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644|回复: 15

HK P7手枪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9-8-20 21: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1972年的幕尼黑事件后,西德警方除了成立GSG9外,还决定换装当时大部分的警用武器,于是便进行新一代警用自动装填手枪(Polizei Selbstlade Psitole,简称PSP)的投标。制订出来的规范包括:

9×19mm 派拉贝鲁姆口径;

结构紧凑的半自动手枪;

弹容量不得少于8+1发;

在不作任何的调整下,左右手均能使用自如;

枪管寿命不低于1万发;

上膛后能安全携行,而在紧急情况下拔枪后不需操作任何保险即可射击;

外型流畅洗练,从衣袋或枪套拔枪时不会因枪上的凸出物而影响拔枪速度;

从-15℃~45℃温差的环境下都不会影响动作。

P7手枪采用延迟后坐的设计,但并不是像当时HK的主要产品所使用的球柱闭锁枪机设计,也不是一般自动手枪的枪管短行坐原理,而类似一般步枪的导气活塞式设计。不过P7的导气活塞并不是用于枪机开锁,而是用于为枪机的后坐制造阻力。当弹头经过导气孔后,部分火药燃气通过导气孔进入位于枪管下方的导气室内。但与自动步枪相反的是,进入导气室内的火药燃气并不是把活塞向后推动来进行往复运动,而是向前压缩活塞复进簧并将其抵紧以达到闭锁的目的,而由于活塞与套筒相连,因此,此时套筒反而是锁住不动的,但当弹头脱离枪口向前飞去时,火药燃气随着弹头向外逸出,此时枪膛中的膛压瞬间降低,于是原先留在导气室内的气体也通过导气管回流到枪管中,而由于气体释放出导气室,原本抵住活塞复进簧的力量也相应地降低,复进簧便得以释放原本所积蓄的压力,带动套筒向后动作,完成退壳、上膛等动作。这种气体延迟后坐还能降低后坐时的震动,此外,还适合采用固定式枪管,另外,由于P7的枪管轴线接近虎口位置,因此射击时跳动要小得多,后坐力也较容易控制。因此P7手枪的射击精度相当高。

与一般人所想像不同的是,P7的全新设计不但没有使零件数量增加,相反的,P7手枪所用的零件数比起当时的传统自动手枪反而少了将近40%,而且所有零件的组装、拆卸也相当的简易方便,但与其他HK的产品一样,P7手枪精密、可靠、准确——而且昂贵!而这也是P7M13会在1984年的美军新型军用手枪竞标落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一个主要原因则在耐用性上。当时在这个测试中,超过20家厂商的多达30多种型号的手枪经过历时达3年的对比试验,进行了3个批次的射击、精度、耐污、温差等种种严格测试,而P7M13的耐用性就因此受到严重的挫折,原因正是在于其气体延迟后坐的设计。

虽然气体延迟后坐的设计可使枪在射击时有较佳的射击精度,但相对的,留在气室内的气体残渣也会累积,而在长时间、高压的情况下,整个复进机构的积碳情形就相当的严重了,尤其在连续射击及多种恶劣的测试环境下,因为复进机构的积碳所产生的操作不良问题就一一的被凸显出来了。因此P7手枪便在美国陆军的测试过程中出现了因活塞积碳而卡弹、闭锁不良等故障,但当美国军方公布这一测试结果时,位于德国的HK总厂却对此测试结果表示质疑,并提出了P7M13在德国测试时的数据佐证,据该公司表示,P7的活塞机构的问题绝不像美国军方所说的那么糟糕,而且由于P7采用了多边形膛线的设计,不但气密性更好,也会使弹道更稳定、更平直,而且该公司宣称,此种新型枪管不但可大幅降低枪膛的污染与磨损,同时其使用寿命更可达到使用传统膛线枪管的2~3倍。但美国军方并未因此而改变初衷,P7仍然没被美国军方所看上。其实除HK公司外,其他数十家参与竞标的欧洲枪厂也针对其产品提出类似的质疑,但始终没有改变美国军方的初衷。

虽然美国军方在表面上并未给予P7手枪太多正面的评价,但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美国军方的看法,根据1990年一份针对美国各枪械贩售门市店面所统计的问卷调查中指出,销售成积最好的半自动手枪中,P7排行前5名,但看这个排名似乎没什么,但根据1993 Gun Digest上的报价,着名的M1911A1型单价为499.95美元,S&W 5904单价为610美元,伯莱塔92FS单价为645美元,Glock 17为768.25美元,SIG P220为805美元,而P7M10在美国单价竟高达1299美元,而许多民用型的AR式步枪(半自动型)的报价也才不过579美元,换句话说,有人愿意以足够买两把步枪的价钱拿来买一把手枪,而且这些人还不在少数,那么P7的性能如何也就不用多说了。

