摔了一跤,腿出血了就不好涉水过了。摔跤主要走在海边是潮水退后的岩石上。背包在身,踩在软软的沙滩上走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岩石上就好得多,只是经常打滑,不小心就摔了一下。Jim大哥很会夸人,摔了一下还夸我灵活性很好,摔倒了还能自己爬起来。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真恨不能再摔两下。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15 19:52
总是比大家慢一步,我赶紧插几句嘴吧。
我走路速度最慢,总是被落在最后。本来以为有从来没HIKE过的军师LD陪我慢慢走,没想到人家第一天就轻轻松松的超过了我,以后的几天我再也没能赶上她和她搭把话,以至于到最后一天才搞清楚人家叫什么,真窘。 我和我家LD在后面慢慢走,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到营地的,所以队伍里的很多花絮我就不知道啦。
第二天的路对我是有挑战性的,在乱石堆上走和背着大包跨海沟是需要很好的平衡能力和敏捷的身手,这是我的弱项。加上我好久没锻炼,腿脚还很僵硬,第一天走完腿就疼,所以我走得很慢很小心,幸好有LD陪着我,总不至于落单。OWEN POINT 很美,大家照了很多照片。队伍里有几个POSE狂,照起相来千姿百态。我都不好意思看(太妩媚了), 也不好意思学(有东施效颦之嫌)。 我只知道有一个人给MM拍了照后,拿着相机看了很久。。。。。
第三天烂泥多,梯子多,很消耗体力。在过LOGAN CREEK 之前有一个倾斜的梯子特别累人。我因为害怕,整个身子押在梯子上,加上背包的重量,结果很累。其实身子应该稍微离开梯子,这样背包的重量不会押在身上。还有一个特别长和陡的梯子,再过了LOGAN CREEK 之后。 那个梯子特别消耗体力,我不得不在梯子上休息好几次。在LOGAN CREEK 的梯子上,我看到我们的队伍在休息,可能在等我们,我心里好高兴;可等我下完一个梯子,就看见MM 背起包准备走了, 我急得大喊一声:等等我啊,恨不得从梯子上跳下来! 后来我们下到CREEK,发现开拓哥在等我们呢,心里那个感动啊!原来他们商量好了留下一个人等我们,因为这里有一个CABLE CAR,他们怕我和LD 两人不会操作。 据说本来军师想留下,但怕军师人在心不在,所以开拓哥主动请缨噢。
开拓哥真是靠谱的老HIKER,一路陪我们聊天,指路,教我们上坡时怎样使杖等等。我们其实没用CABLE CAR, 溪水不深也不宽,踩着石头也能过。 后来途径一处要么从倒下的树干下爬过去,要么从旁边烂泥地绕过去。我想自己矮,就爬过去吧。结果因为背上的大包,我必须整个人趴下才能过去。 可是我一趴下就一步也动不了啦,身上像有三座大山似的,我想当初白蛇娘娘被宝塔镇住,就是这样子的啦。怪自己当年军训时不够努力,没学会解放军叔叔的匍匐前进啊 :oops: 后来LD硬是把我活生生的给拽出来啊!
快到营地时,绅士体贴的开拓哥让我走在三人组的前面,出现在其他队友之前,好给我面子啊 :gd:  
营地在清澈的溪水边。我很高兴的在溪水里洗了个澡。我们的队伍把帐篷在溪边一字排开,我无意中发现好巧哦,帐篷的颜色刚好白色绿色白色绿色的排开来。我和LD把帐篷扎在了树林子里,是去厕所的必经之路啊 :lol:
我们吃完饭去海边照相,刚好遇上军师和夫人。军师在考察地形,看看第二天怎么过溪? 第二天这里会上演一出浪漫的言情剧,留点悬念给大家啊 :lol:
从海边回来刚好拍到POCO 赶到营地和我们会师,上一张照片见证这历史行的时候: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15 20:00
图里远处的那个人就是POCO.
后来我们一起借ROBIN自酿的蓝莓白酒给POCO 庆功啦。后来我们就围着篝火烤泳衣烤袜子聊天说地啦。有人烧烤的袜子很有味道噢 :lol: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6 22:59
WCT 第三天7月6日:Camper Bay(62公里标记)到Walbram(53公里标记),里程:官方距离9公里,实际GPS记录14.5公里,用时约7.5小时 (9:30出发,16:50到达营地 )

陡梯树根烂泥地,陡梯树根烂泥地,陡梯树根烂泥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今天爬上爬下一共大概爬了30多个木梯子,WCT的木梯子都象中国的消防云梯,比较简陋。雨天的时候非常容易打滑,一段梯子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人上下,我们人多因此等待比较耗费时间。相对于头一天的无敌海景,今天一直在树影斑驳的内陆线上攀梯踩泥,景色相对单调,没有太出彩的美景流年盘桓,基本上就是埋头赶路,因此速度很快。65公里处的Logan Creek溪是今天最具标志性的景点,这里有高达200英尺的梯子,以及一个极长极窄的吊桥,要先下一百多阶木梯来到桥边,过桥后马上要上一百多阶木梯到达对面的山坡上,上下的木梯子被分成5个,最长的一个有近60阶,最短的一个有28阶。尽管今天大家都习惯了上上下下梯子,但是这个梯子比较惊险,因为下去的时候后面是空空的悬崖和远处的吊桥。幸亏我们幸运,一路上天气晴好,如果下雨湿滑,难度系数和危险指数会直线上升。除了木梯,沿途一路不乏一步一陷的老树根烂泥地。正如军师事先说的,今天是一路上最难最辛苦的一天,过了今天后面的路程就相对容易了。

