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上

悬念与探讨 ; 国产猎具之评估--瞄准镜篇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好鞍无骏马。 这次出猎,就将PLA的瞄准镜,当摄像前光学镜了。效果不错!

准备抓镜头。也许能够卖图片到《国家地理》,《发现》什么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20: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瞄准镜新用途

有兴趣捕捉打猎镜头的大虾:我们一起切磋吧?!

有兴趣捕捉打猎镜头的大虾:我们一起切磋吧?!

有兴趣捕捉打猎镜头的大虾:我们一起切磋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21: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对不起,太小了!再发一次!

网友,大虾们。如果您的照片是自制原创, 希望各位冠以

“www.crossna.com    copy rights reserved"

谢谢了!

please put your create photos with “www.crossna.com copy rights reserved"

please put your create photos with 

“www.crossna.com    copy rights reserved\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21: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https://www.crossna.org/forum.php?mod=redirect&ptid=7220

摄影家拍到震后婚礼视频 外媒出三千美元


http://news.sohu.com/20080920/n259660709.shtml

尚.德威沃:大概五十年前,一位法国哲学家说过:摄影是属于大众的艺术。每个人只要拿着一个小小的相机就能去到处拍摄,加入到摄影者的行列中。人们在旅游时可以拍照留念,在办护照时需要拍摄护照照片,这进一步证明了:摄影是属于人类的艺术。正是这一原因激励着我不断努力的。

  记者:依您看来,网上的各大网站能够对摄影界做出些什么贡献呢?

  尚.德威沃:我认为网络手段非常利于图片传播,很多图片从某一个网站开始可以传播到世界范围内。比如我不懂中文,但是如果我在网上看到一张来自中国的图片,我想我一定能够看懂摄影者要表达的意思,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2: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飞歼10

Nationals Are Calling!
巴基斯坦飞行员试飞中国歼10总结报告(中英文对照)

Weinuoqie.
Silapanni [Pakistan Test Pilot, Itranslate the name from Chinese pronunciation, correct me if i'mwrong]:
I feel very impressed by his manipulation system,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mobility close-air support (CAS) and battlefield interdiction (BAI) , his air combat particularly worthy of praise.
维诺切斯拉潘尼:
试飞中国的歼10战斗机,我的感觉很好,他的操控系统,性能优异,飞低-低-低,打击飞行,很理想。机动性能特别值得赞赏

The missile launching system is not in line with my habit, but its easy to operate, the reliability is very good. Compare to F-16 I flied, the reaction speed is a bit faster.
导弹发射系统手持姿态,不太符合我的习惯,但是,操作简便,可靠性也是很不错。对比我试飞的F16战斗机来 说,反应速度比歼10要慢一些。

J-10 is uniquely designed to compatible with American missiles, the radar scanning distance is very close with F-16. Compare with F16 the resolution is slightly low probability . However, the cockpit design is very modern, compared with the early F16AB, I can have to say it is far beyond.
歼10的观瞄系统设计上十分独特,他可以有效兼容我们目前使用的多种类型美国形式的导弹,雷达扫描距离与 F16比较接近。分辨率概率较之F16略有不足。但是,座舱设计十分现代,对比早期的F16AB来说,可以说完全超越。

The combat radius range to 1,100 km , with drop tanks the range can extend to 1,300 kilometers; Afterburner system is runing very attractive smooth. Resonance within relatively small, compare to F16AB.
加力系统工作十分顺畅,开启加力座舱内偕同震动概率比较低,比较舒适。比F16B的共振,要舒适很多。比较 适合快速突防使用作战。航程方面他大于F16的900公里作战半径,可以延伸到1100公里。加装2座副油 箱可以提高到1300公里。

Electronic sensor system seems slightly inadequate, particularly lack of rapid opening butterfly-lock-twisting incockpit . repairation is very tedious once, the transient fault. System software can supoort Chinese/English. However, English is also an acceptable language for us.
电传系统,略显不足,特别是机舱内缺乏快速开启蝶型锁扭。一旦出现暂时性故障,修复十分繁琐。操作软件,目前是中英文系统,没有我国文字系统。但是,英文也是我们可以很好的接受的语言。

