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076|回复: 9

向飘师傅、云水师傅、积木师傅、叶帅威廉师傅等诸位老师请教: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10-24 2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飘师傅、云水师傅、积木师傅、叶帅威廉师傅等诸位老师请教:

太极拳论中多次提到气贴背的问题, 例如:"力由脊发", "牵动往来气贴背"等等.

在网上各种不同文章中,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在行拳或推手时,内气应该经会阴上命门、夹脊而布于肩背,然后经双臂,发出力,例如:“。。。拔背——“气贴于背”,这是与“气沉丹田”同样重要的与内气升降相关的一个环节。内气在意会与呼吸(吸气)的双重导引下,经会阴上命门、夹脊而布于肩背,背上好像贴了一层东西,故谓之“气贴背”。又因为气是由下而上的,故有“上拔”的感觉,称为“拔背”,这完全是真实气感的直白。拔背在拳势中,随着功夫的加深,可以说无处不在。与气沉丹田相对应,拔背——气贴于背与吸气并存,与拳势的“合”(即蓄发的”蓄”)并存,也是在连绵的套路中不断出现。例如杨式传统套路自起势至收势,。。。”

另一种说法则是相反,例如:“。。。平日走架行功时,必须以意将气下沉,送于丹田(以意非以力,非努气,非用呼吸),存养涵蓄,不使上浮,腹内松静,气势腾然。依法练习,日久自能敛气入骨(脊骨)。然后用意将脊骨之气由尾阎从丹田往上翻之。达此境界,就能以意运气,遍及全身。。。。。”

这两种方法到底是哪一种对?或许两种都对?请各位师傅指教,多谢!
发表于 2008-10-24 22: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不敢当,我对太极拳只是有一点了解,不是门内人。对您所提问题具体所指也不是很清楚。

只从自己本门功夫来说,您所言与我们所讲阴阳两面功夫有些相似。所以大概讲一下。

阳面上拔,尾闾下坐。阳面为争拔之势。阴面松沉,气聚丹田。这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在卢氏结构中称为:二分整体阴阳明。但不仅仅讲的躯干部位。中间还有腰如约束,也就是传统所言带脉。个人体会,两者不可偏废一面,开始时阳面感觉会强一些,行功日久会有整个后背如蒙一层厚牛皮。渐渐会达到四肢。

越练阴面越难松,但不可强求,形成努气。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8: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
请教不敢当,我对太极拳只是有一点了解,不是门内人。对您所提问题具体所指也不是很清楚。

只从自己本门功夫来说,您所言与我们所讲阴阳两面功夫有些相似。所以大概讲一下。

阳面上拔,尾闾下坐。阳面为争拔之势。阴面松沉,气聚丹田。这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在卢氏结构中称为:二分整体阴阳明。但不仅仅讲的躯干部位。中间还有腰如约束,也就是传统所言带脉。个人体会,两者不可偏废一面,开始时阳面感觉会强一些,行功日久会有整个后背如蒙一层厚牛皮。渐渐会达到四肢。

越练阴面越难松,但不可强求,形成努气。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多谢积木师傅指教。

您所指的“阳面上拔,尾闾下坐”似乎是沿着后背(督脉)而上;而“阴面松沉,气聚丹田”似乎是从前面沿着任脉下沉,这应该是小周天的行气方式。有很多文章主张这种行气、运劲方法。

另一种说法是“用意将脊骨之气由尾闾从丹田往上翻之,然后分成两股,一股灌于手臂发劲,另一股下行至涌泉穴后返回,再与第一股合为一股发劲。发劲后气再由脊背下行到腰、尾闾、上翻丹田,开始另一个循环。这好像是一种逆小周天行气的方法。主张这种方式的文章说,太极拳的行气方式就是应该与一般气功中所说的小周天行气方式相反。

主张这两种说法的文章都是言之凿凿,似乎没有另一种说法的余地。还请您及各位师傅指教。

多谢!
发表于 2008-10-25 12: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中和朋友是练那一家太极的?有没有跟师傅?如果有,还是按你的师傅的方法去练,不然,会越练越乱的。

对于本门的练法,棚,捋,挤,按,采,列,肘,靠的劲意就有各自不同的窍位运气方法,很具体,并不只是督脉上,任脉下,或者相反。详细请看冯志强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入门》。想进一步了解窍位的守法,意,气的用法,可参考师爷胡耀贞的《气功及保健功》(1959)一书。
发表于 2008-10-25 12: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师爷胡耀贞的一些介绍

