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楼主: ALEXYIM

我一生最難忘的徒步 - 秘鲁Huayhuash Circuit經歷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6-27 22: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们行前聚餐的时候,我的朋友Jacques反复强调过高原反应很危险,但我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Jacques对你们的行程安排有些concern,建议你们在3300米左右多呆一天,并且从3300m爬到4200m时延长时间,放慢速度,以适应高原的缺氧反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调整行程?
还有,他提到:如果发现有高原反应的初期,一定不能完全停下来,更不能躺倒,这样毫无帮助。最好的方式是慢慢走动。
他好象还提到一种当地的茶能缓解胃部不适。
还有,人到高原会有种莫明其妙的兴奋感,这是缺氧的表现,而兴奋感会加大人体对氧气的需要量...

因为自己没参与这次活动,所以当时只听进去一句半句的。但相信你们这次的活动总结肯定会给后来者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

好好休息,希望Alex等队友能尽快恢复。
发表于 2011-6-27 22: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11-6-27 22: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枫下客
他好象还提到一种当地的茶能缓解胃部不适。

在Nepal徒步时,当地人招待我们喝的就叫做“Sherpa Tea”,据说可以缓解高山反应症状。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2: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5
第五天的正式行程,穿越一個山坳(pass)高度是4700米
扎營高度是4250米左右。

昨天晚上加吃了一粒高反丸,
早上再吃一粒高反丸

今天主要是騎馬 (不過這次加了两個人,一共三個要騎馬)
呼吸急速的情形非常嚴重。做少少的勞動也不成。

這天早上起身的時間咳嗽 ,好的是只咳嗽了一次
吐出來的想當然不是痰,是鮮紅色的血

我想這次更嚴重了,只好硬着頭皮和小C細聲說,小C大怒為何我不早說出來。

當天大伙兒在晚餐時坦誠相討後,我決定和小C一起出山回到Huaraz小鎮。
发表于 2011-6-27 22: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 你没有事的,一切都缓缓的,不要给她们[你的身体和器官]带来负荷就行;

建议马上停止一切登山,马上下来[哪怕感觉已经好了];不要感冒!

早点回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3: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6
謹慎出山。
零晨4:00am,消耗了近13小時的運輸時間才能回到3000米的小鎮,也不容易,過程日後再談。
這天沒有吃藥丸。

回來時是下午,約5:00pm, 還要吐最後一口濃血,
當然沒有和小C說,以經回到3000米的小鎮,比較安全了。
由於要等backpack的行李回來,否則便改機票回溫哥華了。
发表于 2011-6-27 23: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点休息,你可是我们大家的! :sm1f: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3: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這裡多謝Lulu的來電慰問,
也多謝各位同學們的問候,由於是利用公眾電腦,
沒辦法一一道謝,請包容。

人就是人,我在這裡也犯上很多的錯誤。

其中最大的錯誤就是自我欺騙,
由其是自己是故事的主人翁,
例如是明天會轉好一些,
有馬騎應用沒問題吧,
等等

以第三者來看最簡單是有事立即便下山。
但可為是,有事,和嚴重呢?

所以我在這裡不會辯論我犯上了的錯誤,只是和大家分享
一個難忘的遠足。
发表于 2011-6-28 07: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吓了一跳,希望Alex 早日康复。

我们去年去秘鲁时,先在2000多米的地方待了两天适应海拔, 加上到的第一天从下午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感觉还是很有帮助的。

当地的可可茶据说对高山反应有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喝到离开,住的旅馆里一进门就有。

我们在山上徒步4天时,第二天全组的人大部分又吐又拉的,好在我们两个一切正常,至今没想明白他们到底是高山反应还是食物中毒。
发表于 2011-6-28 07: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英子"
当地的可可茶据说对高山反应有帮助[/quote]

当地人的饮料一定有帮助。我去过西藏两次,也在5千多米的地方徒步过,当时我是大量饮用藏式酥油茶的,同去的几乎都不喝,多多少少都有高反,而我却没有。
发表于 2011-6-28 08: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Stay lower than 1800m elevation if possible

You have HAPE now, better stay get some oxygen treatment.