J-10 has full vision of backsight while Su27mkk 's backsight is weak.
下视与后视能力,是他的主要特点,你无需在座舱内再四处观望,通过显示屏你可以观察到后部,下部,任意角度的视角,这样,在战斗中,打击敌人十分便利。目前印度引进的生产的SU27MKK机型,也带有下视能力,但是后视能力不足。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of J-10 's is more complicated, it is not easy to master . possibiy due to China has to accompany a variety of early-warning radar systems, in our country, some of its functions can be eliminated accordingly to our early-warning radar link.
数据传输系统歼10显得比较复杂,不容易快速使用,但是这与目前中国空军配属的多种预警雷达系统有关,如果 在我们国家,则会减少其一些相应功能,以适合我们为数不多的预警雷达连接系统。

Finally, I think that in combat, When I can pilot it out to fight our enemy ,Depend on the excellent air mobility, superior electronic fir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ng-range precision-guided weapons, Add with my experience , I do think. My enemy should be ready to become a "droop angle spiral slide in air," they have no chance of survival.
最后我认为,如果在战斗中,我可以驾驶它前出迎击对手,那么我认为,依靠歼10优异良好的空中机动能力,超前的电子设备系统,以及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再加上我的经验,我的对手将没有存活的机会。
发表于 2008-10-1 12: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一幅日本油画中看中国军队的亮剑精神

Nationals Are Calling!
一幅日本油画中看中国军队的亮剑精神
 这是一张三十年前日本历史图书的插页,题名叫做《袖珍战车的拼死之斗》,画家显然是想表现日军战车的“神勇无畏”,然而无意间,却留下了那个时代中国军人用血肉筑成长城,宁死不屈的战魂。  

  也许因为这张作品太逼真了,我不由得仔细观看它,而这一观察,竟让我发现它记录了六十年多前那场恶战极多的真实的影子。如果我们对画面上的场景进行分析,竟有一种重回抗日战场的感受。

点击图片查看原尺寸大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尺寸大图)


  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那辆被击毁的日军战车。日军中是真有这种战车呢?还是画家的杜撰?  

  这辆战车造型独特,前车体长,后车体短,顶部有一个丘形炮塔,上覆圆形装甲舱盖,前车盖上左侧有一具探照灯。全车造型矮小,到处有凸出的铆钉,显示依然没有采用焊接车体。这种战车,正是日军在侵华前期大举使用的九四式轻型坦克。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华部队大量使用战车,给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造成极大的伤亡,其中,装备最为广泛的,就是八九式中型坦克,和九四式轻型坦克。九四式轻型坦克,三菱重工制造,这种战车重3.5吨,装备37毫米战车炮一门,机枪一挺(后期型两挺),装甲厚12毫米,乘员两人(后期型三人),时速40公里。因为这种战车体型矮小,被日军称为“豆战车”,就是袖珍坦克的意思,这种战车确实很小。日本画家预计的主角日本九四式“豆战车”。  

  如果在世界范围来看,对比德国,英国,美国的各种战车,这种袖珍坦克战斗力相当差,尤其是装甲薄弱,几乎在任何反战车炮面前都不堪一击。

  但是,在中国战场,它却横行一时,因为中国军队装备太差,前线部队普遍装备的最重型武器就是迫击炮,如果有防战车炮,那简直就是宝贝(在淞沪,南京,徐州,武汉,太原诸战役,被中国战防炮击毁的九四式坦克相当多,可惜大多数时候中国军队手中没有这种武器)。中国军队最普遍装备的捷克式7.7毫米机枪,只能在它的装甲板上击出5-6毫米深度的凹坑,无法将其击穿。因此,面对几乎只有步兵武器的中国军队,这种九四式轻型坦克还是有很大的威力。此外,它的越野能力不错,比八九式中型坦克更活跃。  