途中偶遇专心致志画素描的画家,交谈甚欢。这两位画家计划用八天时间走完W C T,沿途不断画速写,回到维多利亚以后会用这些素描做素材创作美术作品。欣赏了他们的不少美术作品之后,他们邀请我去看画展,我答应如果他们在温哥华开画展,一定会去捧场,并祝他们画展成功,他们非常开心。

傍晚超级牛弟Poco赶到了,他全程走inland 线走,用一天的时间赶了我们三天的路,终于在傍晚赶上了我们,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我们的队伍也从此增加到11人。

当晚营地面溪傍海,溪水碧绿清澈,平静宽阔,几位同伴都下去游泳,我因身体原因只能欣赏。海边依旧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但溪边营地处于避风港,风平浪静。月朗星稀,大家点燃篝火,喝着才子Robin 自酿美酒,吃着他带来的自制美味牛肉干做下酒菜,烤着衣服鞋袜把酒言欢。因为头两夜失眠,我把这酒当成安眠药来灌,果真很快头重脚轻,虽然头脑清醒竟腿脚不听使唤。谢谢善解人意的山花妹子搀扶入账,一夜好眠。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16 23:12
陡梯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19 08:18
第四天7月7号:11.5公里(53公里 - 41.5公里),7小时,Walbram(53)到Cribs Creek(41.5)。
难度:易。
天气晴朗,温度17-18度
时间:9:24出发,17:17到达营地
距离:官方距离12.5公里,实际GPS距离14.2公里

今天早上不用早出发,我从从容容地做了一个mountain house的早餐,放在木头上准备多泡一会收拾好东西回头享用,结果就。。。。哈哈,好吧,早餐反正是不缺的。今天一半路途在沙滩,一半走树林,沿路也有20个左右的木梯子。今天路上会有传说中的汉堡店,大家心里都有点小小的激动和盼望。刚离开营地就有一条水流很急的小溪要换上凉鞋或者快干的trail runner趟过去。这对于我来没什么问题,我很快就趟过去了,并且还拍了几张照片。

今天基本上没有潮汐的问题存在,不太需要赶时间,我们差不多9:30才出发。走沙滩则相对比较吃力,走一步,陷下去一下,走不了多久,腿就酸得很,秘笈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只要潮水不高,在海床走起来倒是很舒服,如履平地。海床的问题是,要挑路走,有时会有海藻长在石头上,比较滑,一定要使用登山杖,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比沙滩好走得多。我们大部分人就有走海床,我因为头两天在海床上摔过,大部分时间走沙滩,一小部分时间走海床。在inland downhill的时候,膝盖会痛,在平路上走,脚踝会痛。我好在有独家法宝对付,改善不少。
走在沙滩上,能看见贝壳,海带等等海生藻类植物和很细小的小螃蟹,我尽量避免踩到它们,实际上,我也尽量避免踩到植物,一来不想踩死它们,二来这些海带海藻很滑,踩上去很容易滑倒。那些螃蟹只有一厘米左右大,我不知道它们长大以后是不是我们吃的螃蟹,如果是,那么小小的个子好不容易长大了,就被人类抓去吃了,哎!走在海床上就可以看到一片片青口密密麻麻地长在一起,还有那些绿色的漂亮的海葵,象极了一朵朵绿色的葵花,在清澈的水下飘摇荡漾,象花开一样,非常漂亮,那些海胆也非常奇妙,他们寄生的地方天然的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坑,好像就是专门为他们而设的一样,军师说象人工的养殖场一样,实在太神奇了。半路上,我们走在沙滩上的时候,看到不远处有个小岛,上面趴着不少海狮在那里不停地蠕动,还嗷嗷地象牛一样地叫,声音传得挺远的。
我在路上因为想慢慢看风景,明显落后其他人,好在没有落后太多,不难跟上,另外有军师提供的GPS track, 出发前在家不知道为什么下载不了track,后来在船上用军师的手机data和Renfrew Pub吃肉排的时候,利用店里的wifi和充电,在行走前最后一分钟终于把整条trail 的track下载了,大大的方便了我。有时候前后的人距离我看不到的时候,虽然知道只有一条路,但是能看到track和判断什么时候在Inland and coast 之间穿梭,还是大大的增加了信心。一个smart hiker 必须知道怎样使用GPS。
路上我们看到一座孤独的没有长树在头顶headland, 象一只传统的俄罗斯的跳舞的靴子,顶上停着一只白头鹰,大家赶紧拍了下来。后来同伴在不远处又指给我看有一个硕大的鹰巢,在一棵树的顶端,如果埋头走路这些都会错过,所以我很想慢慢走,不过也不能落后太远,没有风景的时候我就尽量赶上大部队。

约51公里处是Vancouver Point,这里也有沉船的遗迹。在49.5公里处又有一处小溪(Kallder Creek),可以脱鞋赤脚溯溪而过,在上游50米处有一个人力缆车,这次我们选择了坐人力缆车,这个人力缆车比前几个都累人。约48公里处是Bonilla point, 在涨潮的时候这里的海床多是海水,唯有这几个矗立的礁石和不倒的树。土著居民称这个景为“族长追赶他的情人”(Cheaf who follows behind his sweetheart – Quoted from Hiking On the Edge by Ian Gill and Photographs by David Dunuk.)

