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1321|回复: 143

野味 食谱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9-4-24 09: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ationals Are Calling!
金银鹿肉

(主料辅料)

鹿肉…………500克 玉米粉…………10克

面粉……………5克 葱段……………10克

姜块……………10克 熟鸡油…………5克

精盐……………2克 花生油………500克

绍酒……………5克 鸡蛋……………1个

(烹制方法)

1.将鹿肉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水量没过原料20厘米),用旺火烧开,撇去血沫,用中火煮至五成熟时捞出,切成厚1.7厘米的大片,放入碗中,加入绍酒、精盐15克、葱段、姜块和熟鸡油,上展蒸烂。下展滗去汤,将下展的肉分为相等2份。

2.将鸡蛋抬破,蛋黄和蛋清分别放在2个碗中。往蛋黄中加入玉米粉和精盐0.25克,搅成蛋黄糊;往蛋清碗中加入面粉和精盐0.25克,搅成蛋清糊。

3.将炒锅置于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热,将1份鹿肉蘸匀蛋黄糊,逐片下入油锅中,炸熟捞出。将另一份鹿肉蘸匀蛋清糊,逐片下入油锅中,炸熟捞出。然后,将两色鹿肉分别切成条,整齐地码入盘中即成。

(工艺关键)

1.调制蛋白糊切忌过份上劲。这是因为糊搅制时间越长,使得劲越大,糊越稠粘,而且劲头也越足。会使糊变得又干又硬,放入原料后不易与原料结合,形成一体,挂糊不匀。炸制后,糊层涨发不饱满。菜肴口感良硬,不酥松香脆。所以搅匀即可。

2.挂糊后的原料在热油中定住形状即可,长时间炸,原料过分上色。

(风味特点)

1.“金银鹿肉”以北京仿膳饭庄烹制最佳,它出自清宫御膳房,分黄、白两色,黄者象征“金”、白者象征“银”,故名。

2.鹿,全身为瘦肉,质嫩,富于营养,是肉中上品。元代御膳太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载:“鹿肉味甘温,无毒,补中,强五脏,益气”。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有记述:“鹿肉不可轻得,得而制之,其嫩鲜在獐肉上。烧食可,煨食亦可。”

3.此菜黄、白两色,香咸可口,酥而鲜嫩,别有风味。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红煨鹿筋

[主料辅料]

干鹿筋5根………… 小白菜苞………20个

…………1000克 母鸡肉………1000克

干贝……………25克 猪肘肉………1000克

绍酒…………100克 葱……………100克

精盐……………5克 姜……………100克

酱油……………25克 芝麻油…………15克

味精…………1.5克 鸡油……………15克

胡椒粉…………l克 熟猪油…………50克

杂骨汤………1000克

[烹制方法]

1.将干鹿筋用凉水泡至发软,放入冷水锅内烧开后移至小火上约4小时,待完全软时捞出,置凉水中,刮去皮膜,除尽不洁部分,洗净,加葱50克、姜50克、绍酒,用小火焖透捞出,用清水冲漂几次,去掉腥味,再用刀改切成6厘米长的段,放入冷水锅内烧开,用清水过凉,连续2次,彻底除去异味,然后,放在冷水中漂上。将鸡肉、时肉在开水锅中氽过,去掉血沫,与干贝同放在砂锅内煨成浓汤。

2.炒锅内放入杂骨汤、绍酒、葱50克、姜50克和鹿筋,煮沸后将鹿筋捞出,再放入垫有竹算子的砂锅内,倒人煨好的浓汤,用小火煨至软烂,加精盐4克、酱油、味精、胡椒粉收浓汁,淋上芝麻油、鸡油,盛人盘内。

3.炒锅内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下人白菜苞、精盐1克,煸炒几下,出锅拼在鹿筋周围即成。

[工艺关键]

涨发干鹿筋,先用凉水泡一夜,再用宽水煮,小火微开。待煮软后即可放在温水中除去腐烂发黑部分,撕去附在上面的皮膜,再用温水洗净,加葱、姜、料酒和清水,上火煮约1小时,捞出在凉水中冲漂,除去腥膻味即可使用。

[风味特点]

1.鹿筋,乃名贵山珍,有补虚、壮筋、健骨作用。在古代,关于梅花鹿有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视之为吉样。幸福的象征,如民间流传已久的年画“福禄寿三星共照”,即是把鹿与老寿星画在一起。

2,梅花鹿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主要产区是吉林省的长白山区、半山区,现已人工驯养。此菜将干鹿筋胀发,以红煨法制成,色泽红润,柔糯鲜香,是湖南华筵名肴。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珍珠鹿尾汤