  徐州会战中的九四式战车,可见这种轻便的战车在中国地形复杂的地理条件下,确有独到之处。说来令人慨叹,如果3.5吨的九四式只能叫豆战车,那中国军队颇为自豪的第一种战车,1.5吨的维克斯水陆两用战车,又该叫什么呢?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这辆坦克的履带被毁,九四式的履带纤细,正是它的薄弱之处,中国军队的地雷,迫击炮,集束手榴弹等都能够对它构成威胁,事实上,对画面上这一战的考证证明,这辆日军坦克,正是被中国军队的集束手榴弹所摧毁。  

  我们看一下画面上中国军队的情况。  

  坦克的侧面,可以看到冲开的鹿砦和铁丝网,显然这次战斗发生在日军坦克突击中国军队阵地的过程中。中国战场两军对战车的使用都没有达到闪电战,坦克决战这样先进的水平,战车的指标也较为落后,双方都将坦克用于掩护步兵的冲击,算是亚洲战场的一种地方特色。  

  画面上共有十四名中国军人,可以看到其中两人已经战死,四人正在遭到日军射击而或死或伤,而其余战士虽然装备简陋,却无一人退却,都是面向日军的炮火,向敌人的坦克猛扑,真我中华好男儿本色。  

  第一个感觉,我曾经认为这支剽悍勇猛的军队是八路军,因为他们那种打扮,太符合对八路军的一贯引向了。然而,很快我就打消了这种看法。这支部队服装整齐,装备精良,如果是八路军,必然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但他们却没有八路军必备的臂章,而从他们的服装来看,这些战士穿的上衣较长,正是国民党军抗战前期普遍穿着的冬季军装式样。  

  大多数战士手中的武器,正是国民党军典型的汉阳造步枪。倒在地上已经战死的那名战士的步枪,枪托带着汉阳造典型的特征。  

  那名从正面扑向敌人坦克,不幸正被敌军击中的战士,手中掉落的枪更比较特别。这支枪没有刺刀,长度较短,形状很象一支冲锋枪,而又比较怪异。我的分析,这正是一支富有中国军队特色的德国造毛瑟冲锋手枪!德国毛瑟手枪,就是我们常说的驳壳枪,中国曾大批从德国进口这种枪支,这种枪的一部分使用奇特的枪套盒,与枪组合后可以作为枪托,从而把手枪作为冲锋枪使用。这种毛瑟冲锋手枪(又叫手提机枪),只有中国广泛使用。  

  画面右下方,可以看到一名中国战士正准备向日军坦克投掷手榴弹,注意手榴弹的形状,这是一颗木柄手榴弹,本来是用来对付步兵的,装备不足的中国军队却不得不用它来对付坦克!中国军队当时普遍装备两种手榴弹,一种是巩县兵工厂设计制造的卵形手榴弹,一种就是这种仿德国式样的木柄手榴弹。  

  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时,即使最精锐的德械师,也仅仅在轻武器水平上,所以不得不用手榴弹一类对付步兵的武器攻击敌人的坦克。  

  德国毛瑟冲锋手枪和德国式样的手榴弹,表现了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受到德国军事思想和装备的影响。  

  而仰面倒下的那名烈士后背上背的红绸砍刀,又让我们想到那首著名的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中国军队因为火力不足,当时普遍装备冷兵器以利近战,但是,用大刀对抗坦克,反映了当时中日国力的巨大差异。  

  因为画面太逼真,使我忍不住作进一步的查询,总觉得这太像一次真实战斗的写照。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日本史料表明,这张画,的确是为了纪念一次真实的战斗而作,这场战斗,发生在1939年南昌战役,地点为修水河畔凤栖山魏家营。  

  南昌战役,是日军在武汉战役后为了割断第三战区和第九战区联络进行的一次战役,这一仗,日军指挥官为冈村宁次,他创造性地将战车编组成集团向中国军队侧背发动奔袭,根据史料,因为中国军队准备不够充分,仓促应战,不敌日军的猛攻而被迫弃守重镇南昌。按说,这一仗中国军队打得不能说漂亮。  