I got similar HAPE when I go above 3500m in 10 hours hiking.

I was alone and never had experienced or prepared for it. I sit down and stay there without sleep (Actually,  I couldn't sleep because of HAPE) about 8 hours and decend after strong storm passed.

I started getting better down to 2000m. I stay in a city for 2 weeks to recover.

You are experienced hiker and strong enough to get out there.

You might have difficulty in sleeping as your last post at 0:09AM. Stay in bed even you cannot sleep.

Waiting for you back home and read your post.
发表于 2011-6-28 09: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Alex早日康复!Greetings from Paris。
发表于 2011-6-28 1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慰问加拥抱。
好好休息,不要自责。
你是人,不是神,无法预知一切。
不过,有小C在,一切都会好的。
祝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11-6-28 10: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I hope Alex gets well soon!

FYI (ZT)
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AHAD),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

目录

简介
症状判断
症状分析
主要病理
急救治疗高原肺水肿
避免感冒
高原脑水肿
呼吸性硷中毒
注意事项
缓解药品
保险
预防措施
预防要点简介
症状判断
症状分析
主要病理
急救治疗 高原肺水肿
避免感冒
高原脑水肿
呼吸性硷中毒
注意事项
缓解药品
保险
预防措施预防要点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  高原反应
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机体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通气量增加,以便使组织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脏速率、加大心脏泵血能力,以使每分钟心脏搏出血量增加,改善缺氧状况;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以增加携氧能力来保证肌体的氧气供应等。但是,一部分人对空气中氧分压低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差,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的高原适应不全症,也称为急性高原反应。国外将此分成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我国分成急、慢性高原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在某个阶段中以一种表现比较突出。
编辑本段症状判断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   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在进入高原后,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应考虑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1. 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指甲紫绀。   2. 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3. 出现幻觉,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走。
编辑本段症状分析
  高原反应,包括急性和慢性高原反应。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称为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反应为有些人通过长期不断的调节过程仍不能适应,以致形成一种高原机能失调的现象,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慢性高原反应又称为“机体机能失调”。一般认为凡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慢性高原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可以是上述表现的部分,也可以是其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时隐时现,返回平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消失,与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表现有较多的相似之处。[1]
编辑本段主要病理
  高山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下降,氧分压减少引起肺泡氧分压减  高原反应
少,低血氧。氧分压下降引起肺泡气氧分压随之下降,输送到血液中的氧量减少。因此立即引起身体几方面的反应。呼吸频率增加,将更多的空气吸入肺;心搏率和心输出量增加以加大经过肺和身体的动脉血流量;身体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即使进行了这些调整,也不能使新近达到高原的人发挥他正常的生理效能。曾经测定,在海拔5500米的高度,一个人完成运动的能力只有海平面的53%。
编辑本段急救治疗
  高原反应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健康,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及时就地进行自救互救呢?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是常见的重性高原病,发病率在3%左右。一般在4000米以上发生,常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重要的诱因是寒冷、劳累、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抢  高原反应
