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楼主: 野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11-17 1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社会的"救世箴言"
  现代社会的《资治通鉴》
  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
  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要对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不能不说个别的历史已用处甚微。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才能在研究历史时,不仅得到乐趣,且有所裨益。

点评
  --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
  《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单独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
  《全球通史》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史代表性作品,论述自人类起源至本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文明。本书改变了世界史研究中"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体现当代意识的全球性观念。


  --《纽约时报》
  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会使我们特别注意到将来。


  波里比阿
  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意大利和利比亚发生的一切与亚洲和希腊发生的一切密切相关,所有各种事件,最终又归于一个结局……因此,要对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不能不说个别的历史已用处甚微。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才能在研究历史时,不仅得到乐趣,且有所裨益。
  

  当代世界的痛苦就如产妇分娩时的阵痛,一个规模空前的人类社会正在如此巨大的痛苦中诞生……我们目击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全球性,把我们目击的重大事件与过去的、有史以来的一切重大事件区别开来的也正是全球性。
  埃廷尼•吉尔森


发表于 2012-11-17 12: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致读者


  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

    每个时代都要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节奏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例如,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是在西方主导的历史观中成长的,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世界里。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之后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世界地图上欧洲殖民帝国的消失就证明了这一点。地图上许多地方的名字和颜色都发生了剧烈变动,从而显现出20世纪中叶涌现出来的这个新世界。

   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随着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世界却已经完成了其从旧到新的转变。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历史协会和《世界历史杂志》的讨论以及本书第1版的出版已经一一证实了这种转变。

   这又把我们带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本书第1版问世才30个年头现在就又要出版面向21世纪的新版本呢?答案与出版第1版的理由是相同的,还是那句话:新世界需要新史学。20世纪60年代的后殖民世界使一种新的全球历史成为必需,今天,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世界同样要求我们有新的史学方法。

60年代的新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殖民地革命的产物,而90年代的新世界则正如教皇保罗六世所言,是“科技的神奇影响力”的结果。科技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难以抗拒的影响令人信服地证明着它的存在。20世纪后半叶的学生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脸困惑地趴在木制书桌上想,如果这时遭到了核弹的袭击,这些脆弱的东西怎么会抵挡得住呢?

   这一代的学生不仅要面对威胁人类生命的新危险,还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威胁地球母亲生存的危险。海洋地理学家雅克·库斯托(Jaques Cousteau)已经发出警告:“在20世纪这100年里人类对地球造成的伤害也许比以往全部人类历史时期还要多。”1与此相似,环境保护组织“世界观察机构”也在其1989年的总结报告中说:“到1999年,真正决定人类命运的时刻就要来临。随着世界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要么团结起来共同扭转危机,要么就将陷入环境恶化和社会解体的恶性循环。”2    出于对物种和星球毁灭的黯淡前景的悲观看法,诸如《美国世纪的终结》、《世界的终结》、《未来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等一系列著作已经相继出版。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过是长长的物种链上小小一环的话,这些令人沮丧的书名也许是对的。现在地球上大约有4000万植物和动物物种,而在此前的不同时期曾经有50亿到400亿个物种。也就是说,只有1‰的物种存活了下来,而99.9%的物种都灭绝了。这一纪录似乎为目前上述“终结”系列著作的热销提供了统计学上的支持。

    不过,这种统计却是误导性的,因为在人类物种和所有灭绝了的物种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后者的灭绝主要是因为它们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冰川世纪中发生的那些变化。相反,被赋予了高级智能的人类物种则能够通过使用火种、缝制衣物、建造房屋等方法让环境适应自己的需要。因此,人类物种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使环境适应于自己需要的物种,他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奴仆。

    主人和奴仆之间的关键差别可以用人类和天花之间关系的变化来清晰地说明。天花病毒是所有疾病中最令人恐惧的一种,它最初出现在至少2000多年前的远东,8世纪时被传到欧洲,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又散布到美洲。随着欧洲人在其他大陆上的移民,天花病毒杀死了无数缺乏免疫力的海外人口。美洲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以及波利尼西亚和加勒比海岛上的居民都因此而遭遇了种族灭绝的惨祸。其实天花病毒也曾在欧洲肆虐,并最终吞噬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其破坏程度与瘟疫相当。

    对天花病毒的征服开始于1796年。那一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发现接种或感染了牛痘的病人对天花有免疫力。如今人类已经完全能够控制天花病毒了,只有几个种类的天花病毒被隔离在美国和俄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最后一次天花病例出现在1977年的索马里。1980年人类宣布天然的天花病毒已被根除。