  然而,在这张画面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即便是不漂亮的战斗,中国军人也曾怎样无畏的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国土,以至于连敌人的图画中,都不得不留下他们的英勇。日军纪录,南昌战役中,单日军战车,就损失达二十余辆。  

  这场战斗,日军记载发生在3月21日(这很符合画面的情景,当时春寒料峭,中国军队还没有更换夏季军服),当时,日军突破修水中国军队防线后,猛攻凤栖山制高点,中国军队则凭借即设工事拼命抵抗。在凤栖山主阵地失守后,日军用炮火猛轰二线的魏家营阵地,用战车掩护步兵发起冲击。  

  根据日军记载,投入这场战斗的战车,是森田部队(第三十六旅团独立战车第一大队)的松本轻战车中队。其中一辆九四式战车突破中国军队的铁丝网堑壕阵地时,忽然发生大爆炸(日军认为是地雷),左侧履带被炸开,车体腾空两米而后落下。这时周围的中国士兵纷纷呐喊扑向日军坦克和随行的日军步兵,随行的日本步兵猝不及防,由于中国军队的动作迅猛,人数众多,日军眼看要遭到灭顶之灾。  

  就在此时,被击毁的九四式战车上,炮塔和机枪射口忽然喷出火焰,没有死的日本战车兵猛烈射击冲锋的中国军队,日军步兵乘机逃回出发阵地。  

  中国军队围住这辆日军战车猛烈攻击。  

  日军战车兵奋力顽抗,远处的日军可以听到他们用手枪从战车侧面的开口射击的声音。最后,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一切归于沉寂。  

  等日军增援部队赶到,经过激烈战斗占领中国军队阵地,他们发现这辆战车已经被彻底摧毁,中国士兵撬开了坦克的舱盖,向里面投入了手榴弹,日军车长川村,驾驶员中村都被击毙在车中。在日军这辆九四式战车的周围,共有十二具中国士兵的尸体。  

  这幅画,就是为了纪念川村和中村的“英勇行为”而被收入书中的。  

  而中国军队的记载中,虽然简单,却也能够找到这一战的影子。  

  坚守魏家营阵地的,是中国陆军第49军第105师315旅第一团。  

  这是一支东北军出身的部队,105师的前身,就是张学良的卫队旅,是东北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315旅旅长赵镇藩,九一八事变时在北大营担任边防第七旅参谋长,而且那天正是值班指挥官,就是他最早向总部报告了日军进攻北大营的消息!  

  坚守魏家营的赵镇藩旅长,可记得当年九一八的炮声?  

  面对日军战车的冲击,赵镇藩亲临第一线指挥,率领官兵拼死堵塞突破口,战斗记载,鏖战三个小时,击毙日军数十人,击毁战车一辆。唯一与日军记载不同的是,破坏日军战车的,并不是地雷,而是中国军队的敢死队员,把集束手榴弹,塞进了日军战车的履带里。  

面对日军的坦克,没有多少重武器的中国士兵就用血肉之躯携带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等武器攻击日军坦克。图为台儿庄战役中的中国敢死队。而油画中的坦克,也并非日本认为的地雷炸毁,而是中国敢死队员将集束手榴弹塞进了日军坦克下。  

  这一战,突袭敌坦克的敢死队员,全部阵亡。  

  没有想到,从一幅画,引出了一场恶战的纪录,这样的恶战,这样的无名英雄,在八年血战中,还有多少?  

  延伸阅读:  

  这一天,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借此突然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不宣而战,侵略扩张,这不是中国的耻辱,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耻辱。那么什么是中国的耻辱?  

  50万军队不战而溃,110万平方公里土地落入敌手,3700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长达十四年,这是东北军的耻辱,这是中国军人的耻辱,这是中国人的耻辱。  

  兵力不足吗?当时的关东军只有10600人,而东北军是44万8千,其中正规军26万8千,最精锐的17万奉军在平津一带展开的有11万左右,在奉天光奉军就还有6万人左右,对关东军占绝对优势。  

  武器不好吗?只要看看被关东军缴获的战利品就知道了: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25辆坦克,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是军费不足吗?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东北三省富饶的黑土地,能够支持四野的百万大军席卷大半个中国,又怎能支持不了东北军守土抗日?  