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胸壁可听到肺部水泡样呼吸声(医学称湿罗音)。此时病人惊恐不安、心慌、口唇面部紫绀,严重者血尿或逐渐神志不清。严重的肺水肿病情可迅速恶化,数小时内病人昏迷、死亡。   肺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是绝对半卧位休息,两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最好是含有50%~70%酒精的氧气,流量6~8升/分;立刻口服呋塞米(速尿)40毫克/日。使用速尿可能会出现轻微恶心、腹泻、药疹、视力模糊、直立性眩晕、肌肉痉挛、口渴等,注意开始用量不要过大,根据情况可加至80毫克,2次/日。硝苯地平减少肺水肿。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可用抗生素加地塞米松4毫克(仅口服一次)。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注意保暖,严禁大量饮水。经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后,迅速转移至海拔较低处。一旦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避免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原地区应尽量避免感冒。高原感冒时发烧温度有假象,测体温的温度常会低于实际温度1度,所以易被忽视。呼吸道感染即使很轻微,也可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因此,要加强保暖预防。进入高原后,减少洗澡次数或不洗。发现感冒初起症状,立即服用抗感冒药。若两天以后再服抗感冒药,一般已无效。   反复发作高原肺水肿的人为易感者,男性发病比女性多5倍。如果已经以前发生过肺水肿,我们建议不要再登3000米以上的高山。
高原脑水肿
  是另一种重性高原病,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其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有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逐渐神志恍惚、定向力差、个别人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嗜睡至昏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   以往山友按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生脑水肿,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可疑脑水肿的人走直线,来判定其定向力差否。从科学的角度说,此法不可取!发生脑水肿的患者,脑组织已严重缺氧,此时让神志恍惚的人行走,很可能立即摔倒在地昏迷。这种加重损伤的检查方法,是要冒风险的。正确的判断方法是让病人半卧位,嘱其按指令用手指指自己的鼻、耳朵、眼睛等,看其动作能否准确。一旦不能,说明可能发生了脑水肿。   发现脑水肿和昏迷者,要迅速、连续给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直至清醒,清醒后仍间断给氧。有条件的应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色素C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可酌情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盐酸山梗菜碱(洛贝林)、尼可刹米(可拉明)等。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必要的抗感染措施。病情稳定后,立即下山,急送医院。
呼吸性硷中毒
  在缺氧的环境中,人们会利用加快、加深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这样就使二氧化碳呼出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硷中毒。呼吸性硷中毒不仅使脑血管收缩,还可因此造成意识丧失,引发高原脑水肿。预防呼吸性硷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报纸卷成圆锥状,在锥尖处撕开一个直径1-2厘米的小孔,将圆锥状的报纸紧贴面部,使呼出的气体再度吸回来,也就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来,改善体内的酸碱度,纠正呼吸性硷中毒。   面对高原无须勉强   并不是每一个登上高原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恢复的快慢与个体代偿适应能力有关,个体差异很大,这次没有高原反应的人也未必在下一次登上高原时就没有反应。有一些人会每次都发生高原反应,这些人就是高原反应敏感者或高度易发者。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原反应并不是可以通过反复锻炼就可以克服的。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建议高原反应易发者不要继续登达这么高的地区,在低海拔地区健身登山一样能陶冶情操和锻炼身体。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高原上动作要缓,尤其是刚刚到达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暴饮暴食,但要多喝水。   ·旅程不要安排太紧,留一些时间作身体适应;如果要去户外活动或登山等,每天的上升高度通常不要超过1000米。   ·准备一些常用药,这些药价钱便宜:   *抗高原反应药:景天红花胶囊,功效:提高缺氧 耐受力,缓解疲劳。具有预防、缓解、防止高原反应的发生。服用方法:出发前3-5天开始服用,防止高原反应;回家后还需服用2天,防止发生醉氧。   *止痛药:必理痛、芬必得   *胃肠药:泻立停、氟哌酸、藿香正气胶囊、胃气   *消炎药:磺胺、螺旋霉素 、头咆安苄胶囊、氧氟沙星   *鼻喉类:鼻腔外用软膏、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   *维生素:21金维他、骨密钙、大蒜油胶囊、番茄红素   *外伤药:正红花油、云南白药、创可贴、碘酒、纱布,胶布、酒精棉球   *眼睛护理:眼药水 、眼药膏   *感冒药:白加黑、感冒胶囊 、银翘片   *急救品:氧气袋. 药棉、纱布、绷带、白胶布。驱蚊花露水.   *安眠药或安神补脑液   *急性腹泻,肠胃炎:瑞贝克(口服庆大霉素)   *心血管疾病:丹参滴丸   *急性呼吸道感染:头孢类抗菌素   *防止上火:牛黄解毒片   *晕车:葡萄糖+扑尔敏+维生素b6(最好为针剂),此三联药加在一起服用对治疗高原地区的晕车有极好的效果,且在高原地区均有购买。   ·千万别带着感冒进藏,进藏后两天内尽量不洗澡,以免着凉和消耗体力。   ·藏区天气多变,一天内可以经历四季。要带足保暖的衣服,一层一层的穿,方便适应迅速变化的气温,严防感冒及其引起的并发症。
编辑本段缓解药品
    高原反应
*抗高原反应药:景天红花胶囊,功效:提高缺氧 耐受力,缓解疲劳。具有预防、缓解、防止高原反应的发生。服用方法:出发前3-5天开始服用,防止高原反应;回家后还需服用2天,防止发生晕氧。   *止痛药:必理痛、芬必得   *胃肠药:泻立停、氟哌酸、藿香正气胶囊、胃气   *消炎药:磺胺、螺旋霉素 、头咆安苄胶囊、氧氟沙星   *鼻喉类:鼻腔外用软膏、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   *维生素:21金维他、骨密钙、大蒜油胶囊、番茄红素   *外伤药:正红花油、云南白药、创可贴、碘酒、纱布,胶布、酒精棉球   *眼睛护理:眼药水 、眼药膏   *感冒药:白加黑、感冒胶囊 、银翘片   *急救品:氧气袋. 药棉、纱布、绷带、白胶布。驱蚊花露水.   *安眠药或安神补脑液   *急性腹泻,肠胃炎:瑞贝克(口服庆大霉素)   *心血管疾病:丹参滴丸   *急性呼吸道感染:头孢类抗菌素   *防止上火:牛黄解毒片   *晕车:葡萄糖+扑尔敏+维生素b6(最好为针剂),此三联药加在一起服用对治疗高原地区的晕车有极好的效果,且在高原地区均有购买。    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编辑本段保险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率先面向全国推出“高原特定疾病医疗保险”,对高原旅游常见疾病—急性高原脑水肿和急性高原肺水肿不再免责。有调查显示,30%的进藏人员会产生高原应,严重的还可能患上危害极大的急性高原脑水肿或急性高原肺水肿。该产品的保险期为30天,3-70周岁的人皆可投保,产品费率为“88元保1万”,一旦投保人在高原旅游期间因治疗急性高原脑水肿、急性高原肺水肿住院了,对住院治疗费用及入院前3天内的急诊医疗费用,人保健康全部负责赔偿。自2006年8月8日起,此类保险正式上市销售。75岁以上的老人保险公司不作保险。