    科学家一度建议把实验室中的几个天花病毒样本也彻底根除,以防止它们传播开来。但是人们延迟了做出这一决定的时间,因为这些病毒可能会对将来的研究有用。现在科学家已经制造出无害的天花DNA片段,并有完整的基因草图可供研究,这样天花病毒的样本存留与否也就无关紧要了。


1996年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执行董事会决定于当年的6月30日销毁全部残存的天花病毒。至此,这一长期以来折磨人类的病毒杀手已经被镣铐锁牢,等待它从前的受害者确定一个日子来处决它。由此可见,人类俨然已经成为生物和非生物世界的统治者。

    物理学家沃纳·海森伯格(Werner Heisenberg) 总结说:“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地球上只面对自己,而不再有敌人或伙伴。”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讽刺却在于,这种主导性正是当今全球病态和恐惧的根源。在消除了所有可能的对手以后,人类不再面对任何敌人,我们面对的只有自己。

    这种新的与内在的自我(而不是外在世界)的对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要求人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事实证明,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但同时它还要求用正确的伦理导向来确保知识被运用于正确的方向和目的。在科技革命兴起的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曾提到过科技革命的潜力,也警告过它可能带来的危险。他热情洋溢地赞美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也提到,这一追求需要用“人性和慈善”来加以引导,而且追求它的目的也不应该是“为了自得其乐、争强好胜、高人一等、追逐名利、争夺权位,或其他任何类似的卑微目的,而应该是为了改善生活。”3

    我们可以在每天的电视节目以及福特罕姆大学(Fordham)的年度报告《社会健康指数》中痛苦地发现,我们对于培根的警告忽视到了何种程度。上述报告是在青少年自杀率、失业率、吸毒率、高中学生辍学率以及住房占有率等统计数字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它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美国社会健康指数从1970年的75点降到1991年的36点——就连该年度报告的主编都称这一下降是“可怕的”。

    社会状况这一“可怕的”恶化并不只限于美国。海洋地理学家雅克·库斯托从早7点到晚7点在巴黎散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点。他散步时带了一个计数器,“每当我遇到人们向我推销我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我就按一下计数器,结果一天下来我总共按了183次。”类似库斯托的这种经历俯拾皆是。无论是在巴黎、雅典,还是在洛杉矶、墨西哥,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但是,作为一个勤于思考的科学家,库斯托由此开始探究这种个人经历的社会意义。他在调查中总结出:“控制这种破坏性的消费主义不是个人的义务,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不是生态治国论者,绝不是。但是当你在街上开车看见红灯的时候,你会停下来。你不会认为红灯试图限制你的自由,相反你知道它是保护你的。那么为什么在经济学中不会有同样的事情?……责任要靠社会机制而不是个人美德来维系。”4

   库斯托在《消费社会是我们的敌人》一文中得出的这一结论是很重要的,因为消费社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例如在中国,当毛泽东在1949年执政时,社会上流行的是“四大件”:自行车、收音机、手表、缝纫机。此后,随着人们的消费期望不断高涨,后来变成了“八大件”,增加了彩电、冰箱、摩托车等。如今,这一单子还在不断加长,近来增加的大件是汽车。汽车在第三世界亿万“贫苦人民”中已经成了社会地位的标志。在1990—2000年之间,印尼的汽车拥有量从272 524辆增长到675 000辆左右,印度从354 393辆增长到 1 100 000 辆,而中国则从420 670辆增长到 2 210 000 辆。5

    环保主义者非常担心这些不断增加的数以百万辆计的汽车对全球空气的影响。但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则指出:是西欧人发起了工业革命并随后污染了全球的空气,现在他们不能又让这些“贫苦的人”固定在“永远贫苦的人”的地位上。6  在今天和可预见的将来,这些发展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不能不面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时候。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人类存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当培根强调新兴的科学必须被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名利、权位时,他已经直面了这一问题。培根还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以下问题:难道人类非得变成经济动物,只知道专注于膨胀的胃和膨胀的银行户头?