  是东北军没有血性吗?是东北军不爱家乡吗?“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东北军将士流亡关内,唱起这首歌,条条汉子热泪纵横。他们魂牵梦萦的,就是打回老家去。可是,在1931年9月18日的那个子夜,这些血性的军人却接到了一条没有血性的命令:“绝对不抵抗。”  

  人必先自助而后天助之。即使在当今世界,当你自己放弃了抵抗,而把希望寄托在强权的“调停”上时,你的下场也可想而知。何况在还盛行丛林法则的三十年代,何况面对着如狼似虎的日本鬼子。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如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作为沈阳人,我永远也不能原谅那位抛弃家乡父老的少帅,那位连父仇都忘了的儿子。  

  作为中国人,我更不能原谅那些在中国土地下留下累累白骨的日本侵略者。他们不仅要偿还欠下的血债,还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的同胞啊,虽然我们的祖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民族还未完全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是请永远也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叛我们的祖国!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民族的尊严!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都跟祖国的利益紧密相连,我们每个人的尊严都来自于民族的尊严。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航船必将冲破任何艰难险阻,驶向胜利的彼岸﹗

从对方 看自己

从对方  看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一位美国一等兵看中国

Nationals Are Calling!
一位美国一等兵看中国



  早在尼克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后,美国即已有中国是瓶子半空还是半满的争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已挤入世界强国之林,现在谈论最多的是中国会不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超强与霸主。在中共明年此时建国满一甲子的历史关键时刻,重读当年美国参院多数党领袖曼斯菲尔德所写的访华报告,不无温故知新、鉴往知来的深意。  

  曼斯菲尔德(Michael J. Mansfield,1903-2001),早年服役于陆战队,曾驻防天津,最后以一等兵(private first class, 简称Pfc)退役,他七年前过世后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墓碑舍弃了他生前显赫的头衔如参议员、大使等,而仅写着:“陆战队一等兵曼斯菲尔德”。说不定这一等兵是他一生最感骄傲的头衔,因为他十四岁即辍学,虚报年龄加入海军,得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因军旅生涯到过中国和菲律宾,尤其中国的经验,影响了他一生。

  尽管曼斯菲尔德自谦不是中国专家,但他目睹了二十年代初军阀割据、战祸频仍的中国、二战时到过重庆目击了挣扎于生死存亡边缘的中国,以及战后国共内战破碎不堪的中国,这些不寻常的第一手经验,使他能在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后重访中国时见人所不能见,而写出一份时隔近四十年后仍值得一读的报告。  

  一九七二年尼克松的中国破冰之旅后,同年四月中到五月初曼斯菲尔德和参院少数党领袖史考特(Hugh Scott)联袂对中国进行了三周的访问,足迹遍及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六大城市。那时文革尚未结束,大陆仍是一穷二白,对外封闭。

  即使是这样的一个中国,曼氏已看出她未来巨大的潜在发展能力。他以瓶子半满还是半空比喻中国(to judge a bottle as half full or as half empty)。曼氏说,若以中国的公路里程、汽车数量、电视机的台数、政党及报纸编辑的数字来衡量,瓶子看来自是半空,“可是如果以中国的过去来看,这瓶子就是半满了,而且快速的要注满”(If China is viewed in the light of its own past, the bottle is half full and rapidly filling)。

  在那样的年代敢做这样的预言,是相当大胆的,甚至在反共的右派人士看来,曼氏根本是apologist (为“匪”张目)。不过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曼氏确实是有先见之明。

  其实曼氏的先见还不止于此,根据《华盛顿邮报》资深外交记者奥柏多弗(Don Oberdorfer)所写的曼氏传记说,一九四三年曼斯菲尔德以国会议员和罗斯福总统代表双重身分访问重庆、与蒋介石委员长会谈后,即已察觉战后国共内战不可避免,国民政府终将垮台。  