此外,像德国的GSG-9、英国的SAS、美国的DELTA、还有许多国家的特警队或特种部队都有选择P7手枪作为辅助武器,这也很能说明P7安全可靠而且战斗性能优良。

P7的人机工效较好,其枪管轴线与握把夹角为110°,这很接近人类手掌握拳后与手臂所形成的角度,而P7握在手中后,其照门与准星间长147mm的瞄准基线正好凸出于手掌上方约3厘米左右,相当容易瞄准,而整把枪的重心正位于弹匣顶端与枪管末端的进弹口位置,相当于扳机正上方略后一点的位置,因此,不论是单手或是双手都可很容易控制,并可作快速且精确的射击。而P7扳机护圈设计即方便了双手射击,而扳机与护圈间的空隙也足够戴着手套进行射击。而且由于P7的外观上几乎没有什么凸出物,加上其紧凑的体积,使P7不但容易收藏,而且拔枪时也不会因外物钩挂而影响拔枪速度。

关于P7手枪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它独特的后坐系统,所有P7手枪所使用的枪弹都必须是标准装药量的9mm弹,不得低于标准,否则会由于装药量不足导致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制退机构进行动作而导致卡弹、无法退壳等故障,甚至可能使弹头卡死在枪管内无法射出,而需更换枪管的严重故障。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该公司MP5冲锋枪上。而且由于多角形枪管的设计,使P7手枪用过弹壳都不能重新装药使用(在美国许多枪械玩家为了省钱,经常使用复装弹),因为P7的弹膛设计会使弹壳变形,用作复装弹时有可能会导致枪机闭锁不完全或无法上膛等问题,不过再怎么说,如此高价的枪械都买下手了,又何必在乎那些子弹钱呢?所以这个P7问题对于爱好者来说并不算是个缺点。

除了气体延迟系统外,P7系列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握把保险。而且位于握把前部的握把保险压板还同时兼作待击、击针锁保险和解脱空仓挂机的功能。

当握紧握把时压下保险压板时,原先以落下方式锁定击针的击针保险锁扣会因后移保险压板所传动的连动而向上抬起,解除击针的保险状态,接着,仍然继续向后压保险压板时,会使P7的两段式击针向后退并将击针簧压至第二段(待击位置),此时在外面看,能看到套筒后方所凸出的圆柱形物,其实就是击针的后半部分。所有这些动作都在压下保险压板的那一瞬间完成,而一旦松开压板,原先凸出于枪身外的击针会缩回套筒内,而枪支也立即回复回保险状态。

而在打空弹匣后,套筒被卡定在后方时,只要再压一次压板(不管有无换上新弹匣),套筒便立即复进到闭锁位置。

另外当射击中出现枪弹瞎火现象时,只要松开并再次握紧握把保险压板,就可以再扣动扳机。

没有用过P7手枪的人可能会认为P7的握把保险有个缺点,就是当长期握持后容易造成手部疲劳。但郑三炮对此有如下的评论: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关于握把压力,这里有两个概念,第一是压下握把的力量,第二是维持握把压下位置的力量。关于这一点我曾经跟北京网友P7M13聊过。P7的握把并非想人们想象的是用弹簧简单地翘起,然后依靠手压住,而是具有一个半锁功能两档式压柄。具体说你要压下击发握柄(注意,我说是击发握柄而不是保险握柄,因为它的实际作用是启动击发系统,而非保险。),需要相当的力量。这种力量至少是需要你有意识的加力才可以完成。然而一旦你压下握把,会听到卡的一声,握把有一个锁住动作,此时你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就能够维持握把压下位置。关于压下的力量,HK 在说明书或者其他资料中并未提到(显然不太重要) 但是维持握柄的压力却说得清楚:一点五磅。这是什么概念?单动击发手枪的扳机击发压力是三点五磅到四磅。BERETTA 甚至达到七磅。所以很清楚,P7 手枪压下握把之后,不需要任何额外力量,就可以维持握把。这就是HK 的高明之处。香港那篇文章的说法绝对站不住脚。如果参照拙作“手枪射击的基本训练”一文,我要求射手必须握紧枪把,那时候手握枪的压力何止十倍于P7握把的要求?假如人长时间握枪处于作战状态,那时手疲劳可能也是因为紧紧握枪,而非应付握把。我很怀疑得出这种结论的人是出于一种心理感觉。至少我自己使用P7时不是这样。写到此处我拿出我的P7 试验,发现握把压住之后还有一个放松的宽容度。你卡地压下之后,轻轻放松握把,握把压力很轻地跟随你的手指放松,到放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又卡地一时,释放击发系统。也就是说你射击时万一不慎手在座力之中松脱一下(这种情况经过训练的人不可能发生),握把也不可能退回。P7 是一种你越研究越觉得高明的手枪。