    任何社会的第一目标都必须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食物、住所、健康、教育,因此必须首先提高经济效率以使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如果这些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难道人们还必须无视个人、社会和生态的代价而一味强调经济生产率吗?对于这个基本问题人类尚未给予应有的思考。也正是因为缺少对这方面的考虑,才使得盲目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在全球泛滥,正如库斯托在巴黎散步时所发现的那样。

    这种盲目的状态不可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因此人类现在正在“被迫地”致力于找到避免成为“经济动物”的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正致力于寻找一个“伦理指南针”来引导技术的发展。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遭遇的最大挑战。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利用其超群的智力主宰了环境,从而获得了他在地球上的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这一地位的获得,以及随之而来的遍布世界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人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一挑战要求他从聪明的灵长类转化为明智的人类——即从聪明转变为明智。

    在以下的章节里我们将会看到,正如在过去反复经历并成功地应对了一系列挑战一样,人类也正在应对今天的挑战。因此处于21世纪前夜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实验和革新,而当今遍布全球的变革则见证了这种革新的广度和重要性。例如在中国,坚定的革命者正在摸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前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什梅廖夫(Nikolai Shmelev)建议他的同胞不要害怕失去他们“意识形态的纯洁”。7即便是在占全球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资本主义本身也正在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出现。这包括强调不受约束的自由企业制度的美国形态、强调福利国家和工人参与决策的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形态,以及融合了国家计划经济、终身雇用制和政府资助等特色的亚洲经济形态。

     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地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哪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意义的。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式的悲观预言,现在到了对现存的实践和机制做一个冷静的再评价的时候了,我们应当保留那些行之有效的,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这正是当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去做的。也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本书才有了这个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于这一再评价的过程,从而实现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抛弃他所反对的“卑微目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
发表于 2012-11-17 12: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通史》-《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1971年,世界为发现塔萨代人而感到震惊和兴奋,塔萨代人是一个以采集食物为主、由27个人组成的部落,他们一直在菲律宾绵兰老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这里,该部落的祖辈至少过了六个世纪类似的生活。


这一小群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根本没有侵略性。他们没有关于武器、敌意、愤怒或战争的词汇。自从与外界接触以后,他们立即采用了菲律宾人的大砍刀,因为大砍刀比他们用以采集食物、砍伐树木和劈砍灌木丛的石器要好。但是,他们拒绝了长矛和弓箭,因为他们不可能用这些东西采集食物。他们把采集的所有食物(薯蓣、水果、浆果、花卉、鱼、螃蟹、青蛙) 都精确、公平地分给部落的每个成员。

塔萨代人大发现意义深远。因为他们是食物采集者,这与农业革命以前的全人类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这与人类历史中80%多的时间以前的全人类是一样的。如果在数万年中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像塔萨代人一样爱好和平,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接受人类天生就是好战的这一普遍说法。

不幸的是,世界在了解塔萨代人情况的同时,在新几内亚,另一群人即由30组成的芬图人也被发现了。这些部落成员是凶猛的斗士,他们常常实用弓箭打仗。具有历史意义的是,类似塔萨代人和芬图人的矛盾也出现在美洲印第安人中。科曼奇人和阿帕切人将他们的孩子培养成战士,而霍皮人和祖尼人则让他们的孩子过着和平的生活——现在依然如此。

因此,这就让我们考据人性的本质所在。


历史记载表明人类天生既不爱好和平,也不爱好战争——既不合作,也不好战。不是人的基因决定他们怎样行动,而是社会教他们怎样行动。


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心理学家阿尔贝特•班度拉曾断言,人性是“ 一种巨大的潜在力,它可能受社会的影响而形成各种类型。

……侵略性不是人类必然的、不可改变的一面,而是社会中助长侵略性的环境所导致的结果”。

对我们大家来说,人性的问题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战争已变得更具杀伤力,也变得更加频繁。在占人类历史大部分时间的旧石器时代并没有多少战争,因为采集食物食物的小群体只能利用那么多领土。他们如果试图占领邻近群体的领土将会一无所获。事实上,他们拥有的一切都会丧失,因为流血的战争在某个时刻,在如此之少的人分散居住在全球各地的时刻,完全可能毁灭人类。

所有这一切因农业革命的到来发生了变化。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口增加了,村庄发展成城市,城市发展成拥有大宫殿、大神殿和积累财富的帝国。这时,由於要为许多事情而战斗,战争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变得越来越具毁灭性。被佩带短箭的罗马士兵刺死和被穿着沉重盔甲的中世纪骑士刺死的人尽管比较少,但到现代,大屠杀已变得很普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8400万军人和1300万市民被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杀人数达到1.69亿军人和3.43亿市民。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的数量将会急剧猛增。由30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于1985年9月报道说,核攻击的直接爆炸和辐射作用不仅将夺去数亿人的生命,而且世界50亿人口中的10至40亿人也将饿死。这将是“ 核冬天”造成的结果,那时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的乌黑色的烟云将笼罩地球,使全球的作物失去太阳的光和热。

