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楼主: ALEXYIM

踏向飛行的旅程(1)-離地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興趣的同學, 可以先學習两天的課程, 試飛了,
適應,喜歡,可以繼續學習.  不喜歡也算是飛上過藍天.

學習最好的時段,當然是夏天,6月開始至10月中旬.
冬天, 學校在墨西哥進行訓練.  
也有畢業生到墨西哥參與學校的飛行旅行團.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繼續講故事...

第一次650米飛行, 身上只扣上一個walkie talkie,
加上地面鈄坡練習的經驗, 便在一個短,陡峭的鈄坡衝出.
在週六和週日新和舊學員,一共也有10數人.

我比較喜歡排在前5名飛出去.  導師通常把最捧的放在第一位.
主要讓他試風向和風速.  他不行,其他菜鳥就只能乘車下山了.

(我都乘過數車次下山) 有一次是最後一個飛出去,
但這時的風速已經加强很多了, 我沒有信心可以控制.
導師問我有沒信心飛出去, 我說還是乘車下去比較沒有這麼震盪. :oops:
他說:我也是這麼想.   :evil: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0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導師叫Jim,年歲比我大一點,他老人家也十分幽默的。

滑翔飛行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就是起飛和下降,
因為最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就是這兩個環節。

我起飛大致上也沒有什麼問題,(稍後分享這個起飛的經驗)
降落,第一次有另一個導師在地面指引下,做得標準,腳踏地。
第二次,沒有指引,不能從坐著吊椅的姿勢轉為站立,加上轉錯方向
衝入了玉米田,一面泥土。

其後的數次,信心大失,Jim每一次在山上都用walkie talkie指引我下來,
但是我總是左右不分轉錯了,有一次轉到了人家的農場,
結果要走一大圈20分鐘才回到降落地點。

到第五次我才準確降落,這時Jim也有用walkie talkie指引的。

到第六次我再下降時,walkie talkie沒聲音,但也不敢鬆手按通話,
當時十分緊張,幸好沒有轉錯。當見到Jim時,
便問他為什麼不給方向指引。

他笑著説:你做得到的,不用再給指示了。(我心想你早一點打過招呼吧,
我當時在空中,聽不到指引,險些嚇破了膽)

之後我明白了,在空中要開始多靠自己決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0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降時當然是用腳先下地,不知怎麼,我只有第一次做到,
其後的四、五次,我好像忘記所有技巧,全是屁股著地。

後來問過一個導師,他告訴了下降時是怎樣觀察高度,
有一次降落時,一個有經驗的pilot看著我下降,
他問我會否介意,我告訴你什麼地方做的不對,
我説不會、不會,可否告訴我為什麼屁股著地,
他指出我的錯處和應該怎麼做。

再一次下降時做到了,我找到了這個pilot握手多謝他。
之後再不須要屁股落地喇。

到這里程碑:我的飛行總結是
1……狂奔起飛(稍後解釋清楚)
2……不恥下問
3……懂進退(不飛就不飛 No last fly)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0: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買飛行用具確是不容易的決定.
最大的決定是 什麼用途.
當然我的不是比賽用, 也不是花式空中打滾用.

有两個選擇:
1. 標準用途
2. Hike and Fly

比較:
標準用途的翼和吊椅比較重, 安全性較高, 價錢貴一點, 翼比較耐用.
Hike and Fly的翼和吊椅比較輕, 安全性較低一些, 但轉向反應快速, 價錢便宜一點, 翼,單薄一點, 比較要小心用.

我的決定是標準用途的.  

附了錢, 取貨時, Jim給我的是標準翼, 是我訂購的型號.
但吊椅是輕巧型號(不過也是最新的型號), 但也不是最輕巧的Hike and Fly.
我當時問怎麼不給我訂購安全一些的標準型號?
他笑著說: 你現在也不是用屁股降落了, 不太需要標準型號. 你喜歡可以換的.