编辑本段预防措施
  如何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反应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生素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高原反应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年轻人要好过中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对于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诸如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员而言,初次上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就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前兆比如易饿、头痛、失眠等等,此时就需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自己感冒。当海拔超过3000米时,很多人会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比如喘气、嘴唇发紫等等。长期从事身体锻炼、体质较好的人可以坚持到4400米左右。不过为保险起见,初上高原,目的地在3000米以上的,建议事先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如果时间充裕,建议海拔上得不要太急,在3500米左右休息一至三天,适应之后再进入更高海拔的地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高原反应的强度。[2]   可服用一些高原反应药和缓解高原反应的保健食品:   景天红花胶囊,功效:提高缺氧 耐受力,缓解疲劳。具有预防、缓解、防止高原反应的发生。服用方法:出发前3-5天开始服用,防止高原反应;回家后还需服用2天,防止发生晕氧。   红景天及其制剂:藏民传统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10天服用。   百服宁(注意是加合,跟芬必得酚咖片一样都是酚咖片):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芬必得酚咖片也是驴友常备。   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   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丹参丸:治疗心血管。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1]   初入高原旅游,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口唇紫绀,失眠,多梦,血压亦可能升高。这些症状第一、二天明显,以后就  高原反应
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极少数人因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发展成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短时间内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称为急性高原反应。人们常常提倡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我们主张,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食物。但也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上述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以防因“急性高原肺水肿”而造成不良后果。 预防高原反应的偏方:出发前两个星期或一个月开始每天坚持吃丹参片,每天三次,每次三颗。此外最好随身带上西洋参切片。有高原反应时含服,可缓解不适。 另外,健康标准体在久居的环境内氧化作用与抗氧化作用大致是相当的,(有疾病的人氧化作用已经远远高于抗氧化的能力)但进入高原以后,维持正常代谢的氧化分解作用总量未变,而吸氧总量减少,抗氧化作用能力减弱所以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所以除了服用上述药物预防高原反应以外,最好还要备用含抗氧化作用的维他命及维他命的食物,如维生素E、 维生素C、ASTA(Astaxanthin的简称)、β-胡萝卜素等,吃葡萄(含葡萄籽)、萝卜(含β-胡萝卜素)、虾仁炒萝卜丝(高原地区常用的家常菜,虾仁含有最强的抗氧化剂虾青素,萝卜含β-胡萝卜素)等。特别是自驾游的“驴友”长时间驾车易疲劳,更要加强备用高原反应药物和抗氧化食物的补充。    克服高原反应的关键是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切忌依赖氧气。
编辑本段预防要点
  对于高原旅游者来说,预防高原反应是生命攸关的重要问题。预防要点和简单的急救知识,要事先做到心中有数。   做好体检为预防高原反应,高原旅游前应该去的医院认真做好体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各种呼吸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胃肠道疾病、神经与精神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等的病人不适合高原旅游。无法确定安全性时,应该接受低氧试验。   身心准备   ⑴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心理,可从书本和向有经验的旅游者了解有关高原环境、特点和医疗保健知识,增强自信心。   ⑵做好适应性锻炼。如登山、长跑、负荷行走等,以增加肺活量和增强适应能力。⑶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带足衣物,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适应训练为预防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后应注意:   ⑴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对高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让机体充分休息。   ⑵避免受凉。高原气候寒冷,日夜温差大,机体受凉后易患呼吸道感染,并易诱发急性高原病。   ⑶头两天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登高需缓慢进行,有利于机体逐渐适应。   ⑷饮食宜多吃高糖、优质蛋白食物,有利于克服低氧的不良作用。   ⑸禁烟,不饮或少饮酒,以减轻对氧的消耗。   ⑹进高原后最好服3-5天抗高原反应保健品。
发表于 2011-6-28 11: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休息,愿Alex 早日康复。
期待8月份与你们同行
发表于 2011-6-28 12: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慰下Alex和小C!等你们回来一起去FB压惊!