历史留给我们的重大教训是,这样的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它们的发生不是因为人性,而是因为人类社会。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人也可以改造人类社会。这就是人类学者阿什利•曼塔古下面这一有光人性的论断的要点:“ 当然,我们生来就具有以遗传为基础的指导许多种行为的能力,但是,使这些能力变为才能的方法取决于人们接受的训练,取决于学习。……我们真正的遗传在於我们塑造自己——不是我们命运的创造物而是我们命运的创造者——的才能。”
发表于 2012-11-17 12: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摘自《全球通史》)


每个文明中都不乏厚古薄今的诗人和思想家。他们认为史前时期的人是未沾染上文明的不良影响的“高尚的野蛮人”。很久很久以前,“在天地之初”,在令人惊叹的人类生存的初期,人间是一个乐园。在印度史诗中就有赞美田园诗般的过去的段落,称颂当时种姓制度并不存在,人类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同样,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诗人赫西奥德也有过同样的描述,他先描绘了很久以前的黄金时代,然后又历数了从白银时代和黑铁时代一直到作者所处的悲惨的现时代的人类不断衰落的命运。

    人类最初生活在乐园这一观念是有某些史实根据的,就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而言,文明时代到来之前的部落成员在获得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方面享有充分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经济权利平等和社会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时代村社的特征。但是当部落成员变成农民之后,他们就不再享有自由获得土地的权利,也不再享有自己的全部劳动成果。他们的具体义务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但受盘剥的最终结果则是无论在哪儿都一样。在按国家、教会、地主和高利贷者的要求支付完租税之后,农民所剩下的只及他们劳动成果的一半或更少,而这则只够他们勉强维持生活。历史学家估计,在全球各个文明中,上层统治阶级仅占总人口的1%-2%。然而,他们不论在哪里都占有整个种族收入的一半到三分之二。这一悲惨事实说明了为何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农民起义以及沙皇俄国为何被1801至1861年间的1467次起义摧毁、农奴最终获得解放的原因所在。

    文明的到来使得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新石器时代的村民也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一些制约。但是到了文明时代之后,原先的部落首领和头人已被国王或皇帝所取代,被无所不在的官吏,如宫廷大臣、行省和地方官员、法官、教士和会计等所取代。同帝国行政机构关系密切的是教会统治集团,该集团的产生也是文明的一个根本特征。被称为“全职专家”的祭司代替可以前曾是“业余专家”的萨满,这为官方神学的产生和祭司统治集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种神学和祭司集团都是为维持现存的社会制度服务的,它们赋予政治制度和政治领袖以神的制裁力和神的属性。例如,埃及的法老就不仅是其国家的统治者,而且也是“活着的神”。这种神权和世俗权利的结合给社会现状以强有力的信仰支持,因为很少有人敢冒既在今生遭受当即被处罚的危险,又在来生遭受永久被处罚的危险。

    这种由文明引起的文化变化是根本和持久的。新石器时代村社的文化是自主的和单一的,所有的成员都具有同样的知识、同样的风俗和同样的见解,且其生活方式也不由外界决定。但是随着文明的到来,一个远为复杂的新社会出现了。除了村社农民的传统文化外,现在又有了种种新文化,即通晓神秘书写艺术的书吏的文化,知晓上天秘密的祭司的文化,擅长绘画和雕刻的艺术家的文化和懂得如何与沙漠和大海以外地区交换商品的商人的文化。因此社会也不再只有单一的文化,而是形成了所谓的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传播于城市的学校、寺庙和宫殿之中;俗文化则存在于乡村之中。雅文化通过哲学家、神学家和文人学士以书面形式流传;俗文化则在目不识丁的农民中口口相传。

    各种文明的雅文化和俗文化虽然其具体表现各异,但其本质却很相似。就雅文化而言,它们都以诸如印度的《吠佗》、佛经,中国的诸子经典,以及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这样的“圣书”为基础。由于这些经文是知识的基础,因此它们主导着教育。任何想要取得成功的人都必须记住大部分经文。这些圣书还被用来向人们灌输忠诚和服从的思想。任何拒绝接受官方学说或反对社会制度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不赦之罪,今生来世均将受到惩罚。在所有的雅文化中“地狱”占据着极为突出的地位,它是那些敢与反对世俗或宗教首领的人的永久集中营。

所有文明的俗文化也都基本相同。各地农民都拥有相当多的关于饲养牲畜和种植植物的实践知识。他们都把勤劳看作美德,轻视身体虚弱、极易疲劳的城里人。所有的农民都想拥有一块土地、几头牲畜和基本的种田及做工的工具,因为这些东西意味这独立和安全。为了得到它们,所有的农民都曾经并一直在顽强地抵制外来干涉,不论它是来自地主,还是来自当时政府性质的机构。不过乡村的公共生活和公共关系则正好与农民这种“粗鲁而朴实的利己主义”相抵消:好的邻居不仅乐于帮助邻居盖房子,参加乔迁宴请、丰收节庆和其他社会活动,还总是乐于给予他们急需的帮助和同情。