〔主料辅料〕

火发鹿尾 1条

鱼肉 100克

高汤 750克

鲜笋 20克

油菜 20克

火腿 20克

冬菇 10克

料酒 10克

花椒水 15克

精盐 5克

味精 2克

香油 10克

〔烹制方法〕

1.将鹿尾在骨节缝处切成段。笋、火腿切成长方片。鱼肉斩成鱼茸,加清汤、味精、盐搅成鱼泥子,挤成直径1厘米的鱼丸,放入水中永熟捞出。鲜笋、冬笋、油菜焯水冲凉。

2.勺内放高汤,加料酒、花椒水、盐、味精、鹿尾、鱼丸烧开,去浮沫,淋香油,盛入碗内,将鲜笋、冬菇、火腿、油菜点缀即可上菜。

〔工艺关键〕

1.发制鹿尾时要精工细作,保证外皮完整。要严格掌握蒸制时间,以防出现蜂窝,肉老不嫩。

2.鱼泥子打上劲,成莱后要漂浮于汤面。烧汤时切忌大沸。

3.鱼丸洁白,汤清见底,注意卫生。

〔风味特点〕

1.鹿尾是马鹿或梅花鹿的尾巴干制而成。内部微血管丰富,含有血质。每年立冬至立春间猎取的质量最好,此时的鹿尾称为冬尾。

2.它具有滋阴壮阳之功,对治疗阳萎早泄、遗精滑精、头晕耳鸣、腰膝酸痛有效。

3.鹿尾适合清蒸、红烧、氽汤等烹饪方法,是高级筵席中的名贵原料。此菜名贵,汤清色白、口味清鲜、原料丰富,是汤中上品。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白烧鹿筋

〔主料辅料〕

水发鹿筋 300克

湿淀粉 30克

黄瓜 20克

清汤 250克

油菜 250克

冬笋 25克

葱 5克

蛋黄糕 20克

味精 3克

油 400克

 

姜 3克

香油 10克

精盐 4克

 

〔烹制方法〕

1.将鹿筋顺长切4条,再改7厘米长的条;冬笋、黄瓜、蛋黄糕切成排骨片;葱洗净切未;姜去皮洗净切未。

2.先将鹿筋用开水焯一下,放人勺内加清汤煨2分钟,然后控净水分。冬笋、蛋黄糕用开水略烫。

3.勺内放底油,下油菜心,加盐、味精、料酒、清汤烧开去沫勾薄荧,淋明油出勺,均匀码在盘的周围。

4.勺内放中量的油,烧至五成热放鹿筋,片刻倒出控油。

5.再放底油,用葱姜炝锅,放入冬笋、蛋黄糕、黄瓜煸炒,放入鹿筋、加入清汤、味精、盐、料酒,烧开用淀粉勾芡,淋香油出勺,盛入油菜心中间。

〔工艺关键〕

1.鹿筋要反复清洗、焯水,用清汤煨除异味。

2.过油温度不能高,以防鹿筋起泡。

3.汤汁在1/3时勾芡,用大火收至明油亮芡,卤汁紧抱。

〔风味特点〕

1.鹿筋被誉为八珍之一,它是鹿科动物梅花鹿四肢的筋(野生属保护之列)。

2.中医脏器疗法具有养筋壮骨之效,用来治疗劳损风湿等症。《本草逢源》:“大壮筋骨,食之令人不畏寒冷。”

3.白烧鹿筋加入无色调味品烧制而成,它色泽艳丽,黄白绿三色相同,荤素兼有,食之不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三鲜鹿尾

[主料辅料]

发好的鹿尾 150克

精盐 12克

口蘑 300克

味精 3克

豌豆苗 15克

绍酒 15克

火腿 10克

葱 10克

熟鸡脯肉 l00克

姜水 15克

冬笋 30克

米醋 15克

干贝 10克

熟鸡油 15克

湿淀粉 30克

 

[烹制方法]

1.将发好的鹿尾切成小象眼片。口蘑、火腿、冬笋均切成小于鹿尾片的象眼片。鸡脯肉切成小坡刀片。

2.炒勺加鸡汤,速将口蘑、冬笋用开水焯后,倒入鸡汤内,再放入鸡脯、火腿、干贝、鹿尾片,用精盐、绍酒、味精和葱姜水找好咸鲜口,烧开后撇去浮沫,用湿淀粉勾米汤芡,放入豌豆苗,加入熟鸡油即可。

[工艺关键]

1.鹿尾以皮细、肥大,色泽油黑,尾根色红的冬尾质佳。梅花鹿尾瘦小,质量不及马鹿尾。

2.水发鹿尾:鹿尾先用开水稍泡一下取出,洗净污秽,下开水锅滚烧10分钟取出,投入清水内,面皮用刀割划开将皮剥下。随即起油锅煸姜、葱,烹入料酒,加入水,将鹿尾下锅滚烧10分钟捞出,然后改刀成象眼片。

[风味特点]

“三鲜鹿尾”是黑龙江地区传统名菜,主料选用鹿尾,配以“三鲜”,用烩的技法烹制,成菜软糯,富有营养,汤清叶浓,鲜咸爽口。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葱油鹿筋

[主料辅料]

水发鹿筋 500克

绍酒 15克

鸡芽子肉 100克

花椒水 10克

鸡蛋清 3个

熟鸡油 25克

大葱 150克

湿淀粉 30克

胡萝卜 l个

精盐 10克

小白菜叶50克

红樱桃 2粒

酱油 20克

高汤 50克

味精 3克

 

[烹制方法]