期待所有TX安全下山!
发表于 2011-6-28 17: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st, Recouperate, and Recover Alex . So happy to see you are on the mend. It can happen to anyone.


...anyone can fall ill with high altitude sickness regardless of their body shape, experience and previous mountain trekking experience...


My wife and I became mildly ill when we were skiing above 3500m in Switzerland one year because we forgot to slow down our pace. It happens.

Occasionally we forget and start walking too fast with the  same pace we use at lower altitudes knowing that we are healthy. Going from Sea level to 3200m only gives us a taste of what it is like but we have already adapted to that point.

Starting at 3200m Higher altitudes you really have to concentrate and force yourself to walk at 1/3 the speed you would normally use when hiking untill the body adapts in the first days. This is sometimes not easy to do especially when you are full of excitement and enthusiasm for the trip. It takes much concentration to keep the pace of a turtle.

http://www.travmed.com/health_guide/ch15.htm
http://www.high-altitude-medicine.com/AMS-medical.html

Is there an opportunity for Hyperbaric Treatment for you there? Please be very careful and be reassessed prior to air travel so as not to reinjure your lungs.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

You are all in my thoughts and prayers and most importantly all of you are safe.

God bless
发表于 2011-6-28 19: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ALEXYIM"]6月24

最嚴重的其實是這天早上起身的時間咳嗽 (前两天沒有咳嗽),
咳嗽了只是两次,但每次吐出來的不是痰,
是鮮紅色的血,我也嚇了一跳。

當時也沒有和小C和其他人說,怕嚇了人家,
自我欺騙解說是鼻血由口噴出,
其實我不停的有帶有少量血絲的鼻涕流出,不是太嚴重[/quote]

天啊, 這個比我想像中的還嚴重!  :yb:
发表于 2011-6-28 19: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YIM

由於要等backpack的行李回來,否則便改機票回溫哥華了。


我想不必急著坐飛機~~先休息好些再周車勞頓吧
发表于 2011-6-28 19: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你早日康复!

刚刚看到,下了一跳。。。

祝Alex早日康复!
在小镇多休息、放松精神。 :aa5: Alex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6-2 06:28 , Processed in 0.067108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