再走大约3-4公里,过了45公里处一点就是就是著名的汉堡店Chez Monique’s。这里是IR,就是印第安人保留区,汉堡店也是印第安人开的。快到汉堡店之前的一段海滩,沙子非常细腻,沙滩很宽很干净,一眼可以望出去很远,没有任何的海藻贝壳等漂浮物,沙非常细腻。是游泳、晒太阳的好地方,军师提示,这就是著名的白沙滩了。

我们于下午1:30到达汉堡店,到达汉堡店之前远远的能看见灯塔,到了近处灯塔反而被挡住了。汉堡店远看起来就是一个白色的棚子,走近一看有一块蓝色防雨布搭的,军师说游记上写是蓝色的顶,应该是这家了,但是有游记说汉堡店是过了灯塔,(也是从南到北方向),会不会有两家呢? 不太可能。为此我们多次向店里的Monique 奶奶求证,她坚持说自己在这开了28年了,没有搬,那么肯定是那一篇游记搞错了。
我和其他两位同伴最早到了店里,太阳底下摆了几张桌子,店里店外地上都是白色的枯干的大木头和沙子。今天天气特别好,太阳特别大,有一批比我们早到的西人在那里晒太阳,我们也照样把背包往大木头上扔了,鞋一脱,赤脚踩在沙子上,拿了罐啤酒在太阳下躺在椅子上,舒服极了。

汉堡$20/份,加啤酒$7/份,橙子或者苹果$2/个(苹果的个头巨大),加起来30块,我又给了5块钱小费,你可以买两份汉堡,留一份在当天晚上吃,少做一顿饭。我犹豫了一下没有买,觉得晚饭不想再吃同样的东西了,况且这两天走得不算累成狗,也不算太饿。汉堡虽然有点小贵,但也算贷真价实,特别是中间的肉块,估计怎么样也有1磅重,夹在汉堡里面的菜也很新鲜。据说那里的苹果是世界上最大最多汁最好吃的苹果,我没买苹果,多谢山花妹子坚持送了我一个,苹果实在太大,果然很好吃,我分了一半给开同伴。

在吃汉堡的地方逗留了约两个小时,下午3:25我们又开始了我们的征程。下午3:40,我们就到了44公里处建于1891年的Carmanah灯塔。灯塔也是加拿大海岸守卫队的station. 在灯塔处有一个胖胖的很友好的女人,可能是守灯塔人的家属,在那里好像专门等我们似的,看到我们来了,就给我们用望远镜看海狮。我们轮流看,还是看得满清楚的。灯塔旁边有一具巨大的鲸鱼化石,还有几家人住在那里附近,周围被各种各样的花草蔬菜点缀的十分养眼。

我们大约在下午5点17左右到达营地,这次聪明的山花不等我到达就占领面海的一个最好的营地,哈哈。我们支起帐篷来,顶顶都是无敌海景帐啊。网上有人说Cribs营地的水质特别不好,杂质特别多,居然脏到要清洗过滤器。我们倒没有觉得,其实每个营地水质都差不太多,总体来说,应该是第一天营地的水质相对差一点。路上虽然有很多青口海胆,但是我们没有捡来吃,我个人也不鼓励吃,希望人人都自觉,保护好这里的生态。

海边水光潋滟晴,夕阳无限好。我们依旧生火做饭烧水泡茶。夜晚点起篝火,海面升起了月亮又圆又大,大家都舍不得回去睡觉,军师第一个说要睡觉了,我欣赏了一下海景也有点困了,也回去睡了。我在WCT一路都睡得很好,归功于本坛露队推荐的NeoAir睡垫,虽然很贵但是区区几百块前能换来无数个野外美好的睡眠,实在是值得投资。我们在晴朗的夜空和皎洁的明月下,头枕着波涛,进入了香甜美梦。
第二天海上因为晚起(第六天早起,就没有起雾,看来这雾是清晨起来的),海边起雾了,我醒来的时候看到帐篷边上在滴水!但是出来一看也没成雨。这算是mist, 像雾象雨又象风,我们尽量抖掉水珠,但是只能背着湿湿的帐篷出发了,感觉好重!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20 08:40
踏遍青山人未老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21 07:44
第五天7月8号:16.5公里(41.5公里-25公里),9小时,从Cribs Creek(41.5)到Tsusiat Falls(25)。
难度:距离上较长,但是路况大有改善。

天气晴朗,温度17-18度
时间:7:24出发,17:33到达营地
距离:官方距离16.5公里,实际GPS距离21公里

今天的公里数最长,一是中间没有营地,所以必须在一天内走完,orientation的时候也提过,中间除了有一个小溪,没有补水的地方,所以要带足水。二是因为今天的路途特别长,有16.5公里,三是吃螃蟹大约需要2个小时。所以我们需要一早出发,军师头天晚上说了7:30出发,不等人,我们5点钟闹铃响的时候就起来了。