1.将发好的鹿筋切成5厘米长的段。大葱切6厘米长的段,并剞上花刀。

2.用胡萝卜做成3个梅花。小白菜叶用高汤氽一下,加入精盐、味精、明油搅匀,摆在盘内周围。鸡芽子抹成泥茸,加入葱姜水、精盐、味精、绍酒、鸡蛋清搅成稀糊状,倒在盘内抹平,上展蒸熟后,用模具制成3个鹿头,码在小白菜叶上,再放上“梅花”待用。

3.先把鹿筋用开水烫一下,再用高汤煨炖2分钟捞出备用。

4.炒勺内入底油,把葱、姜炸成金黄色捞出备用,随即加入鹿筋、酱油、绍酒、花椒水、高汤、味精烧开,然后用慢火偎炖5分钟,加入炸好的大葱,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熟鸡油和葱油出勺盛入盘中。

5.勺内放入高汤少许,加入精盐、味精烧开,用湿淀粉勾成米汤芡浇在“鹿头”上即成。

[工艺关键]

1.要选用水发鹿筋,摘净血污和腐肉。鹿筋先用高汤煨制入味。

2.葱要炸至金黄色、出香味,但不能焦糊。

[风味特点]

“葱油鹿筋”是吉林省创新菜肴之一。此菜主料选用梅花鹿筋,用吉林特产鸡腿葱调味增香,采用偎烧的技法制成。鹿筋滑润柔软,葱香味鲜适口,色泽金黄明亮。上桌时用碧绿的菜叶围在四周,上放胡萝卜刻制的鹿头,恰似群鹿鸣春。葱油鹿筋是吉林高档宴席中的头菜。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金钱鹿肉

[主料辅料]

鹿肉 l000克

芹菜 25克

猪肥膘肉 150克

味精 2克

鸡泥子 l00克

绍酒 15克

鲜榆黄蘑10株

熟猪油l000克

鸡蛋清 l个

湿淀粉 30克

精盐 克

[烹制方法]

1.将鹿肉用清水洗净,切成直径约2厘米的圆片,放入瓷盆中,加绍酒、精盐、味精。芹莱切成末,放入瓷盆中,一同腌制3小时。

2.每3片鹿肉、l片猪肥膘肉用竹签穿起来,可穿成10串,上展蒸15分钟。

3.用鸡蛋清将鸡泥子懈开,加精盐、味精、湿淀粉搅拌均匀,做成10个丸子。

4.将鲜榆黄蘑洗摘干净。在蘑菇中间切成方眼,将做成的10个鸡泥丸子,逐个放到榆黄蘑上,入屉蒸5分钟即成“金钱”。

5.勺内放热猪油烧至七成热时,将蒸好的鹿肉串放入油中全金黄色,捞出抽掉竹签,装入盘的中间,四周摆上蒸好的“金钱”即可。

[工艺关键]

1.鹿肉要蒸透入味。

2.蒸、炸过程注意鹿肉嫩度。

3.制作“金钱”要形象逼真。

[风味特点]

“金钱鹿肉”是黑龙江省传统名菜,选用梅花鹿肉为主料,鲜榆黄蘑等为辅料,通过蒸、酿、炸等技法烹制而成。此菜制作精巧,形如金钱,鲜嫩醇美,咸香适口。旧时关东地区商贾大宴,必见此菜,恭喜发财,图个吉利。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湘云烤鹿肉
〔主料辅料〕

鹿外背 750克

花椒水 25克

精盐 1.5克

味精 2.5克

料酒 2.5克

白糖 5克

〔烹制方法〕

1.把选好的新鲜鹿肉切成厚1厘米、长10厘米、宽5厘米的片,再加各种调料抓匀,约腌制二三小时。

2.备铁炉、铁叉、铁丝筚子一个。把铁丝筚子放在铁炉上,然后点炭调好火,当炭烧到无烟时,把腌制好的肉片放在铁丝筚子上烤成金黄色,肉熟取下。然后用刀切成斜长条装盘,即可食用。

〔工艺关键〕

1.用鹿的胸脯或大腿肉均可。

2.用急火快烤,边烤边用铁叉翻动,防止肉油滴入火中。

3.在每片肉上扎几个眼,易于成熟。

〔风味特点〕

1.湘云烤鹿肉,是将曹雪芹描写史湘云、贾宝玉烤鹿肉的情节现于今世的佳肴。2.湘云烤鹿肉对老弱病者最有补益。因其富含蛋白质、无机盐、脂肪等,并含有一定量维生素;肉质嫩于牛肉,尤以母鹿为佳。

3.此菜咸鲜甘香,色金黄,韧软可口,风味独特。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烧辣子百合狍肉
〔主料辅料〕

