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996|回复: 8

[原创]内家拳体用境界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11-16 15: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ationals Are Calling!
内家拳体用境界

吴氏太极拳宗师马岳梁曾说,内家拳就是藏在家里练,不给人看,而外家拳,则是“保镖护院,行侠卖艺”,是可以在外面表演给人看的。他这样说似乎给一些内家拳人的喜欢故弄玄虚找到了籍口。 实际上中国武术本来就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之说, 内家外家概莫能外,外家练气,估计也不是轻易给人看的,内家练筋骨,也未必不能表演。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练气”和“练筋骨皮”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什么别的。孙禄堂在《论拳术内外家之别》中引述形意名家宋世荣的话说:“呼吸有内外之分,拳术无内外之别,善养气者即内家,不善养气者即外家。”,那怎么才算善养气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练打和练功合一;练筋骨皮和练气合一。二是练功之养超过练打之用,练气之积蓄超过练筋骨之消耗。能满足这两条件的就可以称为内家拳。

拳虽有内外家之别,武术的锻炼元素却相同,不外都有:骨、筋、肉、皮、毛、气、意、神等诸种,其中神意在脑子中(传统中医则认为心主神意),气可在骨和肉、肉和皮之间流行。而在以上所列骨、筋、气、皮、毛等各种训练元素中,外家拳特别重视肌肉的锻炼,内家拳则基本弱化肌肉在技击中的作用。内家外家拳的另外一个重要差别是:内家拳是从内向外逐次地练习,而外家拳则是从外向内逐次地练习。

内家拳的修练境界,可分练体境界和练用境界,也即练功的境界和练打的境界

练体的境界,可以用陈长兴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

所谓“筋骨要松”,就是关节要松空,肌腱要放长,所谓“皮毛要攻”,则指气血流畅,皮肤鼓胀,汗毛竖起。“节节贯穿”,是要在全身活动部位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能传导内力,一动无有不动。“虚灵在中”则为练神意气的境界,现录宋书铭所传《太极功》一书中的授秘歌作为其注解:

    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磐;
  虎吼猿呜,水清河静;
  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授秘歌的具体解读,则见仁见智,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内家拳的技击境界可分为化、拿、发三个方面。在化、拿、法三种技击手段中,化和拿为控人手段。发为打人手段。太极拳以控人为主,发人为辅。其他拳如形意八卦或以打人为主,控人为辅。

控人的境界以对手最能知晓,“妙手空空”,“衣服架子”是对听劲化劲出神入化好手的评语,拳论中的:“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是对其的另一种表述。

拿人的方法一般又叫擒拿封闭,双手为擒,单手为拿,此法控人主要以锁人关节,堵人劲路,闭人气血为手段,计有:拿骨(关节)、拿筋(劲)、拿穴(气)、拿意、拿神等数种。

拿人的境界则深不可测,一般好手可玩对手于掌股之间,让人站立不稳,逃脱不去,稍高者
据说可以在沾衣拂袖间闭人气血,定时发作或一指定人生死。更高者则可以凌空打穴,隔空控人。

内家拳的打法也有五乘境界,分别为:骨,筋,皮,毛,气。宋书铭传有五乘打法歌诀一首,
现录之于下:

磕格碰撞是骨打,
全身五弓为筋发。
皮打抖弹震死牛,
毛发松弹手三阳。
阴阳互感通天下。

最高一层,为凌空劲打法,吴氏太极宗师吴图南曾作《凌空劲》歌一首,可作资证:

凌空劲歌

禄禅班侯梦祥间,三世心传凌空难。
我今道破其中秘,洞彻全豹反掌间。
只因传功皆口授,未尝公开告世人。
且幸恩师多倚重,教我其中步骤全。
如今说明其中义,节省时间又便传。
先须琢劲练到手,再练荡劲不费难。
透空诸劲都学会,哼哈运气亦练全。
彼此呼吸成一体,牵动往来得自然。
此时再学凌空劲,坚持功夫一二年。
手舞足蹈随心意,至此方叫功夫完。