整段行程主要由沙滩和林中inland trail组成,沙滩路非常耗费体力。我们一离开营地不久就开始走了一段山路,走了一会又下到海滩,有一段是一定要走海边礁石,翻上翻下的,危险和难度徒增不少。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海沟,我和同伴一边走,一边交流我们学过的地质学的知识,没想到同伴的知识如此渊博,一路上讨论了不少沿途这些地质知识例如岩石,板块,火山等,还教会我Juan De Fuca的正确读法。JDF 也有不少trail 可以走,还有一个设施齐备的营地,以后有机会可以去。

走沙滩要在36处公里Cheewhat River附近,进入林子,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个入口,因为前面再走沙滩就回不到树林里去了。Cheewhat River那里有一大片沙滩,奇特的是沙子从山坡上一直铺到海滩,入口处还有Cheewhat River的标志,所以这个入口还是相对比较好认,关键是一定要勤看地图。从Cheewhat River进入林子后,很快开始上升,路边的告示牌则提醒我们,这里是印第安人保留地 (IR 4),属私人领地,只能在步道上行走,不得乱跑。今天有不少栈道,明显比前几天的修得好, 这里不能露营,是因为有很多野生动物出没。从这里经过到达另一个IR 3。(注: IR = Indian Reserve)

过了IR3,  从地图上看,吃螃蟹的地方大概在33公里处Nitinat Narrows,可是自打看到34公里的里程牌,走了好大一会儿,也没有33公里里程牌的影子,我们走的新木栈道则是围着那片水塘,这大概就是这一公里显得特别长的原因。继续往前走,军师很满意我们的速度,这样我们比原计划早到了螃蟹店,大约11:30左右,我们终于看到了33公里的里程牌,然后看到了outhouse,看到了渡口的标志,也看到了水边画着大螃蟹的房子。
远远地看到螃蟹店了,也是渡口,要渡到对边的陆地,中间隔着Nitinaht Narrow, 是没有陆路可以过去的,必须渡船。店家说你可以从外面坐船进来,到这里租cabin住,游玩,不必爬山。军师说有的人抽不到permit, 可以从这里进来,先朝北走一段再回头朝南走,也是一个折衷的办法。

这家螃蟹店也是原住民开的,他们和Canada Park合作,除了开餐厅,还负责检查路过的背包客的permit, 全程总共有三个地方要检查到我们的permit. 接待我们的店老大是一个热情的瘦瘦的原住民,他说这个店是他哥哥的,在厨房里面的一男一女年轻人是他哥哥的孩子。店四周都是背包客的东西,旁边的板凳上放大包,餐桌上不能放。我们一行11人,排队下单就等了半天。螃蟹是从旁边的咸水湖附近新鲜打捞上来的,一天最多的时候捞80多只不成问题。我们等着蒸螃蟹就等了大概1个小时,一定要让卖螃蟹的小伙子给你做整只螃蟹(whole crab),否则他会把蟹壳蟹黄全扔掉(clean),对中国人来说这真是太暴殄天物了。
反正我是最后一个人,我趁着大家在排队,问了店老大可否在木桥上晾晒我的帐篷,店老大很友好地同意了,我于是把早上被mist打湿的帐篷拿出来晾在木桥的栏杆,顺便把湿衣服也晾好。大太阳下很快就晾好了,趁着吃螃蟹的空闲,我又把这些都收好打包,干爽干爽了,我心情大好,顿时觉得背包轻了很多。
等大家都叫了螃蟹,我就去下单,订了一只whole crab和一只土豆,螃蟹要35,烤土豆4块一个,可乐。原本我想要鱼,但是看到比目鱼或者三文鱼才一小块,要30块,很不合算,就改变主意要了螃蟹,如果要那种开边加芝士的烤土豆要8块钱,乖乖。

吃过螃蟹大餐,队友又点了一些带走,等完所有的单,我们大约2点出发,验过徒步许可证,渡过海口Nitinat Narrows,船老大送我们过到对岸。还有8km的路程才能到达当晚的营地,这中间没有营地可住下,所以必须走完。
路上海边线有一个拱门的岩石,还有路边的小岛上,我们看到了seals, 这是海豹,和海狮有点象,但是走不了路的,也会叫,有灰色的斑点的白海豹,很漂亮的。这里同伴指给我看一个鹰巢,高高地挂着树梢上。

刚上到对岸,就有一个几米高的大下坡,泥泞不堪,只能抓着旁边的绳子和树根走下去。接着还有不少这样的烂泥路,一路狂奔。在30公里处的Tsusiat Point,要在潮位不超过7英尺(2.1m)时通过,需要查看当时的查潮汐时间。那里有一个原住民Quu-As 族的保留地,那里有一个WCT巡逻队的营地,他们的帐篷当然不是我们那种,是很大的固定的,看着真舒服。