狍子肉 750克

龙泉酒 2克

百合 150克

酱油 10克

鸡汤 1050克

葱 l棵

湿淀粉 10克

姜 l块

于辣椒 5克

蒜 25克

精盐 8克

猪油 100克

味精 2克

糖色 5克

〔烹制方法〕

1.狍肉泡去血液切成3厘米见方的小块。辣椒擦净。百合洗净,葱姜块用刀拍松。蒜瓣稍拍。

2.用开水将抱肉稍烫,外皮见白捞出控净水。

3.勺内放猪油,九成熟时将狍肉下勺,炸成金黄色捞出。

4.勺内留底油,六成热下入葱姜蒜。辣椒炸成重黄色、添汤,放上龙泉酒,汤开撇去浮沫,下入酱油、糖色、狍肉,再开移至小火上,炖一个半小时下入盐、味精,九成烂时下入百合。百合烂后拣去葱、姜、辣椒,用旺火将汁收浓,勾芡,淋芝麻油出勺即可。

〔工艺关键〕

1.鸡汤没过原料3厘米即可。

2.边翻勺,边勾芡,收汁即可。

〔风味特点〕

1.百合性味甘,微苦,微寒。含有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份。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

2.此菜甜辣鲜咸,浓香扑鼻,颜色火红,明汁亮芡。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扒五丝熊掌
〔主料辅料〕

鲜熊掌………………1只 葱油……………15克

海参……………50克 咖哩粉…………15克

冬笋……………50克 葱段……………50克

火腿……………50克 姜片……………30克

熟鸡脯…………50克 花椒……………15克

鱼肚……………50克 高汤…………1150克

苹果…………250克 酱油……………25克

料酒…………300克 白糖……………25克

精盐……………5克 水淀粉…………25克

味精……………3克 虾子……………2克

花椒油…………25克 面粉……………10克

〔烹制方法〕

1.熊掌洗净用开水煮透,拔去长短小毛后,再反复洗煮去除腥味。用清水焖煮至能脱骨时,捞出用冰水浸泡。去骨头和趾甲后用天然冰水泡24小时。上火再煮至六七成熟时,加高汤(750克)、料酒(250克)、苹果(250克)、葱段、姜片、花椒,上屉蒸至软烂,去除苹果、汤及小料。

2.海参、冬笋、火腿、熟鸡、鱼肚分别切0.33厘米粗的丝。海参、冬笋用开水焯过,海参用葱油烧至入味,冬笋用虾子烧至入味,鱼肚用高汤(200克)焯过,再加高汤(50克)扒透入味。鸡丝用咖哩、面粉制成咖哩鸡,火腿也下锅烹制一下,五种配料丝整齐的围装在大盘的四周。加工好的熊掌入勺上火加高汤、料酒、酱油、白糖、味精、盐扒透勾芡,打上花椒油,装在盘的中间即可。

〔工艺关键〕

1.此菜选用冬季捕获的熊的前掌为好。烹调时要严格掌握火候与熊掌加工的各段工艺,去毛、骨及老茧,并保持熊掌的完整美观。

2.此菜要求用鲜熊掌,如较难得也可用于熊掌代替,用前需要发制。

〔风味特点〕

“五丝熊掌”选料细,做工精,色泽红润香浓鲜美,质地软烂,汁芡透亮。是秋冬两季不可多得的美食。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魔芋野鸭
[主料辅料]

野鸭1只……700克

魔芋豆腐……200克

 

豌豆尖………100克

胡椒粉…………5克

葱………………4o克

湿淀粉…………25克

姜………………20克

熟猪油…………50克

食盐……………20克

鸡清汤………1000克

味精……………3克

(烹制方法)

1.将野鸭宰杀放血,煺毛,除去内脏,洗净,剁去足爪,拍松,用盐15克在鸭内外搓揉均匀,入盆,加上葱、姜(拍松),上笼用旺火蒸至■烂。魔芋豆腐切成1厘米宽、5厘米长的一字条。

2.炒锅置旺火,注入沸水,下魔芋豆腐余过,取出入碗。用清汤300克浸泡。把蒸好的野鸭装人盘内。鸭肉汤滗入锅中,加鸡清汤700克、盐5克、胡椒粉、味精,下魔芋豆腐、豌豆尖,用湿淀粉勾芡,淋上明油,浇在野鸭上即成。

(工艺关键)

用湿淀粉勾玻璃芡,淋明油推匀,浇在野鸭上,提鲜增味。

(风味特点)

1.魔芋,多年生草本,以地下球茎供食用。相传起源于印度,云南所产能食用的有东川魔芋、疣柄魔芋。取其球茎,经刮洗后,切片煮烂,溶化到浓稠时,用石灰水点制而成魔芋豆腐。魔芋含葡甘聚糖,是一种半流质食用纤维,有刺激肠壁,帮助消化,对消除体内“尘渣”有特殊疗效,被誉力“肠胃道的扫帚”。当今欧洲兴起“魔芋热”,有“饭后一碗魔芋汤,保你苗条又健康”之说。2.魔芋入馔,大约是在明代以后。宋代《开宝本草》,警告百姓“毒猛不堪食”。到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已记载民间制作魔芋豆腐而食。滇黔地区用魔芋豆腐填入野鸭,鸭香嫩。魔芋滑糯,既有弹性,更兼柔润,咸中带鲜,胜似海参。
发表于 2009-4-24 09: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谢谢好菜谱您一个人的整理和总结,辛苦了!极大的方便了我们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银珠扒熊掌
(主料辅料)