胡耀贞师爷的气功书曾在1963年先后再版三次,发行将近十万册,对后来的气功书影响很深。之后,由于历史原因,停了下来。86年重印过一次,可惜是属于内部发行。

胡耀贞师爷从十六岁开始学医,学拳,学道,学佛,学儒。五,六十年代在北京针灸门诊部工作,用他的针灸,气功等方法治愈了很多病人,深受群众的爱戴。
发表于 2008-10-25 13: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Sun99

......我自廿三岁三门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师三年余。解放初期,因地处沿海,所在教区地带,常被残军侵扰,几历险境,不得不停教而务农学商。 1952 年 10 月,我自原籍至沪,入冬即入交通胶木厂作临时工,以后逐步转正。后该厂几经合并,从志荣、五福以至上塑四性胃病、胃溃疡、支气管炎、神经衰弱、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断袭来。西药无效,中医束手,所历医院,不少于十所,所用方剂不下数千。后遇上海第二中心医院沈××,连开重药,续治数月无显效。因对我说:近来气功疗法已在龙华等中医院开诊疗效显著,可以一试。我说工作关系,无法学炼就医。他说:何不买书自学?我接受了。当时刘贵珍、胡耀贞、秦重三等都有气功单行本出版。我便逐步购买。先学炼刘贵珍内养功,稍见成效后,又学炼胡耀贞守脐轮,实践证明,都有疗效。说也奇怪,炼之不到三月,多年困扰,饭后吐酸,吃饱就痛,疼痛不休的顽症,竟会逐日减轻,以至霍然消失。其它各种病症,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


在sun99转贴的《天乐集》里有提及师爷胡耀贞。
[/quote]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6: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
请问中和朋友是练那一家太极的?有没有跟师傅?如果有,还是按你的师傅的方法去练,不然,会越练越乱的。

对于本门的练法,棚,捋,挤,按,采,列,肘,靠的劲意就有各自不同的窍位运气方法,很具体,并不只是督脉上,任脉下,或者相反。详细请看冯志强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入门》。想进一步了解窍位的守法,意,气的用法,可参考师爷胡耀贞的《气功及保健功》(1959)一书。


多谢云水师傅三则回复。

我以前学练过国家标准太极拳,最近开始学练杨式老架,因初学乍练,恐辱及师傅,恕不敢提及何家太极。

我会设法找找您所提及的两本书,试试能否看懂。再次多谢。
发表于 2008-10-25 2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和朋友理解有误,我讲的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面,另外阳面不是单纯向上,阴面不是单纯向下。是阴阳两面都有对立的上下,左右。

另外芗老所传的不注重气的运行,并且有的已经跳出大家平常所言“内家拳”的理念,但又不是外家。而卢老所传有敛气入骨之说。所言行气不仅仅是意念诱导的气,同时包含了筋骨的反应。

虽然不强调,但我自己还是能感受到气路的运行同中医所讲经络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功夫会影响中脉。因为我本人修习过密法,所以不知道是拳法导致还是有些拳法功法加强了这个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0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
中和朋友理解有误,我讲的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面,另外阳面不是单纯向上,阴面不是单纯向下。是阴阳两面都有对立的上下,左右。

另外芗老所传的不注重气的运行,并且有的已经跳出大家平常所言“内家拳”的理念,但又不是外家。而卢老所传有敛气入骨之说。所言行气不仅仅是意念诱导的气,同时包含了筋骨的反应。

虽然不强调,但我自己还是能感受到气路的运行同中医所讲经络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功夫会影响中脉。因为我本人修习过密法,所以不知道是拳法导致还是有些拳法功法加强了这个感觉。


多谢积木师傅回答。可能我现在的阶段水平太低,以致不能理解您的指教。无论如何我会谨记在心,默识揣摩,看以后能否领悟。再次多谢!
发表于 2008-10-26 11: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家拳所说的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气与力合就包含了筋骨反应。
何况内家拳除了内三合外三合,还要求内外相合。

意念引导气不包括筋骨反应那只是气功,不是武术。

积木

另外芗老所传的不注重气的运行,并且有的已经跳出大家平常所言“内家拳”的理念,但又不是外家。而卢老所传有敛气入骨之说。所言行气不仅仅是意念诱导的气,同时包含了筋骨的反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5-3 20:56 , Processed in 0.06192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