我们在下午5点半左右到达目的地。Tsusiat 营地有两块,进入营地往右边走,靠近瀑布的一块,面积很小,比较拥挤。因为我们比较早,所以可以占据瀑布旁边的营地,取水游泳很方便,但是去厕所很远很远,而且这个厕所还要爬梯子上去的,当然WCT大约有一半营地的厕所都要爬梯子才能上去,也算是一大特色吧。我说,吃过晚饭去趟厕所回来,我又饿了!往左边走离瀑布比较远的一块,则要宽敞得多,离厕所还近。这天可以在瀑布下洗个冷水澡,据说水挺温暖的。水源在瀑布上,要走一点路,但就在瀑布边溪水旁取水都没事。我怕麻烦,就没有去游泳了,有队友去了。
这天夜晚的月亮很美。夜晚,还是在安静的海边听着波涛安睡,同伴很羡慕我能睡得这么好。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21 07:57
请各位队友添砖加瓦,温村有事情要out town,我就先贴上了。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22 07:52
棉花糖
请各位队友添砖加瓦,温村有事情要out town,我就先贴上了。


多谢糖糖,精彩详实的游记独撑大局,不愧是掌门!
作者: celia    时间: 2017-7-22 21:42
糖糖和温村的游记写的太好了,详尽务实,面面俱到了....我就是来添添照片的哈
作者: celia    时间: 2017-7-22 22:09
继续添砖加瓦……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22 22:10
celia
糖糖和温村的游记写的太好了,详尽务实,面面俱到了....我就是来添添照片的哈


真是称职的随队记者!快把那些温馨的,搞笑的等各种私藏的好照片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啊 :lol: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23 16:24
补充一下我们吃完汉堡的 那天晚上,大家围着篝火畅谈。一轮皓月当空,引发了大家的诗兴。我突然冒出了一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我想不起下面的句子,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做。问遍大家,都没人知道,可能都是理科生呢。 第二天我爬一堆乱石头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冒出下两句:路遥知马力,千里共婵娟。 我明明知道这是错的,一定是把几首诗给串起来了,可就是那么顺口,笑得我连爬石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D  现在回到家里一查,“海上生明月“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后面的几句我其实觉得挺拗口的,难怪大家只记住了前两句; “千里共蝉娟:是北宋苏轼的作品,前面一句是“但愿人长久”, 至于:“”路遥知马力“其实只是源于一段典故,大家都知道下一句其实是“日久见人心“。 我不知道当时怎么冷不丁的把他们全搅在了一块,人的记忆真是有意思。想当年高考语文拿的是接近满分的成绩,现在连一首像样的诗都背不出来了,真是惭愧啊 :oops:
话说那天晚上谁也接不上那首诗,于是我们的漂亮MM 就背诵了木兰诗。好厉害呀,这首诗蛮长的,MM 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真是才女啊!多才多艺的温村給大家一展歌喉,唱了几首怀旧歌曲。红红的火苗映衬着她红扑扑的脸蛋,真美啊,大家都沉醉了 :D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23 17:06
吃螃蟹的那天,有的人点三文鱼或HALIBUT,有的人比如军师和我点了螃蟹。螃蟹是吃起来最耗时间的,却被最晚送上,基本上其他人都吃完了,我们的螃蟹才到,所以CELIA抓拍的那张好似入了法轮功的照片,其实是他们等我们慢悠悠的吃螃蟹等到无聊,又不能直勾勾的看着我们吃,所以只好假装打盹啰 :lol:  螃蟹真的很好吃,新鲜甜美,就是有点小贵了,$35一只,土豆还另算。不过这时也就不计较啦。吃螃蟹吃的最精致的是军师夫人,一看就知道是常吃山珍海味的窈窕淑女,她教我先吃里再吃外,然后还把吃完的蟹腿整齐的放回壳里。品位啊 :cb:
那天晚上海边风很大,EXPLORE的帐篷都差点被风吹跑了。我和LD是最后到营地的,谢谢EXPLORED大哥教我们怎么在强风下搭帐篷,就地取材,用大石头或一段木头拉住钉子,谢谢EXPLORE! 温村的帐篷出了一点问题,幸好EXPLORE有一节备用的TUBE,几位男士齐心合力,帮忙把断了的TUBE 接上了,温村才不至于流离失所 :)
这个营地本来是我们很向往的,因为有瀑布,本来期盼着在瀑布下游个泳和照个相。可是这天晚上确实风很大,天阴,也有点冷,打消了大家游泳的念头。瀑布水很大,其实身体泡在水里并不冷,我试过了,但不敢走进瀑布,怕水太深。只有勇敢的POCO 钻进瀑布下拍了照,还发现了里面的CAVE呢。
这天晚上我们没有生篝火,大家早早睡了。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23 17:34
补充灯塔的化石照片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23 17:36
海上生明月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23 17:37
大家猜猜,这是月亮还是太阳?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23 17:38
螃蟹屋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7-7-23 17:39
坐渡船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23 22:37
第六天7月9号:13.5公里(24.5公里-13公里), 6.5小时,Tsusiat Falls到Michigan Creek。
难度:容易
天气晴朗,温度17-18度
时间:10:17出发,16:38到达营地
距离:官方距离13.5公里,实际GPS距离15公里
今天因为进进出出inland和海岸线不多,所以计算的GPS距离和官方距离最为接近。