我無言.    :shock:
发表于 2016-9-1 13: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A师是CROSSNA飞行第一人,让我想起在CPS的一峰见过优美滑翔而下的hiker  :cool!:

上周日去爬GG,在theater看了<<BIRDMEN>>,只借助充气的飞行衣飞行,临近地表用轻便降落伞load,据说是the world’s most dangerous sport。Birdmen攀上高峰,纵身一跃,掠过峰脊,擦过岩壁,这种需要passion,courage和technic的运动,只能仰望着惊叹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CJzWpDWziQ
111.jpg
11.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20: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起飛有兩種技巧:
1……靜風時用的forward launching
2……有風時(6~8km/hr或以上風速)用的reverse launching

Forward launching就是面向飛行方向,翼在你背後。
沒有風時,起步向前走並拉起滑翔傘,滑翔傘在頭頂時,
人就要加快腳步向前跑,如果時速有25~30km,你會感覺到腳步離地
像飛機起飛一樣,要有跑道,要加速至一定速度便升空。

在小山丘訓練時,有一個老外,做得很好,我也很羨慕。
但第一次飛行時,他跑了2大步,滑翔傘有少許上升反應,
他立即跳上吊椅坐下來,導師大叫 Run! Run! 可惜沒有持久的加速,
傘沒有上升或前飛的動力,他在斜坡上連人帶傘向前滾。

我排隊在他之後,取了經書,所以我每一次forward launch都是向前狂奔,
離地少許腳也保持跑步動作,有如武俠片中踏天梯的輕功一樣。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2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verse launching是比較難掌握的起飛技術,
起飛時背向飛行方向,面對著滑翔傘,
拉起滑翔傘,上升至頭頂時,
轉身,面向飛行方向,狂奔,升空。

我在小山丘實習時,勉勉強強,做得不好。
沒有信心用這技巧起飛,
導師說:你現在有毛有翼,可以識飛喇。回家練習ground control。

地面控制~主要是在平地或小斜坡把翼升起來,保持平衡
或前後左右走動,但一定要保持滑翔傘升起在頭頂上,不掉下來。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7: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Ground control 主要是練習如何在地面上控制和平衡滑翔傘,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訓練活動。 在7月份的一個背包行之後,
右腿肌肉的舊患有些酸痛,加上體重突然減輕10lb之多,
要看看醫生和做物理治療,暫停在空中飛行的練習。

在週末小C配伴下找不同的公園練習,探訪的公園有:
北溫的Cypress公園和滑雪場
Deep Cove公園
北溫的Grand Boulevard 公園
北溫的Cleveland Park 和 Cleve Dam
西溫的Ambleside Park (好地方,但很多人)
溫哥華的New Brighton Park
Richmond Gary Point Park

還有一些是有斜坡起飛的地方,暫時還沒有時間探索,先找平地綀習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0: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New Brighton Park在溫哥華Second Narrow Bridge那裡, 有很大的草地,其中一塊草地沒有什麼其他人搞玩動, 風速適中(5~8km).

有一次風速是11km, 陣風13~15km, 滑翔傘應該要慢慢升起,
一不留意, 一手把傘扯起來, 結果稍强的風速把滑翔傘突然扯高,
把我扯離地面5~6尺, 當然滑翔傘不會飛上天, 只會低速掉下來(安全的).
由於事出突然, 無準備, 結果人從6尺高撻倒在地上,
低速度加上有頭盔保護, 整體上是安全的.

經過多次在低速風和中速風的練習,
終於把3~4種反向起飛的起手方法練習好 (還要多練習,才純熟)
基本上OK喇.

過去那一個星期三至五 (8月24~26)再到學校受訓.
由於這三天大部份時間是吹反風向和風速高,
只飛出了一次.  雖然這次成本比較大(時間和金錢-酒店食住費用)
但有很大的得益.

稍後繼續...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0: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的得益有两方面:

1.  自己無數次的反向起飛的練習得到了成果,
在訓練學校的三天之內只有一次起飛, 但這次起飛很成功.

起飛的上午,風向不太好,在地面練習起飛,
當時我也用反向起飛手法, 一個非常有經驗的pilot說也很好.
在真正起飛的時候, 他給我的回饋是做得好,
在反向起飛時,翼向一邊傾斜時, 我能夠走位補救
一個初學者算是不錯了.  很開心聴到正面和細緻回饋. 

2.  很多次到學校都感覺到緊張和有很大的壓力,
主要是害怕做不到正確的動作而發生危險.
但這三天,很放鬆, 因為沒有飛行的機會,
只有一次的飛行,做得好, 自我感受良好,
在學校產生的緊張和壓力, 也得到很大的舒緩,
下一次到學校, 心態應該會放寬一些.

到這裡算是完成踏向飛行的旅程的第一步.
发表于 2016-9-6 14: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鸟一样的飞翔

我又想起女儿说的,飞滑翔伞的时候,只有风在耳边吹,自己像一只小鸟一样飞翔!
但是,我还是怕怕。
👍
发表于 2016-9-6 1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片][贴图]

Thanks Alex for setting up this paragliding page, which allows us to share the information of paragliding.   Hopefully, I can contribute more in the future.  Recently, I am super busy.  Most of the time, I am out of town on business travels.  Here are some paragliding photos and videos that I can share with everyone for the moment.