    雅文化和俗文化之间的关系通常会很紧张。一方面,农民有优越感,认为乡村生活和农业劳动与城市生活和各种职业完全不一样,从道德上看是“富裕的”。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又隶属于城市。地主、税吏、祭司和士兵通通都来自城市,他们的傲慢和专横十分清楚地表明谁是统治者、谁是被统治者。虽然显贵们实际上是靠剥削农民才过上富裕生活的,但他们却把这说成是由于他们自身智力和品德较高的缘故。几千年来,显贵们的这种看法不可避免地在农民的心里扎下了根,致使他们变得卑贱和顺从。

    显然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反动,不过文明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尽管存在着这些不公平和剥削,历史仍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与工业革命很相似:工业革命最初导致了令人痛苦的社会分裂和人类苦难,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却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生活福利。文明的到来也是如此:新石器时代中一般部落成员过的生活很可能比文明社会中一般农民或城市工人过的生活更完美、更自在,但恰恰因为部落文化是轻松闲适、毫无紧迫感的,才造成它的成产力也是比较低的。因而尽管税吏、祭司和地主的要求是苛刻的,但他们也有效的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各大河流域农村人口的剧增便是生产率得到提高的确凿证据。而且生活标准也随人口的增加而提高。世俗的、宗教的最高统治者和高级官员普遍都能享用到各种食物和酒,并享有华丽的服装和豪华的宅第,这是部落首领们永远都无法想像的。新兴的中产阶级—商人、书吏、低级官员和教士---也能过上和今天的中产阶级差不多的舒适优越的生活。甚至就连普通民众的境况---如果不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而从物质方面看---也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

    因为有了书写这门新艺术,文明社会遂能使知识不断累积并代代相传。各门科学,包括数学、天文学和医学也都因此而能在文明社会中扎根、繁荣。富裕的上层阶级的出现,也为建筑师、雕塑家、画家、音乐家和诗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供了机会。希腊的帕台农神庙、印度的泰姬陵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杰作便是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这种创造力的结晶。

这些宝贵的成就使少数人得到的收益大大超过多数人得到的收益。归根到底,为雅文化付出代价的是多数人。但是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重要的是人类的确取得了进步。而也正是数千年中积累的这些进步最终让我们通过科学技术战胜自然,获得了巨大的生产力,从而使多数人和少数人一起受益。

    的确,现在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人未能接受教育、患有疾病和受饥饿煎熬。但这种情况远不及14世纪中叶占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被黑死病夺去生命的情况悲惨,两者不是一个性质。1846年100万爱尔兰人因马铃薯疫病而饿死,1876年500万印度人因粮食歉收而死于饥荒。这些瘟疫和饥荒的牺牲者不可能获救,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缺乏克服这些困难所必需的知识。

今天我们已经拥有那样的知识,因此我们有使自己从数千年的灾祸中摆脱出来的潜力。但可悲的是,这种潜力还远未被人们认识到---不过它确实存在。而它之所以存在则是因为人类不同的文明在过去都取得了进步。因此,让我们还回到题目中所提的问题上: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答案是:在过去它两者都是;而至于将来怎样则取决于从过去文明中积累的知识是被用于毁坏的目的还是被用于建设的目的。
发表于 2012-11-19 1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所有东西放到它恰当的位置 - J∙克里希那穆提在线每日引用

“艺术”这个词意味着把事物放到它们各自恰当的位置上,不赋予此或彼不应有的重要性。如果你太重视技术,却很不重视生活其他的方面,那么就会出现不和谐。如果你赋予性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认为它无比重要,是生活中唯一最重要的事,就像大多数人所做的那样——也许也有例外——那么你也夸大了局部,也会带来不和谐。如果你把金钱看得无比重要,那么矛盾也会发生;或者,如果你说权力和掌控至关重要,那么也会发生冲突。若要和谐地活着,那就意味着要把每件事情都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你愿意这么做吗——不给你的身体以极大的重要性,像西方世界那样重视你的外表、你的打扮?——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穿得体面、得体。你们愿意这么做吗?如果你不愿意,那你为什么还要谈论秩序呢?那完全没有意义。然而,如果你想生活在秩序中,进而生活在有着巨大美感的和谐中,或许还有宁和中,那么你就必须拥有秩序。 - 《论冲突》
发表于 2012-11-28 22: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书里最喜欢这本了,这是这位哲人在他人生最后的岁月里,一人独处时,留给世界的。这本书只读几遍是不够的。


Krishnamurti to Himself: His Last Journal


Krishnamurti's last journal, spoken into a tape recorder at his home, Pine Cottage, in the Ojai Valley, brings the reader close to this renowned spiritual teacher. Dictated in the mornings, from his bed, undisturbed, Krishnamurti's observations are captured here in all their immediacy and candor, from personal reflections to poetic musings on nature and a serene meditation on death.