习拳者如能理解以上所述诸境界奥义,则不必瞻前顾后,专心练拳可也。
发表于 2008-11-16 18: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太极拳理论令人神往 遇到几位太极老师 推手时劲力也隐现莫测

但在网上看到吴公仪与陈克夫两位前辈的一场比赛 过程让人费解 望楼主讲解一哈 希望借这个机会对太极多一点认识 :qj: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9: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一些人会对神功有浪漫主义理解
就像一些不懂物理的人谈起相对论或宇宙大爆炸会有浪漫主义理解一样。
这是误解。
长话短说,回答你的问题。

按我个人理解(My humble opinion)

我们通常所说的神功都是有条件的,比如打穴,站着不动让你打,
效果非常好,但如果实战甚至参加国际散手比赛,几乎不起太大
作用,一是人防得严,二是一些人经过反复受击训练产生了抗打性。
在比如古时一些人被点了穴,伤到内组织,很难好,甚至死亡,
因为医疗差,人又要谋食,初期不能很好休息治疗。现在的
医疗条件则完全不一样。

通常练功夫是与不练作比较的,如果你让人跟专业的散手王比,
那个强人所难。

我们看到的神功表演,大多师徒配合,或者高手对低手,其它的
不好说。

还是那句话,功夫再好也打不过子弹,这个请你相信。
发表于 2008-11-16 20: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Dishui
一些人会对神功有浪漫主义理解
就像一些不懂物理的人谈起相对论或宇宙大爆炸会有浪漫主义理解一样。
这是误解。
长话短说,回答你的问题。

按我个人理解(My humble opinion)

我们通常所说的神功都是有条件的,比如打穴,站着不动让你打,
效果非常好,但如果实战甚至参加国际散手比赛,几乎不起太大
作用,一是人防得严,二是一些人经过反复受击训练产生了抗打性。
在比如古时一些人被点了穴,伤到内组织,很难好,甚至死亡,
因为医疗差,人又要谋食,初期不能很好休息治疗。现在的
医疗条件则完全不一样。

通常练功夫是与不练作比较的,如果你让人跟专业的散手王比,
那个强人所难。

我们看到的神功表演,大多师徒配合,或者高手对低手,其它的
不好说。

还是那句话,功夫再好也打不过子弹,这个请你相信。


用象棋打个比方 国手对局纵然平了 其内在的技术含量也是很高的 足够后学去揣摩,欣赏!!! 可这场比赛确看不到各自的技术风格 不知是自己认识不够 还是其他地方有莫问题?想闹明白这个道理 望体谅 :dh: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21: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你说的情况,最有可比性的是和两个自由搏击选手在场上打平了的比。

如果真正的技击,没有规则,伤人为主,讲究所谓
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估计那两人也没有多少经验。

两人具有的有限经验是和各自门内的人做点到为止的切搓。

That is my last comment.
发表于 2008-11-16 2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下面这段的技术含量是很高,又有各自的技术风格,也极具欣赏性,看后还回味无穷。希望大家喜欢啊。 :D

发表于 2008-11-16 21: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这两位前辈不能说没有经验啊
发表于 2008-11-16 21: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taijifan
下面这段的技术含量是很高,又有各自的技术风格,也极具欣赏性,看后还回味无穷。希望大家喜欢啊。 :D



呵呵这位朋友好幽默啊 好象这种打法现实中不成立 一接触就应该胜负两判 不知理解的对不对
听练太极的老师说过 拳好地面无论多滑亦可放人 不知力从何来 :bj:  :qj:
发表于 2008-11-16 22: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人生一乐
但在网上看到吴公仪与陈克夫两位前辈的一场比赛 过程让人费解 望楼主讲解一哈 希望借这个机会对太极多一点认识 :qj:


当年两位前辈的那场擂台战,除了不能致人于死地外,是没有规则的,也不戴保护东西,双方好像还签了生死状。所以,效果就是这样了。如果,不是在台上,而是在台下,那就更没什么看头了,甚至没等你看清楚,就结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5-5-1 20:30 , Processed in 0.06131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