今天睡到自然醒,10:17分离开营地,是走沙滩海床最多一天,几乎一直沿着海边走。走得两腿酸痛脚底发麻加上我的受过伤的脚踝。出发后不久路经一条湍急的小溪,我们从桥上跨越,有人提示,这就是我们昨晚宿营地的瀑布的源头,果然,溪水流到右边就看不到尽头了,一下子俯冲下去了。
天公作美,一路艳阳高照,海天一色,面对浩瀚地太平洋,无限风光。 下午1点左右,我们在路上看到了两张大红椅子,这可是加拿大国家公园的经典,只要有这两张红椅子,就意味着这里拥有着无敌景观,而且适逢今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到处都是庆祝的活动,于是我们免不了俗地留下了合影。我们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鲸鱼和海豚,有点小小地遗憾。
在23公里处的Klanawa河要过坐最后的人力缆车了,Klanawa河又宽又深,必须坐缆车过去,也是最长的一个,很是有些费劲。这个缆车比较特别的地方是每次只能坐一个人,估计长是主要原因。
23公里到20公里多一点处只有沙滩可走,20公里到17公里处只有树林可走,到17公里就可以选择走树林还是海边了。在17公里处我们就选择在Tsocowic Creek处出树林走回沙滩,如果不从这里离开树林的话,就得等到14公里处的Darling Creek才能下到海边了。还好这个营地有写名字,要稍留心才能发现,队友们后就一起通过挂着彩色浮漂的出口,走向了沙滩。今天从17公里开始到12公里处的Michgian Creek营地,一共5公里,我们一直走在海边。
海边走着不久,就见到有沉船的遗迹,一路上在Inland也碰到几个donkey machine, 是以前出事的船只上面的蒸汽机,不晓得为啥会sitting on the inland trail, 什么人把它搬上来的,为什么要搬上来,和怎样搬上来的,奇怪,这个谜团看看有谁帮我揭开。碰到迎面过来的几组队伍,有些是两个人,有些是一家子,有两个西人告诉我前面有die whale, 我一听觉得很好奇,赶快从观看遗迹的白日梦中醒过来,走快两步追上同伴,不久果然看到了硕大的鲸鱼的尸体,估计是搁浅被冲上来的吧。(我猜那些腐烂的肉体最终腐烂后,patrol 会把你的尸骨捡走的,安息吧)
再往北前走会经过2个营地,其中第2个是14公里处的Darlingriver营地,有人特地回头拍照,我还懵然地问为啥呀,为啥一定要在这照相啊,有啥特别啊黑乎乎,这里的营地看起来特别好,景色也特别美。当晚也可以住在Darling river营地露营,除了景观好,鲸鱼出没率比较高,看到鲸鱼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第二天那天要赶下午1:45的shuttlebus,时间本来就比较紧张,如果再加2公里(这2公里只有走海边一种选择,无树林可走)走海边的话,时间上会更紧张,因此还是住在Michigan Creek保险一些。(引用)
第3个营地才是我们今晚的目的地12公里处的Michigan营地。由于海边没有公里数的标记,所以必须依赖GPS来计算,但有时候GPS又会多算些路程,所以全凭经验和个人判断了。还有就是要勤问对面走过来的人,确定下一个营地大概在哪里,还有多少个营地,还要走多久。
下午4点半到达营地,扎好帐篷烧水吃饭,这天晚上是最后的一晚了,前面的艰辛过去后,大家都有一种“怎么就要结束了”的感觉,有点依依不舍了。走得快的几个,都觉得意犹未尽,我反正是足够了,不属于自虐党。我们有多带干粮的,都赶紧推销,争取不把东西背回去,不够的这时候也有人慷慨解囊了。大家在说说笑笑中,又渡过了愉快的一晚。晚上的夜空海面和月亮都特别的美,海浪不再羁骜不驯,相反温柔地拍打着岸边。月光皎洁,清辉满泻,洒在沙滩上,有种静宓凝结的美,头顶上除了月亮,还有满天闪烁的星斗,真是美啊,WCT最后的一晚。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24 21:23
WCT 第四天7月7日:Walbram(53公里标记)到 Cribs Creek(41.5公里标记)里程:官方距离11.5公里,实际GPS记录14.2公里,用时约7小时:9:24出发,17:17到达营地

今天是这几天行程中最轻松享受的一天,而且午餐会有传说中的印第安人开的汉堡店新鲜出炉的汉堡包,心里有小小的激动和盼望……一大清早出发时先涉水过一条清浅而湍急的溪流,我们在此享受了军师夫妻给同行的真假单身狗们发的狗粮大餐;之后一路走的轻松自在,我们在潮水退去的海床上漫步,一边小心的避开那些到处横行的小螃蟹,一边不时的驻足欣赏那些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有密密麻麻长得成片的青口和牡蛎,有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海葵海胆海螺等等,还有大型海洋动物如海豹海狮;沿途美景也是百看不厌,秀色可餐。不知不觉就能眺望到灯塔了,远远的,在蔚蓝的天空和碧蓝的大海之间,那红顶白身的灯塔在一片绿荫背景里如此的悦目,大家免不了以它做背景拍了不少照片。能看见灯塔,汉堡店也就不远了,汉堡包在前方招手,大家不觉地步伐加快起来。很快来到一大片看不到头的洁净柔细平整的沙滩,吸够水的细沙,踩起来感觉很好,是有弹性的支撑。原来这就是著名的长达500多米的白沙滩。登山杖为笔沙滩作纸,大家在这里尽情的挥洒着诗情画意,画下了大大小小的爱心,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心里话,如雪的浪花会来把我们留在沙滩上的情谊一一收起捎给我们远方的亲朋好友吧!