Reflecting the culmination of a life of spiritual exploration, these remarkable final teachings engage and enlighten.


Most Helpful Customer Reviews


A more accessible Krishnamurti

Krishnamurti's last journal was spoken into a tape recorder at his home, the Pine Cottage, in the Ojai Valley. In the last two years of his long life, here the spiritual teacher is most intimate, and so gentle yet with complete candor.

The chapters are brief and I found I was reading one just before turning the light off each nigfht. Each chapter begins with reflections on the day, usually began with a pre-dawn walk in the mountains, encounters with wildlife, meditation. The reflections are on nature, death, the possibility of to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nd, of time and the self.

Krishnamurti is a favorite author-teacher, and I have collected and read most everything by him readily available. Krishnamurti can be slow reading, ponderous and even sometimes a bit impenetrable. But here he is clear and the most profound truths are found to be the most simple. Reading a chapter each night is both powerfully transformative and a pleasure, This is my favorite of the Krishnamurti books, one which I have used to introduce friends to this extraordinary man.

A must read for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what is -- is"

Krishnamurti provides probing questions to unravel the self-imposed prejudices of mankind. Disdaining all attempts to draft him as guru or teacher -- rather powerfully pointing to the fact the ea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mselves. No one can show us how to "know". Instead he challenges the reader/listener to determine reality by facing fear to see it for what it is. Freedom is the goal. Not for anyone not willing to stare into the recesses of mind to see.

One of the best

This is one of my favorite works by J. Krishnamurti. Primarily dictated into a microphone, as he was too ill to write, near the end of his life. So moving. This is a book you could read numerous times and still be touched deeply every time!
last.jpg
发表于 2012-12-14 21: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郝万山说健康》


http://tv.cntv.cn/videoset/C40454
发表于 2012-12-15 1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大国医》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对珍贵的中医医案,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读,发现在那些简洁凝练的古文之中,不仅蕴含着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一个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古代名医。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将为观众朋友们揭示,中医医案中所记录的,那一张张悬壶济世的陌生面孔,那一个个留传百世的神奇秘方,那一段段起死回生的真实传奇。


http://kejiao.cntv.cn//C39641/videopage/index.shtml

发表于 2012-12-16 20: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本书在简要介绍地球和地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些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确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理念。本次修订仍保持了一、二、三版的基本框架,但对具体内容进行了更新,反映学科新面貌。本书特点是以综合视角观察和认识自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书除适合高校地球科学各专业作为基础课程教材使用外,还可供环境、生态等有关科研、教学人员阅读。


目录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思考题
主要参考书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三、岁差、章动和极移
第四节 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二、经线与经度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
第二章 地壳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第五章 地貌
第六章 土壤圈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jpg
发表于 2012-12-18 2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skip
发表于 2012-12-25 13: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blank
发表于 2012-12-25 14: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robin
他的书里最喜欢这本了,这是这位哲人在他人生最后的岁月里,一人独处时,留给世界的。这本书只读几遍是不够的。


Krishnamurti to Himself: His Last Journal


Hi Robin, do you have the link to this book? Prefer it in English.  Thanks.
发表于 2012-12-25 14: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我來說,這裡有一本百科全書的魅力,是充滿知識與智慧的儲藏室。
謝謝老師, 你的啟蒙閱讀和一些你推薦的書。
用知識讓別人點燃他們的蠟燭, 豐富生命, 為您感到自豪!
謝謝您的分享, May you continue to contribute..:aa5:  :aa51:

+Happy Holiday!!
发表于 2012-12-25 18: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贴这些书既是分享,也是对自己读书经历的记录,每当回顾这网页时,就能想起这些岁月是怎样过的。有了这些记录,非常方便在需要时,在忘记前何时重读或复习一遍。

对于读过的书,再重读时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书需要读几遍,再加上生活的阅历才能领会其意。

常常感叹,自己能达到什么境界,才能领会到书中的什么境界。书只是一层层阶梯,是通向能理解作者的阶梯。在这不断的理解中,自己不知不觉的就发生变化了,连自己都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而且变得还很快,自己都吃惊不已。