涨发好的熊掌…1只 精盐……………5克

水发干贝……100克 绍酒……………40克

火腿片………100克 姜汁……………3克

净冬笋片……150克 葱段…………1.5克

水发香菇……150克 酱油……………6克

熟鹌鹑蛋………40个 清汤…………1500克

熟鸡腿…………4只 熟猪油………200克

熟猪肘子……750克 姜块……………35克

味精……………3克

(烹制方法)

1.将发好的熊掌用水氽两次,然后用汤杀一下捞出。稍凉,用刀片成3厘米厚的卧刀片(不能切断掌趾),与火腿片、冬笋片、香菇插花码在碗里。干贝去腰骨洗净,放在熊掌的两侧,熟鸡腿、熟猪肘子、葱段、姜块放在上面。兑入精盐、味精、绍酒和清汤,上笼蒸2小时。

2.下笼后,滗出汤汁待用,将熊掌轻轻摆到锅垫上,干贝仍放在熊掌两侧,去皮的鹌鹑蛋用竹签扎些眼,围放在熊掌干贝的周围,用盘扣好。

3.锅放火上,下入熟猪油。油五成热,兑入清汤和原汁汤、姜汁,放入锅垫,先旺火后小火扒至汁浓,去掉盘,拿去肘子,鸡腿、葱、姜、用漏勺托住锅垫,将熊掌、干贝、鹌鹑蛋按原样扣人扒盘中,将锅内汤汁浇在熊掌上即成。

(工艺关键)

烹制此菜关键在于涨发,先将干熊掌用冷水浸泡2天左右,使之初步回软,再用热碱水刷洗干净,去掉油腻和脏物。用清水洗一遍,放入冷水锅中煮沸半小时,再慢火焖两小时,捞出放入温水中褪尽毛,除去掌底的一层老皮,洗净放在盒中,加葱、姜、黄酒、花椒、清水上笼蒸至八成烂(约1~2小时)。从掌背开刀取出指骨(注意保持完整形状),然后换水,另加调料上笼蒸透即可,在蒸制过程中,要多换几次水和调味品,以除去异味,增加美味。

(风味特点)

熊掌又名熊蹯。《本草纲目》载:熊“冬月蛰时不食,饥则舐其掌,故其美在掌,谓之熊蹯。”“食之御风寒,益气力”。有食疗功效,被推崇为上八珍之一,为历代名宴佳品。但含有较多的胶元蛋白,弹性蛋白,在短时间内不易制熟。豫菜则以扒技之长,文武火交替运用,使烹制好的熊掌鲜香醇郁,烂而不腻,成为中州高级宴席之头菜。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1: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火腿扒鹿筋

(主料辅料)

干鹿筋………200克 绍酒……………5克

火腿…………500克 湿淀粉…………10克

菜心……………75克 奶汤…………400克

精盐…………7.5克 熟猪油………150克

味精…………2.5克

(烹制方法)

1.将发好的鹿筋先裁成6.5厘米长的段,再片成片。火腿切成长方形的片。菜心一破四片,放开水锅中蘸一下。

2.锅垫放在盘上,将火腿铺在侧面,再将鹿筋顺着当中先铺一行,然后铺两边,其余垫底,呈三搭头形状。

3.炒锅置火上烧热,放熟猪油,加奶汤,放入铺好的锅垫,兑入精盐、味精、绍酒,用旺火扒至汁浓入味时,扣入盘内,以菜心围边。将汁滗入炒锅移至火上,汁沸,下湿淀粉勾流水芡,汁浓起锅,淋入盘内即成。

(工艺关键)

1.干鹿筋先放凉水中泡一夜,泡透后放入大容器内用宽水煮,小火微开,待煮软后即可放在水中除去腐烂发黑的部分,撕去附在上面的筋膜,再用温水洗净,放入原来的容器内,加葱、姜、料酒、上火煮约1小时,捞出在凉水中冲漂,以去异味。存放时用凉水泡上。

鲜鹿筋可以省去泡发工序,直接上火煮,其他工序与涨发干鹿筋相同。

2.制奶汤选用鲜味足,元腥膻气味,蛋白质与脂肪含量丰富的动物性原料,放在冷水锅中煮,使蛋白质与脂肪溶于水中成为鲜汤。煮汤时应用大火,长时间煮。煮汤的水应一次加足,中途不要加水,不可先放盐。不能用铁锅煮汤(以防汤色灰暗)

(风味特点)

鹿筋有补筋骨,益元气之功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腰部挫伤,四肢乏力的良药。据《本草纲目》记载,鹿筋有治疗“劳损续绝”之功用。“火腿扒鹿筋”是选用梅花鹿的筋,经过发制,泡洗等工序,辅以火腿等辅料,扒制而成,成菜汁白似乳,滋质醇厚,咸鲜味美,适口为珍。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盘 兔
〔主料辅料〕

净兔肉………400克 葱白……………25克

窝丝面条……150克 胡椒……………2克

白萝卜………100克 清汤…………l50克

精盐……………3克 熟猪油………750克

味精……………2克 (约耗50克)