有一次执勤,遇到抢劫案。而且罪犯不止一个。大家包围过去。任务顺利完成后,一个哥们儿发现我的Beretta 92FS仍然插在腰里。他转过来一看,我的手里握着P7。他问我,你怎么不用主枪,而用备用手枪?我的同伴替我回答说,因为这个家伙今天准备动真格的啦。
我是想,一旦开火,P7那9发子弹出去,差不多应该解决战斗。不行再用92F去喷射子弹吧。走运,一切都没有发生。


经常携带P7M13执勤的郑三炮总结出P7系列的如下优点:

1)紧急情况之下,射击反应速度快而且安全。从安全状态(保险)到打出第一枪,远远快于任何现代双动手枪。如果跟传统单动手枪相比,虽然速度优势不太明显(仍然有一定优势)但是安全优势却十分明显。敢在1911和BHP枪膛里装弹击发锤随时待击的人,都是高手。敢在五四手枪枪膛里装弹击发锤勃起的是傻B。而P7却让你兼顾速度和安全优势。它是惟一(?)专门为反恐部队设计的手枪。

2)快速射精精度高。绝对散步面,P7对于其他高质量手枪没有优势,但是如果论速射,P7绝对优于其它手枪。我个人在速射成绩用P7可以平均提高6-9分。这表现在其后座力方式的表现,它的动态比较干净,便于枪手姿势复原。这里不详细讨论。

3)枪身紧凑。全尺寸的P7相当于普通紧凑型手枪的尺寸。

4)人机功效极为出色,可以进行指向射击。人称手枪法拉利。

5)百分之百的左右手适用。

P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手枪性能极致化设计的产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毕竟手枪性能不是手枪大批量购买者考虑的第一因素。。。价格,维护要求高,限制了其在军警用户的生存空间。
hkp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21: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photo
hkp7-4.jpg
hkp7-3.jpg
hkp7-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21: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photo
hkp7-5.jpg
发表于 2009-8-20 22: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儿能买吗?看起来像prohibited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07: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加拿大法律允许范围内,最小的手枪。可以买,合法。
发表于 2010-2-5 2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卖的,我想买啊,合法吗??
发表于 2010-2-6 00: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hk都是好东西,就是贵,lz 好像是个 hk fan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08: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看看我另外介绍HKP7停产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2: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军方1984年的那次手枪招标,让人谈论了十几年,仍然意尤未尽。因为那次活动等於把当时世界上所有顶尖手枪都请来进行一次大比武。对于很多现代手枪的评价,都不能不提到这把枪在那次招标中的表现。那次比赛造了不少“冤案”,HK P7M13就是受害者之一。

美军那次测试,对于手枪来说是具有破坏性的。枪拿起来就打,不做正常的保养,结果唯一用气动退壳的手枪P7就由于导气孔中的积炭没有被及时清除,发生卡壳。HK公司大为恼火,这是手枪,不是机枪,哪里有打个不停的道理?当然美国军队不理他们那一套,P7不如Beretta和SIG的地方就是这里。但是,这并不影响P7受到许多特种部队的人特别的钟爱,因为P7是现代手枪当中真正的高科技设计,它的握把保险装置,具有很多手枪都不能相比的反应速度、方便性和安全性。遇到紧急情况,只要拿起手枪,握住握把,手枪就自动处于击发预备状态,如果放下手枪,枪则自动处于安全状态。这种枪的枪管有105mm,枪总长仅有171mm。枪管枪身比为61%,(Beretta、SIG P226的枪管枪身比都是57%),所以这种枪藏在身上十分容易,它给人大尺寸手枪的威力和准确性,却小巧得如袖珍手枪,这些优点在其他枪上是找不到的。
发表于 2010-9-3 10: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靶场拿朋友的p7m8打了几轮,真是好枪,速度快,后座小,极度准确,我是新手都能打中25米靶,很好。

斑竹介绍一下,哪里有卖的?多少钱?我要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9: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HK P7很难收到了,尤其是如果你想要全新的那就更难,停产的冬冬了,谁家还有货?只能是私人之间转让,那价格就没有谱了。
发表于 2011-8-29 1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HK P7M8, the best of best in modern pistol.
发表于 2011-8-30 17: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为啥拿去停产啊?可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因为太贵,军队买不起,美军都买不起。军枪不能够拿到军队的订单,尤其是美军的订单,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HK也是纠结很长时间,最后才决定停产的。
发表于 2011-9-6 20: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买一只,全新的,有么?我愿意出3000加元,有么?烦大家告诉我,斑竹介绍逗引煞人,是不是要割爱出让?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自己慢慢问问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6-9 21:06 , Processed in 0.06851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