发表于 2012-12-25 18: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本草经》

内容推荐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且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药专著。全书共收载中药365味。由于其成书年代久远,文义艰深,加之屡经历代翻刻而有脱讹,难为今之读者所理解。为发掘灿烂文化之遗产,因而对全书原文进行校勘、标点、注释、语译、按语诸方面的工作,以便于今人阅读和应用。为了便于检索,书末附以笔画索引和音序索引。

目录
神农本草经卷一 序录
神农本草经卷二 上品
 丹砂 
 云母
 玉泉
 石钟乳
 矾石
 消石
 朴消
 滑石
 空青
 曾青
 禹余粮
 太一余粮
 白石英
 紫石英
 五色石脂
 菖蒲
 菊花
 人参
 天门冬
 甘草
 干地黄
 术
 菟丝子
 牛膝
 茺蔚子
 女萎
 防葵
 麦门冬
 独活
 车前子
 木香
 薯蓣
 薏苡仁
 泽泻
 远志
 龙胆
 细辛
 石斛
 巴戟天
 白英
 白蒿
 赤箭
 菴茼子
 菥蓂子
 蓍实
 赤芝
 黑芝
 青芝
 白芝
 黄芝
 紫芝
 卷柏
 蓝实
 蘼芜
 黄连
 络石
 蒺藜子
 黄芪
 肉苁蓉
 防风
 蒲黄
 香蒲
 续断
 漏芦
 天名精
 决明子
 丹参
 飞廉
 五味子
 旋花
 兰草
 蛇床子
 地肤子
 景天
 茵陈蒿
 杜若
 沙参
 徐长卿
 石龙刍
 云实
 王不留行
 牡桂
 菌桂
 松脂
 槐实
 枸杞
 橘柚
 柏实
 茯苓
 榆皮
 酸枣仁
 千漆
 蔓荆实
 辛夷
 杜仲
 桑上寄生
 女贞实
 蕤核
 藕实茎
 大枣
 葡萄
 蓬蘽
 鸡头实
 胡麻
 麻黄
 冬葵子
 苋实
 白瓜子
 苦菜
 龙骨
 麝香
 熊脂
 白膠
 阿膠
 石蜜
 蜂子
 蜜蜡
 牡蛎
 龟甲
 桑螵蛸
神农本草经卷三 中品
神农本草经卷四 下品
录《本草经》书后已丑
.jpg
发表于 2012-12-25 18: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解决了中医本体,《本草纲目》解决了中医药物,《脉经》解决了中医诊治。本书不仅是中医大药典,更是东方特有的博物学珍笈,是世界上最宏大的记述生民日用品物的百科全书,是最实用的一部生活大典。

  ● 惟一每品每物都配图的典藏版本。
  ● 畅销10余年的白话彩图本,第29次印刷。
  ● 据专家意见数次订正增删改版的最新版本。
  ● 读者遍及海内外的权威版本。

内容推荐

  《本草纲目》是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巨著,也是中华医库中一部食物养生学及药物学巨著。集几千年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对后世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及人们对日常食物品味的选择都构成了深远影响,其中有些医方,时至今日仍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基于让更多的人了解,甚至学会一点基本中医的目的,我们推出了白话彩图版的《本草纲目》,而为了使其更能为日常生活所用,我们进行了切于实用的编译,将今人常用和尚能访求的物种加以收录,以使该译本更利于天下生民在家居日常饮食时加以披览,使日常所食之物真正发挥养生、疗疾的功效。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目录

本草纲目增订版序
2006年再版序
1994年首版序
本草纲目原序
第一卷 序例
 神农本草经名例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五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相反诸药
 服药忌食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第二卷 百病主治
第三卷 水部
第四卷 火部
第五卷 土部
第六卷 金石部
第七卷 草部
第八卷 谷部
第九卷 菜部
第十卷 果部
第十一卷 木部
第十二卷 服器部
第十三卷 虫部
第十四卷 鳞部
第十五卷 介部
第十六卷 禽部
第十七卷 兽部
第十八卷 人部
药材索引
古今医学常用度量衡对照

.jpg
发表于 2012-12-26 22: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讲座非常推荐!

关注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但只关注不够,必需有正确的知识才行!