鸡蛋清…………2克 花生油………750克

湿淀粉…………25克 (约耗50克)

〔烹制方法〕

1.将兔肉、白萝卜分别切4厘米长,0.1厘米粗的细丝,鸡蛋清,湿淀粉(20克)调成稀糊,把兔肉丝放入抓匀。葱白切成丝。

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将窝丝面条15克放在特制漏勺内,下油锅炸至鸟巢形,呈柿黄色时捞出,共制10个。

3.净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四五成热放入兔丝过油,氽透后倒入漏勺沥油。

4,炒锅留少许熟猪油,旺火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葱丝炸一下,再先后投入萝卜丝,兔丝,随即下入精盐、味精、胡椒粉,翻两个身使调味均匀。添入清汤,用绍酒把湿淀粉5克稀释勾芡,待汁浓时,盛入鸟巢内装盘,即可食用。

〔工艺关键〕

1.兔丝顺其肉的纹路切,这样上浆及烹制时,兔丝不会断碎。

2.兔丝过油,锅要净,先在火上烧热,后用油涮,再重置火上,放入凉油,待四至五成热时即可下入兔丝,滑的时间一般为1分钟左右。

〔风味特点〕

“盘兔”为古菜名。系以免肉切丝烹制成熟,配以萝卜丝,葱白丝等调料。盛人炸好的鸟巢形的细面条上,故名。此菜在北宋年间就已成为冬令野味名肴。《东京梦华录》将其列冬月之首,传至南宋,人们称为“盘兔糊”,作为“贵官家品件”之一,登上了达官显贵的大雅之堂。元代忽思慧称它为“珍奇异馔”而载入《饮膳正要》,成为元代官廷食品,至明代,开国宰相刘基又将其收入《多能鄙享》的“烹饪法”中,仍在各地流传食用。一个菜肴,经三朝而不衰,历千年而不废,足见其风味宜人,此菜鲜嫩香辣,风味特异,实是古传名肴。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1: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试量集狗肉

Maybe this can be use on Coyote

〔主料辅料〕

狗肉…………10千克 桂枝……………10克

精盐…………250克 荜拨……………10克

酱油…………150克 良姜……………10克

砂仁……………10克 白芷……………10克

豆蔻……………10克 八角……………10克

草果……………10克 花椒……………10克

陈皮……………10克 建曲……………10克

小茴香…………10克 老汤…………5000克

丁香……………10克 火硝……………5克

[烹制方法]

1.将狗肉前后腿卸下,再顺脊骨劈成两扇,每扇剁成5块,用刀在肉上均匀地划出刀口,放清水中泡出血水,捞出沥净水分。

2.锅放旺火上,添入老汤,烧至将沸,下入狗肉和调料(火硝除外)汤开后撇去血沫,将火硝点燃,烧一半放入锅内汤中,使各种杂质聚结一起后撇出。盖上锅盖,用小火焖煮约1小时,将肉上下翻一遍,继续焖煮。冬天煮十成熟,夏天煮八九成熟。头一天晚上将肉煮好,渍至第二天早上出锅,整齐放好。食用时用手撕着吃。

[工艺关键]

1.宰杀狗是个关键,狗血一定要放净,只有这样做出的狗肉才不膻不腥,而且味美可口。

2.狗肉煮好,要在卤汁中浸泡一宿,使之入味。

[风味特点]

1.“试量集狗肉”是豫东鹿邑县著名的风味佳肴,以肉烂味美闻名全国。相传,两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赶至现鹿邑县试量集郎庄东地,累得精疲力尽,见一老翁赶一青牛在犁地,忙向老翁求救。老翁让他躺在墒沟里,自己仍挥鞭犁地。须臾,王莽的闻龙犬赶到,到处乱闻,乱扒,眼看要找到刘秀。老翁扬手一鞭,闻龙犬当即死去。老翁随手将犬尸拖到墒沟里,用外衣盖住。此时,王莽带领人马赶到,问老翁可曾看到一人和一犬跑过去?老翁故意错指方向,把王莽骗走。刘秀得救,谢过要走,但饥饿难耐。老翁便将闻龙犬收拾好,煮给刘秀吃。刘秀边吃边夸好吃,后来村民赶来,见有一锅肉汤和剩下的狗肉,大家把肉分吃了,都觉得比平常的狗肉好吃。于是,把肉汤抬回村里,用此汤再煮狗肉,依然好吃。后来刘秀当了皇帝,想起落难时吃过的狗肉,便传旨把试量集的狗肉送进宫来。他边吃边品道:“天下美味孤吃够,吃不够试量的好狗肉。”从此,试量集的狗肉天下闻名, 2000年来久盛不衰。

2.试量集狗肉制作方法古朴,烹制时配有多种香料,并加少许火硝,用小火焖煮。成菜色泽红润,手捻为丝,浓香扑鼻,没有腥味,久贮不腐。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1: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核桃仁烧鹿茸
〔主料辅料〕