Gary
发表于 2016-9-6 20: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Taking off and ground handling practice on Labor Day weekend at Burnaby Mountain Park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繼續分享一些有用的資訊:

滑翔飛行規定要攜帶:
- 指南针
- 高度計

很多人會攜帶一個GPS代替(或加上一個小的指南針)

如果失誤進入雲層, 一片白茫茫, 指南針有導航的作用
(滑翔傘飛行規定不能進入雲層).
高度計是防範誤進飛行禁區.

Hiking用的GPS是否可以.
答案:  是絕對可以,   但是...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5: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YIM

Hiking用的GPS是否可以.
答案:  是絕對可以,   但是...


在滑翔飛行時多數眼看四周, 在空中有可能有其他滑翔傘,
基本大家的時速是35~40km/hr,
近距離不互相留意, 數秒鐘內便會相撞.

滑翔飛行最重要是找上升氣流, 在空中沒有什麼景物對照,
不太容易感覺到是否持續上升, 所以多數pilots會用variometer.
Variometer感應氣壓的變化, 上升或下降時發出不同聲音提示.

所以pilots會用variometer和GPS两個裝備
或者是飛行用的二合一 (variometer+GPS)

二合一的GPS有多牌子和型號選擇, 網上有很多資料.

我會介紹一個新型號, 它有不同的特點.  (因為我買了一個)
:lol:  :lol: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09: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YIM

Variometer感應氣壓的變化, 上升或下降時發出不同聲音提示.
...
我會介紹一個新型號, 它不同的特點...


介紹這個產品的網站在X Tracer

有两個型號:
1.  XC Tracer
2.  XC Tracer Mini

共同點是两個型號都是variometers
主要的分別是 XC Tracer 是variometer + GPS, 價錢貴一點.

Variometers在市面有很多不同的牌子, 這個又有什麼不同?
主要是:  儀器對於氣壓變化, 發出音響訊息 的快慢反應.

這個新牌子,利用最新電子零件,只要氣壓有一個預定差距,
它會立即發出聲響, 舊式的牌子是有延遲.
還有 氣壓預定差距和音響提示 是可以用電腦調節, 彈性大.

簡單地說: 用新式的儀器遇到輕微的熱氣流,你也可以立即控制滑翔傘迴旋飛行.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09: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個好處是: 两個型號的體積都很小.
在空中,儀器通常是放在大腿一般的位置, 可以說位置不多.

有GPS的型號, 沒有顯示器
只是能夠經過Bluetooth發送gps訊號.
可以用smart phones, tablets接受, 用想對的Apps顯示.

有memory card可儲存飛行資料,直接上傳Google Earth
操作簡單.

聲明: 主要是分享我的經驗, 市面上有其他牌子可能會更適合你的需求
也歡迎你分享你的經驗.
发表于 2016-9-9 22: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技巧和勇气的运动,佩服! :cb: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5: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和Gary到了Burnaby Mountain Park練習滑翔.
近停車場那一邊有一個小斜坡,基本上可以練習離地騰空的感覺.

我玩了两個小時之後就轉移練習場地.

個人的觀察:
有一間飛行學校也有用這個場地作教學用途. 上星期Gary和他們碰到.
這裡適合吹西風, 風速不大, 適合初學者.

不好的地方是:

1.  公園. 當然四周是有樹圍繞, 所以只有在這個小斜坡起飛點那一段助跑是有風吹到.在起飛點下的助跑沒有風. 所以一開始跑, 有上升感覺, 两,三步後又跌回地面, 要很長助跑才升起來. (wind gradient effect).

2.  公園地方不大, 訓練學校通常是用比較慢的滑翔翼, 所以學員升得不高,滑得不遠, 對於全新,沒有接觸這活動的學員來說是好地方. 當他們掌握了基本的技術, 第二天他們也不會到這裡練習.  (這天只有我們二人)

3.  我們的滑翔翼比較飛得快和高, 地方小很難轉向, 容易掛樹, 遊客也較多, 容易發生意外. 要剎車飛出, 增加控制的困難性.

結論是:
在公園還是練地面控制技巧, 不離地.
要飛行, 最好是在空曠,無遊客的地方進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5-8-1 19:30 , Processed in 0.17418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