午餐20块钱一只的汉堡包果真是货真价实分量足够,还有七块钱一听的啤酒和两块钱一个的橙子和苹果。那里的水果也是体量巨大,我又犒劳了自己一只大橙子和一只大苹果,食量惊得某些同学目瞪口呆。前人的游记里都叮嘱大家准备好现金,可我们发现印第安兄弟们也与时俱进,开始接受信用卡了。美食美酒加美景,让我们在此逗留了两个小时。

午餐过后去灯塔参观。与在此长期驻守生活的海岸搜救队的工作人员,一位非常友善的白人女士攀谈,了解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比如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是如何用直升飞机运进来的,他们的孩子怎么样获得教育,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孩子可以在他们身边接受与公立学校一样的教育,直到高中毕业。平日的教学由他们的父母自行解决,维多利亚有公职教师专门给他们布置和批改作业和试卷,那些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部落也是采取同样的方式。

到了营地照旧在海边就着涛声支起帐篷生火做饭,围着篝火说笑聊天。当晚夜不成寐,见账外沙地上月光如霜,亮如白昼,索性披衣出帐。只见夜空如幕,月明星稀。冰轮如镜,月华似水;海面清光盈盈,银鳞闪闪;排浪如雪,涛声不绝。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面对此情此景难免会心生感慨。苍茫浩渺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自己那顶小小的帐蓬里透着微弱而又温暖的红光,在上帝的宏大创造面前渺小的我真的是沧海一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融入其中的感觉很奇妙,真正感觉到了人类是自然之子,顿生赤子情怀。想要把眼前的美景捕捉下来,掏出手机尝试若干次,实在是勉为其难,再次产生了想学摄影的冲动。
作者: 美丽温村    时间: 2017-7-25 11:47
WCT第五天7月8日:从Cribs Creek(41.5公里标记)到Tsusiat Falls(25公里标记),里程:官方距离16.5公里,实际GPS记录21公里 。用时9小时, 早上7:24出发,下午17:33到达营地 。

今天走的里程最长,因为中间没有营地,必须在一天内走完官方距离16.5公里(我们实际走了21公里)。中间除了一条小溪,其余地方无法补水,所以要带足水。途经33公里处的Nitinaht Narrow, 地处印第安人保留地 (IR:Indian Reserve),没有陆路可以过去,必须渡船。渡船由属地印第安部落经营,他们同时经营餐馆,主菜是螃蟹及其他几种海鱼。边等渡船边吃海鲜是经过的背包客的惯例。参考前人的经验,一般需要预算至少2个小时。所以我们需要一早出发,军师头天晚上宣布7:30出发,于是我们5点钟就起床,洗漱做饭收帐拨营,准时出发。

后来我们果然在螃蟹店待了两个小时还多,主要用于等待美食。那里的螃蟹和海鱼都价格不菲,但食材都出自本地绝对鲜美。螃蟹店里有一个牌子上写着本店营业时间(有图为证),一看之下不能不服,真是任性 - 实乃工作的最高境界!幸亏今天老板没有no like to work, 我们大家在此饱餐一顿,我另外点了一份不同的菜和烤土豆打包做晚餐。

我们在下午5点半左右到达目的地Tsusiat 营地。这个营地有W C T一路上最美的瀑布。我们到得早,得以在靠近瀑布的一块营地安营扎帐。几位队友在瀑布下洗了冷水澡,也有队友到海里游泳弄潮。傍晚海边风很大,搭帐篷时帐蓬差点被风吹跑了。谢谢EXPLORED大哥教我们怎么在强风下搭帐篷,就地取材,用大石头或一段木头拉住抗风绳。我的帐篷出了一点问题,幸好EXPLORE大哥有一节备用的TUBE,军师等几位大侠齐心合力,帮忙把断了的帐杆接上了,俺才不至于流离失所。感谢神一样的队友们![抱拳][抱拳][强]

今晚的月亮更圆,月色更美了。
作者: David Luo    时间: 2017-7-25 17:32
谢谢WCT的游记,我们去年8月份走的是相反的路,但经历是一样的。补充一点:路上会看到两台古老的蒸汽机,那不是沉船的,那是伐木工人弄上山来带动卷扬机做伐木运输用的
作者: 九头鸟    时间: 2017-7-26 21:38
谢谢今年WCT一队的详细游记以及Laowei行前周密计划,给我们二队下周WCT一行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帮我们省下很多时间。
作者: 棉花糖    时间: 2017-7-27 08:31
第七天7月10号:12公里,4小时,从 Michigan Creek到Pachena Trailhead。
难度:易。
天气晴朗,温度17-18度
时间:7:00 sharp出发,11:30到达WCT 北端起点
距离:官方距离12公里,实际GPS距离15.1公里