水发鹿茸……500克 精盐……………5克

核桃仁………100克 味精…………1.5克

湿淀粉…………10克 姜末……………5克

头汤…………150克 酱油……………10克

熟猪油………100克 绍酒……………10克

〔烹制方法〕

1.将涨发洗净的鹿茸,放开水锅内氽透捞出。加工去皮的

核桃仁,也入锅内众透捞出,同鹿茸放在一起待用。

2.炒锅放旺火上,添入热猪油、头汤,加入精盐、味精、

姜末、酱油、绍酒,放入鹿茸、核桃仁一起烧透,放湿淀粉勾流

水芡收汁,盛入盘内即可。

〔工艺关键〕

头汤,亦称原汤,原汁汤。制汤的主要原料是猎骨头,猪肘肉、整白条鸡(鸭)和水。汤料与水的比例是1:3,即500克汤料,添1500克水,制成净汤750克。各种下锅汤的比重为猪骨头50%,猪肘肉、白条鸡(鸭)各25%。将汤料清洗干净下冷水锅,先下猪骨头,后下鸡(鸭),最后下猪时肉,用旺火烧开,汤撇去沫。捞出汤料,用清水再洗一次下汤锅煮,待肘肉、鸡(鸭)肉煮至八九成熟,能将骨肉剔开时,捞出汤料,撇净浮油,即为头汤。

〔风味特点〕

“核桃仁烧鹿茸”是河南西南一带的风味名品。“鹿茸”指鹿茸菌、即珊瑚菌,是产于豫西南伏牛山区的一种菌类植物。与动物原料鹿茸有别。因其菌柄初生时,从地面平展分叉,形似鹿之稚角,故名“鹿茸”。其质味类似猴头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鹿茸赛鸡的美誉。此菜脆嫩鲜香,稀少珍贵。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鸡米鹿筋
〔主料辅料〕

干鹿筋………250克 蒜片……………10克

鸡里脊肉………50克 胡椒粉………0.5克

净冬笋…………50克 碱………………3克

鸡蛋清…………2个 精盐……………2克

湿淀粉…………15克 绍酒……………5克

净葱……………10克 味精…………3.5克

姜末……………5克 鸡汤…………250克

熟鸡油…………25克 熟猪油………750克

花生油………1000克

〔烹制方法〕

1.用火燎去干鹿筋上的鹿毛。洗净后,剁成长16.5厘米的段。将炒锅置于微火上,倒人花生油烧到二三成热,放入鹿筋约炸15分钟,炸到鹿筋弯曲、起泡并较透明时,捞出沥去油。将炸过的鹿筋放在热碱水(开水1000克加碱1.5克)盆里,盖盖儿,泡1小时后洗去油污,将水滗出。再用同样的热碱水泡洗一次,然后用开水泡10分钟取出。将每段鹿筋竖着破成两半,放在开水锅里永一下,再浸泡在凉水里待用。

2.将鸡里脊肉剔去筋,切成0.33厘米见方的鸡米,放在碗里,加入鸡蛋清、精盐0.5克、味精1克搅拌均匀。冬笋切成长4.95厘米、宽1.65厘米的片。葱竖着破开,切成长3.3厘米的段。

3.将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到四五成热时,将发好的鹿筋挤去水放入砂锅中,约炸1分钟,捞出放在盘里。炒锅内留熟猪油150克,待油温降至三四成热时,投入拌好的鸡米,用手勺翻搅着滑约1分钟。然后倒入漏勺中沥去油。

4.将炒锅再置于旺火上,舀人熟猪油25克烧热,下入葱段、姜末、蒜片,偏出香味,随即放入鹿筋、鸡汤、精盐1·5克、绍酒、味精2.5克、胡椒粉及冬笋片。待汤烧开后,边晃动炒勺边放入调稀的湿淀粉勾芡,再将炒好的鸡米均匀地撒在炒锅内,淋上熟鸡油即成。

〔工艺关键〕

1.鸡米滑油时采用热锅温油操作,不易扒锅。

2.勾芡后翻勺不宜过多,过多,油、芡混合不亮,菜肴形状易于破碎,失去整齐美观,浆糊脱落,破坏质感,影响菜肴质量。

〔风味特点〕

1.鹿筋味甘,性平。含有蛋白质30.2%、脂肪、灰分素等。具有补肝、强筋、补血的功效。它多为干制品,是肴馔中的珍贵原料。

2.清·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曰:“鹿筋难烂,须三日前先捶煮之,绞出臊水数遍,加肉汁汤煨之,再用鸡汁汤煨之;加秋油(酱油)、酒、微芡收汤,不搀它物,便成白色。用盘盛之。”

3.此菜色白汁亮、柔软滑润、鲜嫩醇香,是一道久负盛名的菜肴。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2: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红煨熊掌
[主料辅料]

*2熊掌2只……1000克 味精…………1.5克

干贝……………25克 胡椒粉…………1克

小白菜苞………16个 葱………………50克

母鸡肉………1000克 姜………………50克

猪肘肉………l000克 杂骨汤………1500克

绍酒…………150克 鸡油……………15克

精盐……………15克 芝麻油…………15克

酱油……………50克 熟猪油…………50克

[烹制方法]