  曼斯菲尔德自一九七二年访华后,再分别于一九七五和一九七六年两度去中国考察,并撰写了报告。他在一九七五年的报告中特别指出,依他的判断,“中国出现一个新兴和充满活力的国家,将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深远的国际发展”。曼氏三十多年前的预言,已丝亳不爽的实现了,他的远见和卓识,有如料事如神。  

  一九七六年曼氏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毛泽东已经去世,在他访问期间,“四人帮”被逮捕,他在事后的报告中对毛的功过有所着墨,惜乎只着眼于功,没提过,为一大败笔。在这一点上,曼氏远不如季辛吉。老季在毛生前虽极尽阿谀之能事,也说过毛是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巨人(giant)之一的话,却不忘在巨人之前,加上“没有道德判断”(without moral judgment)的形容词,而曼斯菲尔德则直截了当的颂扬毛为“当代的政治巨人之一”(one of the political giants of this age)。他还说:“近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毛对更多的人的生活有如此直接……正面的影响”。应该说,毛的影响是负面的,可怕的。  

  在这最后报告中,曼氏再以其一贯的信念预言:“到了新旧世纪交替时,中国不仅在人力和天然资源上是巨人,其影响世界的能力,也是巨大无比的”。  

  曼氏已矣,其言犹在,而且一一兑现,只是继曼氏之后前往中国求学、并长期在中国采访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潘文(John Pomfret),虽然基本上同意曼斯菲尔德的观察,却不认为中国能在二十一世纪取美国而代之,成为世界超强。潘文列举的理由之一是中国人的素质不无问题,而且急遽老化后,受一胎化的影响,将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  


  对无神论者而言,“福杯满溢”(My cup runs over)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瓶子半满”莫非就是天不佑中国的必然吗?(来源:《中国时报》傅建中)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0: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台湾军事论坛热议神七:中共很强大 中共就是不承认

Nationals Are Calling!
台湾军事论坛热议神七:中共很强大 中共就是不承认




以下是台湾军事论坛的言论,仅供参考讨论

大家很快就知道了,神七返回舱返回以后,小卫星将搜索轨道舱,并靠近轨道舱。一下子,不论是阴谋论者还是爱国人士,不少人一致判定:这是在试验“杀手卫星”。UDN的评论似乎也有此论调。

喂,把中共看得太小了吧?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中共会拿来搭载在2008年第二大国家形象项目上?要知道,一个系统之中,每额外增加一点东西,都会带来协调的难度,和SYSTEM FAILURE的风险。

何况,要试验杀手卫星,又哪需如此?中共发卫星早就是举手之劳,随时可以一箭多星。哪天发射次要一点的火箭的时候,多搭一个杀手卫星,去撞掉哪个寿命到头了的旧卫星,经济上才合算。中共虽然“穷兵黩武”(假定他真的是这样吧,美国反正这样告诉自己的国民的),铁算盘还是拨得劈啪乱响的。

所以,这个小卫星的用处就要比这些猜测要大很多才对。

中共航天的下一步,就是航天站。而创建航天站的前提,就是太空舱的对接。而对接的前提,就是太空设施的互相搜索和接近。

进行太空中两个航天器的对接的技术和利用杀手卫星进行自杀式撞击的技术从根本上讲是相同的。就如同载人航天的火箭也可以用来运载核弹一样,所以说中国掌握了自杀式卫星技术这个并没有错。
中国在和平利用上高调点就行了,因为聪明如美国航天局的专家的人也是心里明白不糊涂的。


可以设想,将来中共将发射永久轨道舱,飞行高度和现在的神舟系行相当。而随后发射的人员飞船和货运飞船将在不同高度的轨道待命。一旦运行到适当位置,飞船将搜索航天站,并下降到航天站的轨道上,实现对接。

当前,中国航天历史上,似乎还没有任何两个独立运作的宇航设施相互靠近过。那幺这个小卫星的作用,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据说下次神八和神九就不搭载人员了,应该是实验空中对接吧。

欢迎指正。

小卫星的作用:

1 拍照,监视飞船

2 太空猎杀能力测试!既然可以自动变匦,自动调整,绕其它大型卫星飞行,那幺难道就不能绕大型飞行器飞行?既然卫星上可以装上相机,那幺如果改造一下,装上高能激光头呢?如果小卫星亲吻其它卫星呢?小卫星体积非常之小,想打下来容易幺?在着如果是一群小卫星呢?