今天5点准时起床吃早饭,7:00一切收受停当准时离开营地,今天必须要准时到达终点,因为我们预订了1:45分的shuttle bus由WCT北端的Pachena trailhead返回7天前我们在南端的起点Port Renfrew, 车程大约4.5小时,然后取车赶去码头,做夜晚的轮渡回到温哥华(Richmond 码头)。
最后的12公里都是在inland line的树林中完成的。大约在10公里处,路上有一个Pachena灯塔,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下,这个灯塔比起我们第四天看到的灯塔要小一点,也是有住家在那里,我也顺便在那个登记册上签到了。开放时间好像是早上10点,我们大约8点钟到,所以很安静,算是还没正式开门。灯塔附近是无敌海景和一个小花园,里面有路标标注着这里离北极,离日本等等多少迈,同伴在花园发现了蜂鸟的踪迹,我只看到了鸟儿飞过的花枝微微颤动的影子。由于要赶路,所以我们没有逗留太久就离开了。离开灯塔后回到主道上,过一公里处有一个view point, 这里要下去几米,有大块的岩石,到达viewpoint, 可以隔着海沟和悬崖,看到不远处的一个小海岛,上面躺着一群的海狮,啊呜啊呜地叫,这个viewpoint没有标志,很多人都错过了。看完海狮,我们出来主道,继续就朝着标牌所指示的Bamfield方向前进。

一路平坦,没有难度,大家的速度都非常快。最后的里程牌开始倒数,到了最后一座桥,有熊警告,过了桥,就出来沙滩,我们还在飞奔,结果错过了入口,还得倒回来几百米,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终点——WCT北端Bamfield information office. 军师进去office 负责报道,要向工作人员报告我们全部平安出来了(N年前有证书领,现在没有了)
一路上我们一直在为听取了前辈们建议的方案从南到北(从难到易走法),事实正面这样走非常合理。虽然很多游记都写着非常非常不容易,多数是在雨中行走,滑倒在树根,石头,海床上,在雨中做饭,扎营,等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感谢上帝,我们这次的天气非常好,一路碧水蓝天,气温也很合宜,都是17-18度,orientation上有讲,如果超过20度,将会非常热,尤其是行走起来,inland 闷热,海边大晒,而我们却在宜人的天气下享受了一路的美景和夜晚海上美丽的月亮和星星。

我们以平均每小时3.3公里地速度,走完了今天的12公里(官方数据)。在最后的1公里处,我们在海边走,没有公里数路边,然后从竖着的木头框框进去,就看到了国家公园的小木屋了,我们禁不住欢呼起来,75公里(GPS显示实际走了88公里),在第7天上午11:30我们终于平安顺利地走完了!

感谢军师每天记录track,这一路溯溪,攀岩,登山,礁石,爬梯,沙滩。。。这真是场耐力与毅力的比拼,山与海的抗衡,身体和灵魂的对话,放弃和坚持的博弈。。。感谢好天气,我们大部分60后队员,都顺顺利利地完成了WCT全程,没有人受伤,也没有出任何意外,回头看看,WCT7天背包行,成为我的徒步史上最美丽的回忆,不再有遗憾。

最后我们在information centre门口拍照留念,又等了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去停车场等车,一路上trail 上没有蚊子,倒是在这个parking lot被蚊子咬了好几口。这里有个camping ground, 有很好的露营设施包括漂亮的带自动冲厕的厕所和有热水的投币洗澡间(我们终于回到了文明社会的边缘了),不爬山也可以来玩。我们要在这里坐上Shuttle Bus去南边的我们的出发点取车,这个穿梭巴士是又破又旧的Daimler 的老老巴士了,司机12:30过了才来Bamfield的parking lot接人去另一处,然后再回头接我们往南开,经过和司机要求,司机同意我们统统先上车,游车河。我们一一把打包装上车后面的行李箱,特别特别大的行李箱,都是为了装大包设计的,有格子把每个人的大包放得整整齐齐。由于是山路有限速,车子开得不快。我一坐上车就睡着了。在路上,司机在附近的小镇的小店停了两次,每次我们都下车去疯狂采购食物,我买了雪糕,水果,三文治,等等。上了车司机主动说垃圾筒在他的座位后面,完全忽略车上写着“不准饮食”,我们都大吃起来,有女生同伴吃了很多,至少两份汉堡类,水果,等等,把其他人都吓坏了。
130公里的路程大概开了4.5小时,取了车,我们赶去码头。原本计划是赶9点钟的晚班船,现在这样的时间,敢8点船也有戏,于是我们紧赶慢赶的,最后还有几十公里快到的时候看到高速公路的路牌上写着,26% full, no waiting, 我们都欢呼起来。这样AB两辆车都顺利到达维多利亚的码头,驶进了BC Ferry 的Queen of New Westminster 号轮渡,小伙伴们直接冲上船,船一开,cafeteria开放,马上去买东西吃。
一个半小时的船程在大家的说笑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大家收拾东西下去parking deck 上车,船上依依不舍各自拥抱道别。出来Richmond, 正是彩霞满天,美好的旅程终于结束了,我大约11:30pm 左右回到家。
船徐徐抵达RichmondT的sawwassen码头,海上彩霞满天,为我们的WCT7天背包徒步画上完美的句号。
作者: jinsi    时间: 2017-7-27 18:45
嚮往WCT, 圖文精彩, 謝謝分享!

:lm:  :hw:  :jm:
作者: lulululu    时间: 2017-8-12 11:23
@celia 妹子分享的今年北美户外WCT 一队的video:

https://quik.gopro.com/v/KP9DxIa ... mp;isappinstalled=0




欢迎光临 北美户外俱乐部 (https://www.cross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