1.熊掌清洗干净,放在垫有竹算子的冷水锅内烧开煮过,连煮二次,除去腥膻味,用冷水浸凉,漂在清水中,干贝除去老筋洗净。葱、姜拍破,小白莱苞洗净。

2.将猪肘肉刮洗干净,鸡肉洗净,均切成大块,下人开水锅氽过捞出,用清水洗去血沫,放入垫有竹算子的砂锅里,加入干贝、绍酒、葱25克、姜25克和清水2500克,用旺火烧开,撇去泡沫,改小火煨至酥烂,煮成浓汤约1250克,过箩筛待用。

3.炒锅内放入杂骨汤、绍酒、葱25克、姜25克,再将熊掌放人,烧开氽过,以除净腥膻异味。在砂锅内垫上竹算子,放入熊掌(掌心向上),倒入煨好的浓汤,用小火煨至熊掌酥烂,加入精盐14克、酱油,冉稍煨一会,取出熊掌盛入深盘中,浓汤内加入味精、胡椒粉,收浓汁,盖在熊掌上,淋入芝麻油。

4.炒锅置中火,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下入白菜苞、精盐1克,煸炒熟后,出锅拼在熊掌周围,淋上鸡油即成。

[工艺关键]

涨发熊掌,先用凉水泡一夜,换水煮3-4小时,试着用手捏住几根毛能拔下来时,便可捞出放在温水中拔毛,然后剥去掌底粗皮,用凉水冲洗干净,放容器内,加葱、姜、料酒焖煮,至大骨棒松软,置温水中拆除掌骨、爪尖,再用水冲数小时,以去掉腥臊气味,即可使用。

[风味特点]

熊掌为“八珍之一”,古人已知其美,孟子《告子上》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红煨熊掌是湘菜中的传统名菜,掌肉酥烂,柔糯鲜香,常作为高档筵席的头菜。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2: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s Are Calling!
沛公狗肉

Try this on Coyote

(主料辅料)

净狗肉………1250克 甲鱼1只……650克

绍酒……………75克 白糖……………10克

精盐……………15克 味精……………2克

姜片……………30克 葱白……………50克

花椒……………15粒元茴……………5克

酱油……………50克 硝水……………25克

(烹制方法)

1.狗肉洗净,切成3.5厘米见方的块,放人盆中,加入精盐10克、绍酒25克、姜片10克、葱白15克、硝水,拌匀后腌2小时,用清水浸泡1小时,人沸水锅中伸水后再洗净。

2.狗肉放人砂锅中,底垫竹算,加清水、绍酒50克、酱油、精盐5克、白糖、葱白35克、姜片刀克,元茴、花椒用纱布包好),上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加盖转中火烧至狗肉八成烂。

3.甲鱼宰杀去血,人热水锅中浸烫至能将背壳取下时,刮去黑膜,去壳及内脏,净洗切成3.3厘米的块,人沸水锅中出水,再用清水洗净,放人砂锅中。把甲鱼蛋煮熟去壳,围在甲鱼的四周,甲鱼壳盖在肉上,盖上锅盖,同狗肉一起炖至酥烂,拣去葱姜、元茵、花椒包,加人味精即成。

(工艺关键)

1.狗肉以黄狗之肉为佳,黑狗次之,白狗味腥,不堪人馔。

2.大火烧开,文火慢炖,连砂锅上桌,趁热食用。

(风味特点)

1.狗,古称地羊,列六言之一。几千年前的周秦时期,狗肉已成为宫廷宴饮,祭把大典上的一味常馔,并有专养供食之狗。《史记·樊哙列传》曾载: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传说汉高祖刘邦最喜食樊哙煮的狗肉,天天去吃,从不给钱。一天,樊啥为躲开刘邦,到湖东夏镇去卖。刘邦闻讯赶去,遇河受阻,忽然河面游来一老鳖,驮刘邦过河,找到樊哙,刘邦抓起狗肉就吃,回去时,又一起乘鳖过河。事后,樊哙把老鳖宰杀和狗肉一同煮卖,不料肉味格外鲜美,人人争相仿效,此菜很快流传开来。

2.元·大德年间,樊哈后裔樊信,在徐州开“樊信狗肉店”,据说仍用“鳖汤”煮肉。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去北京任职,夜寝徐州,忽然夜风带来阵阵扑鼻奇香,晨起循之而去,方知是樊信煮的狗肉出锅。品尝痛饮之际,乘兴挥毫题“夜来香”三字相赠。樊信制成匾额,正配上前辈留下的“地羊人馔沛公留,误食鳖肉异香出”的对文。从此,狗肉店门庭若市。无,明。清及民国时期,狗肉菜的品种和配菜格式也是从简到繁,从单一到多种原料,从单一菜而发展成十几只合理配备的“狗肉席”。现今,徐沛仍有很多名店专营狗肉,使这一传统名撰历代受人喜爱。

3.此菜用砂锅炖制而成,保持原汁原味,肉香酥烂,甲鱼酥软,异常鲜美,冬令常吃此菜,能安五脏,益元气、暖腰膝,补五痨七伤等,堪称润补佳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5-4-30 21:21 , Processed in 0.077401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