【傅杰英】中医五脏养生 名家论坛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 ..1ac.1.YZSSvaSqcOw

发表于 2012-12-29 1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skip a book.
发表于 2012-12-29 11: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整个人是一座冰山,意识只是露出水面部分,大部分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不归我们意识控制,而归自然来掌管。我们每天认为的“我”,只是这水面部分-20%,“你”远不只这些。下面柯氏这些洞见能帮我们了解那神秘的部分。

人的意识、思想和身体的整体是存在的另一极,与无垠的宇宙同样深邃和浩瀚。 

柯氏是洞悉人心的大师,发现了人心中存在的宇宙。 

如果说现代科学发现对物质世界(外在)的洞见,柯氏发现了人心(内在)的洞见,而这两种洞见必然是相联系的。

也许向内探索可能是一条理解自然和存在的更合适的路,不会象科学技术那样副作用这么大,以致于我们现在要反思科学技术到底是福音还是诅咒。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恩赐,怎样用它,众说不一,我觉得探索它的神奇和奥秘,并且尊重生命的本性需求,不防害她的自然和谐,就是最好的善待生命。

生命与自然本是一回事,所以生命的本质就要顺应自然。


Krishnamurti's Teachings » Daily Quote Archive


Abandonment (1)

Action (40)

Affection (1)

Aggression (1)

Aloneness (15)

Ambition (4)

Anger (3)

Anonymity (3)

Attachment (14)

Attention (17)

Austerity (2)

Authority (24)

Awareness (72)

Beauty (14)

Becoming (3)

Belief (14)

Boredom (1)

Brain (3)

Change (29)

Chastity (1)

Comfort (1)

Compassion (14)

Computer and brain (4)

Concentration (2)

Conditioning (16)

Conditionning (2)

Conflict (15)

Confusion (4)

Consciousness (2)

Continuity (1)

Cooperation (1)

Core of the teachings (1)

Creating a community (2)

Creation (5)

Creativity (3)

Crisis (1)

Death (22)

Death, sorrow and fear (9)

Denial (4)

Dependency (4)

Desire (14)

Destruction (2)

Discontent (3)

Distraction (4)

Division (2)

Doubt (2)

Drugs (1)

Education (16)

Effort (6)

Emotion (2)

Emptyness (8)

Energy (13)

Enlightenment (3)

Equality (1)

Escape (3)

Eternal (6)

Evolution (5)

Experience (5)

Facts (4)

Fear (43)

Feeling (2)

Fragmentation (1)

Freedom (24)

God (11)

Good and Evil (3)

Goodness (5)

Gossip (1)

Guru (1)

Habit (6)

Happiness (6)

Health (1)

Heart (1)

Honesty (2)

Humanity (5)

Humility (3)

Identification (4)

Image (6)

Images (10)

Imitation (2)

Influences (1)

Innocency (6)

Insight (5)

Intellect (2)

Intelligence (8)

Joy (7)

Karma (2)

Killing (1)

Knowledge (18)

Learning (12)

Life (25)

Life and Death (1)

Listening (26)

Loneliness (1)

Love (42)

Masters (1)

Meditation (72)

Mind (22)

Mind and Heart (1)

Morality (2)

Naming (7)

Nature (8)

New culture (2)

Nothingness (4)

Observation (32)

Order (2)

Order and Disorder (8)

Otherness (3)

Passion (9)

Peace (4)

Perception (7)

Pleasure (17)

Power (2)

Problems (10)

Reality (5)

Recognition (1)

Reencarnation (6)

Relationship (27)

Religion (13)

Religious Life (5)

Religious man (2)

Religious mind (9)

Respectability (1)

Responsibility (1)

Retreat (1)

Revolution (7)

Satisfaction (1)

Search (1)

Security (13)

Self-centered interest (3)

Self-esteem (3)

Self-knowledge (33)

Sensation (2)

Sensitivity (11)

Sex (10)

Silence (7)

Society (19)

Sorrow (36)

Space (2)

Success (2)

Suffering (4)

The controller and the controlled (4)

The immeasurable (2)

The observer and the observed (13)

The past (11)

The Sacred (3)

The Self (27)

The unconscious (9)

The whole (1)

Thought (42)

Thought and Change (6)

Time (18)

Tolerance (1)

Tradition (1)

Transformation (8)

Truth (37)

Understanding (3)

Violence (21)

What is (26)

Will (2)


http://jkrishnamurti.org/krishna ... y-quote-archive.php

发表于 2012-12-29 20: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进厨房少进药房》

《多进厨房少进药房》内容简介:《黄帝内经·太素》中有“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的记载,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意即食物除食用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食物辅助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从古至今一直为医家所推崇。因此,家庭厨房关系着饮食营养的制作,关系着一家人的健康。在家庭厨房里,不但可以有效防治诸如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胃病、气管炎、结石、失眠、便秘、关节痛、头痛等病症,甚至各种癌症都可以从厨房饮食中得到预防和控制。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还可通过厨房饮食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可见,多进厨房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多进厨房少进药房》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用精彩、实用的方法,引导大家一起走进厨房,把家庭厨房打造成饮食养生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5-19 01:00 , Processed in 0.078617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