其实这次主要目的根本就不是猎杀其它卫星,也用不着真正去.我觉得,搭载相机本身就是一种模拟攻击.

据林保军介绍,小卫星的空间应用作用在于,一方面是可以作为飞船整个大型的检查器,因为它是绕着飞船飞,其实以后也可以绕着其他的大型的卫星飞...... 可以联系的一起做,这也就是编队飞行一种,也是中共第一次实现编队飞行。(如果小卫星上动动手脚,如果是一群小卫星?)

3 神八神九要开始自动对接试验了,据说神是手动对接(相关技术难点已经攻克).小卫星此举当然也是为了将来更好更好的实施人工对接.

4 侦察试验,为将来完善监测卫星进行测试.中国迟早也是要完善自己的卫星监测网络.天链卫星1号已经上天了,据说还有其它2颗组成全球检测.

午间直播的时候,专家说漏嘴了大致这幺说"神7任务完成后,还要做一些对地观测试验,看看能否观察到……当然,只是试验……分辨率不高……就是做一个试验"

5 小卫星导航,航线系统测试.小卫星上的动力系统,其实是可以直接移植到出仓航天服上的.这次小卫星很可能是测试这套动力系统是否可靠.(总不能让航天员来做这个试验吧?)中共这次是要求稳,要100%成功,想想看,对着全球直播,万一砸了会如何?

造舱外航天服的‘飞天’负责人说,因为时间所限,只来得及做了一套。

负责人这幺说,我才不相信,中共做事向来小心谨慎,怎幺可能会由于时间所限,只做了一套?我觉得中共绝对有了另一套,而且是直接不系带出仓的.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先拿这套技术更成熟的,更保险的来用(想想看,这套都3000W了,另一套要多少钱?).中共肯定会有所保留的,否则太早泄露自己的真正实力,战略上就先失败了(虽然说中共现在没有跟谁竞争).

6 威慑美国。西方媒体死命的吹去吧,中共就是不承认,朦朦胧胧的才有威慑感,中共就只说,小卫星的用途很单纯,纯粹只是试验。事实上,美国心里是一清二楚的,而且小卫星的生存周期可是半年。所以,这当中就有威慑在里面。假如美国想进驻巴基斯坦,想进驻伊朗,那幺他就不得不考虑考虑(美国人对卫星可是很依赖的,失去导航/监控卫星的美国还想打信息化战争?)

而且我觉得,伊朗至少半年内是安全的。

......

小卫星上进行的试验远远不止这幺点!可以这幺说,这次神七飞天,除了出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伴飞小卫星试验。而出仓活动我个人觉得它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以出仓的光环遮住小卫星。看到没,中共的媒体是死命的宣传出仓如何如何伟大,但是对小卫星却一笔带过,不过国外媒体恰恰是死抠小卫星。事实上,我觉得神六的时候,中共已经就有了出仓能力(但是飞弹打卫星不过是去年的事)!

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与猜测......

以上是台湾军事论坛的言论,仅供参考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国产猎具, 看 PLA 之未来

Nationals Are Calling!
---- China's military closing the gap with U.S. of  
http://www.abovetopsecret.com/forum/thread147948/pg1


----China buildup seen aimed at U.S. ships
http://www.washtimes.com/news/2006/nov/21/20061121-105648-9360r/

---China’s cyber army is preparing to march on America, says Pentagon
http://technology.timesonline.co ... /article2409865.ece


----World's largest army not necessarily the strongest
http://www.cnn.com/WORLD/asiapcf/9905/28/china.military/


---View Full Version : China closing military gap with U.S.?
http://www.militaryphotos.net/fo ... ex.php/t-4814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5-5-1 02:38 , Processed in 0.07144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