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915|回复: 4

喜读李仲轩———薄家骢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6-2-22 22: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从薄家聪老师的博客里转来一篇文章,给大家分享。
近年来《武魂》杂志连续登载了李仲轩先生关于形意拳的很多精彩论述,在中华武林引发了一场求索拳学真义的热潮。作为一个武术运动爱好者和《武魂》杂志的忠实读者,首先感谢《武魂》杂志在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武术的工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再者,在这里向刚刚仙逝的李仲轩老人,致以崇高的武林敬意。众所周知,意拳(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在形意拳的基础上汲取中外拳种的精华而独创的年轻拳学。所以每一个练习意拳(大成拳)的人,都会对形意拳有特殊的关注。仅以本人在武术界的交往,北京形意拳邸国勇老师、唐振荣老师,河南心意拳李洳波老师、以及与意拳(大成拳)的发展有渊源的少林寺德阳和尚、武当山游玄德道长都是我很好的朋友。http://bojiacong.blog.sohu.com/


从仲轩老人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意拳(大成拳)与形意拳的历史渊源。文中提到的三位武林长者,尚云祥、薛颠、唐维禄都是武术界共同敬仰的形意拳大师。李老用通俗的语言和朴实的修辞,仿佛使他们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言语间充分体现了对大师们的武德修养及拳术造诣的极大崇敬。更为可贵的是李老在谈到有关形意拳的许多技术细节时毫无保留,“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无疑李老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拳师,如果不是这样,纸上谈兵是谈不出如此深刻的拳学精萃的。http://bojiacong.blog.sohu.com/


仲轩老人在谈话中一次提到“千金不易”、一次提到“七字万金”。提到“千金不易”的时候是在论述出拳时要“轻出重收”,这一点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是很难理解的。这和芗老所经常提到的“缩即发”的道理是相通的。形意拳和意拳都讲究“手不空出,意不空回”,即“起手如钢锉,回手似钩杆”特别注重手在回来的路上要“带点东西回来”。李老在往后的论述中还谈到了“要练一厘米拳”的说法,也是讲练拳要有来回劲儿,要在一厘米这么点儿的距离打出来回劲儿,没有真才实学行吗?唐维禄先生说在站桩的时候要学熊把浑身“抖擞”一下、尚云祥先生说要学熊“蹭痒痒”、芗老管这个叫“一咕涌”意即要把来去这两股劲儿在极短的距离一下子很快地连续完成,这就是意拳所谓的要“一”不要“二”的原义。从这里不难看出意拳与形意拳的相通之处异曲同工。http://bojiacong.blog.sohu.com/


仲轩老人在提到“七字万金”的时候,这七个字是“慢慢以神意运动”。是说薛颠在论述站桩的时候,强调“桩法是活动的,不是静功是慢练”,是“慢慢以神意运动”。这和王老关于站桩的论述完全一致。意拳站桩就是摸劲儿的极好手段,是通过意念活动在慢慢地支配身体做运动,站桩真要一动不动那才是傻子呢。李仲轩老人在谈到尚云祥关于“要练功,不要练拳”、“在脑子里练拳”、“练拳不是练拳头而是练全身敏感”等精彩论述的时候,让我们每一个练拳的人,都要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些宝贵拳学理念的真正价值和它的重要意义。仲轩老人一不故弄玄虚,二不藏宝匿诀,在近似聊天说故事的情况下向我们阐露了许多形意拳的真谛。这真是非常可喜的现象。http://bojiacong.blog.sohu.com/


更深一步的论述还有“一去不回头的拳打不着人”、“真正厉害的是打拳不打出来的东西”、“直来直去的拳打转了,把转着的拳打直了”等等。这里面我个人的体会就有了意拳“形曲力直”、“周身无点不弹簧”、“出入螺旋”等拳学原理。实际上所谓的直拳,都是带旋转的,如同子弹是沿着来复线的螺旋轨迹“直”着发射出去的。通过仲轩老人的文章,形意拳大量的技术练法其用功理念都是和意拳相通的。老派的形意拳不提站桩,只说是“校二十四法”。所谓校二十四法就是要把二十四种技术要领练到身上。要求通过一站使身上二十四法皆备。所谓“校”我个人理解就是“凑”的意思,一下子做不到,就只能慢慢来、慢慢“校”、慢慢“凑”。形意拳每一个动作都可以站桩,要把桩法溶入拳法,当动作不规范的时候就要重新站着不动来校二十四法。在李老看来,薛颠的拳法非常标准就是得益于站桩。在李老先生关于薛颠象形术的叙述中,更能看出意拳是由形意拳发展而来的明显痕迹。薛颠象形术五法“飞云摇晃旋”在意拳训练科目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或者训练的目的有所不同。摇旋二法在意拳训练中是不可须臾替代的重要功法。至于“猴形”、“马形”、“蛇形”、“鸡形”等法,在意拳训练中则以试力或者单操手的形式来培养实施。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形意拳的“猴形”中有一个“猴扇风”,就是两只手在两个耳朵边忽扇,当年我的老师姚宗勋先生在带女学生练推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动作,经常姚先生在示范“放人”的时候,两只手朝内向着自己耳旁往后一扇,就能将女学员弹出,外人根本看不出是怎么把人“推”出去的。当年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看过仲轩老人的文章,这是不是就是“猴扇风”呢?总的说来读过李仲轩老人的文章,对我个人来说受益匪浅。我认为李老的文章,是近几年来在武术杂志上刊登的精品。意拳(大成拳)是拿来主义,无论古今中外有好的东西都要学习消化演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意拳(大成拳)才能保持不断进步和生命力。再次感谢《武魂》杂志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文章。再次向已经离我们远行的李仲轩老先生致敬。
发表于 2006-2-23 0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转的这篇文章真是好,不过小弟就怕下次上课就该有人问站桩应该怎么动了.先定住了,怎么动是以后的事,一下说清楚可能就不知道怎么练了.
发表于 2006-2-23 0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务秋兄好文,李老的文章真使人玩味无穷。近来意拳界里也难得有如此谦虚的武林同道,真是中国功夫之幸。有这样的武术氛围,中国功夫必然会巍立于世界武林。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18: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
师兄转的这篇文章真是好,不过小弟就怕下次上课就该有人问站桩应该怎么动了.先定住了,怎么动是以后的事,一下说清楚可能就不知道怎么练了.


其实站桩的定势也是一种动。我的老师常常叫我们“推抱托按”四个桩轮着站,一来可以缓解抱桩造成的不始,二来也可以体验“内动”的感觉。但诚如你说的,先定住很重要,这是动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18: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
务秋兄好文,李老的文章真使人玩味无穷。近来意拳界里也难得有如此谦虚的武林同道,真是中国功夫之幸。有这样的武术氛围,中国功夫必然会巍立于世界武林。


李仲轩前辈的文章使我很受启发,谢谢云水兄过去的推荐。

意拳里有一些惟我独尊的不好风气,但持这种态度的不代表大多数练意拳的武林同好,薄老师在文中提到过意拳是芗老集各家所长,甚至吸收了外国的拳击等武术而创立的一派武功,虽然形式上已和形意拳相去甚远,但许多内在的东西还是受到形意拳的影响的,毕竟是芗老从小练的拳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3-28 14:43 , Processed in 0.056617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